§1.利用逆反心理治厌学(1 / 1)

一些家长常为孩子的逆反心理而头疼不已,他们总是要和家长做对,越不让做的事情越要做。其实,这种逆反心理也不完全是坏事,比如,家长如果利用孩子的这种逆反心理治厌学,便会收到神奇的效果。

据说清代大将年羹尧就是中了“激发计”,才由捣蛋顽童成长为一代名将的。年羹尧13岁时,仍然大字不识一个,整天只知道玩耍。他父亲年遐龄,官做得很大,颇有权势,请来过不少名儒教子。但儿子太顽皮捣蛋了,就是不肯读书。老师对他客气了,他不听;对他严厉一点,他就想出种种刁钻古怪的方法来对付,把老师捉弄得狼狈不堪。所以请来一个气走一个。最后,年遐龄干脆不给他请老师了。

一天,府中忽然来了一位先生,自荐愿教年公子。来的这位先生,看上去有七十多岁年纪,他对年遐龄说:“如果大人肯相信我,按照我的要求去做,三年之后,贵公子就会脱胎换骨。”

按照老先生的要求,一座花园在一个偏僻的乡村建造起来了。楼阁中堆满各类书籍,经史子集,无所不备;厅堂上排满各式兵器,刀枪剑戟,一应俱全。花园的围墙上开了个小洞,供一日三餐、送饭递水之用。园中只住教书先生与年羹尧一老一小两人,此外没有一仆一婢。

这位老先生教书的确与众不同,整天只管自己读书,对年羹尧不闻不问,连话都不跟他说一句。而年羹尧呢,觉得这正合自己的胃口,老师不管他,正可以率性而为,高兴做什么都行。于是挖池塘,填沟壑,移栽花木,全凭着自己的兴趣,天天忙得不亦乐乎,玩得痛快淋漓。

不过,这样的游戏一再重复,渐渐地他有些玩腻了。

一天午后,老师正在读书。年羹尧站在老师旁边,站了大半天,老师竟然一无所觉。年羹尧觉得十分奇怪,自己连这么大的花园都玩腻了,老师的书怎么读不腻?而且越读越有精神,这是什么道理?便忍不住脱口问道:“老师每天读书,一点不觉厌烦,难道书本真的这样有趣吗?”

老先生随口答应道:“味道极好,不是你能知道的,快去玩吧,不要来纠缠我。”说完,老师又低头自顾读起书来。

这下年羹尧可不高兴了,赖在老师身边不肯走,一定要看书。老先生看到年羹尧被他给“激”出兴趣来了,暗暗高兴,但又故意说:“好吧,那我就教你吧!不过咱们说好了,不想学时就赶快说一声,我还有那么多书要读呢!”年羹尧想了一下:“不,我要读就要读到学问很多才行!”老先生于是先取来经史典籍,每天与他讲习;又取来兵书阵图与他分析。早晚之间,便教他舞剑使枪,传授武艺。年羹尧天性聪颖,一经专心,学无不精。

三年后,年遐龄见儿子英气俊爽,举止有礼,不再像从前那样蛮横。与他谈及学问,文韬武略,识见竟然在自己之上。他的欢喜之情,溢于言表。这才相信老先生所言果然不虚。

后来,年羹尧果然成了清朝一代名将,安邦定国,开拓边疆,建立了不朽的功业。

不管这个故事是真是假,我们都能从中学到一个教子的窍门:对于难管的孩子,我们不妨利用他的逆反心理去刺激他,比如你希望孩子去学习,但偏偏不许他去学,孩子为了“反抗”,就一定会乖乖地钻进你的“圈套”里。在这个故事里,那么多老师苦口婆心,严词教诲,都没能使年羹尧改掉顽劣,但老先生的一句“快去玩吧,不要纠缠我!”就轻轻松松地让他改变态度,潜心向学,看来激发计真是妙用无穷。

逆反心理在心智尚未成熟,年纪较小的孩子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如果父母善于利用孩子的逆反心理,则可对他们的学习发挥更大的作用。对于孩子来说,反抗就是反抗,根本不必有什么道理,这就是孩子的心理模式。然而,父母们平时一般却都不停地要求孩子“好好学习”。那么,结果如何呢?不但孩子的厌学情绪丝毫没有得到改善,可能还会激发孩子们的反叛心理。

在治疗孩子厌学症的时候,这种逆反心理是非常有效的。试试看把平时高举的“好好学习”的标语改换成“不许学习”,甚至可以故意刺激孩子:“既然你不喜欢学习,那就不要学习算了。”那么,孩子一定会说“为什么呀?我偏要学习给你看”,于是他可能主动积极地坐到书桌前面了。下面举出两种利用孩子逆反心理的方法,父母不妨一试。

(1)学习计划开始前,先让孩子远离学习

日本有一家鞋业公司经常研制出新颖美观的鞋子。这是因为他们有一项半强制性的规定:连续工作三年的员工休假两个星期,在休假期间不许考虑任何与工作有关的问题。据说休假的员工大约过了一个星期之后就特别想工作。事实上,公司老板的用意也正在这里。让员工们在这种远离工作的饥渴状态下重新接触工作,从而产生更多新鲜的创意。

在对孩子开始执行学习计划的时候,让孩子在一段时间内完全远离书本,也是一个好办法。刚开始的时候,孩子多半会很轻松惬意地玩耍,但不久他们就会感到不安,同时对学习的饥渴欲求越来越强烈,甚至会自己主动提出来要学习,这时再允许他们学习。由于对知识如饥似渴,孩子一定会非常认真,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

(2)用“不许你上学”代替“不然就送你上学”

前文已经说过了,运用逆反心理刺激孩子,对越小的孩子越有效。知道了这一点后,父母在孩子年幼的时候,就可以运用此计来激发孩子对学习的渴望。

天天4岁了,他是个淘气的男孩子,几乎没有一天不惹祸,妈妈为了教训他,就常对他说:“天天,你要是再敢淘气,妈妈就送你去上学,让老师管你,看你怎么办!”天天5岁时,父母决定将孩子送去幼儿园,没想到天天说什么也不肯去,哭得满地打滚,爸爸妈妈只好把孩子带回家。这时他们开始反省自己的行为,认为是自己的言行给孩子带来了负面影响,并决定改变策略。这一次,爸爸妈妈在路上看见上学的小朋友时就故意大声说:“看!这个小朋友一定是又听话、又聪明的,因为他在学校里可以学到那么多东西!”天天再不听话的时候,妈妈就会说:“好吧!你尽管不听话好了,妈妈一定不许你上学!”这样一段时间后,天天开始缠着爸爸妈妈买书包,一定要去上学。

如果你的孩子不愿意去上学的话,那么不妨用这个方法试试,当你说“不许你上学”时,孩子就一定会把上学看成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而一定要去做,这条计策对于治年幼孩子的厌学来说,是非常有效的。

【激发计妙解】:利用逆反心理治厌学时,应该掌握一个度,如果太过激烈可能会使孩子灰心丧气,因此具体运用时,不能操之过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