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做多听少说的家长(1 / 1)

一些家长渐渐意识到,倾听是亲子沟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了解孩子、拉近彼此关系的有效手段。然而,在倾听过程中,家长还是容易犯一些错误,比如说的太多,听的太少,这样往往会影响了沟通的效果。

让孩子有表达他们心声的发言权多听少说,是倾听孩子讲话的重要原则之一,家长应该尽量多给孩子一些倾诉机会,自己则不要随便插嘴、说教。

薇薇安从学校回到家中,看到父亲正坐在沙发上看足球报,于是她把书包扔在桌上,坐到父亲身旁,生气地说:“我今天被茱丽小姐叫到办公室去了。”

“噢,是吗?”父亲把报纸折好放在一边,转身面向女儿。

“茱丽小姐说我上课总溜号,不是一个好孩子。”

“是这样。”

父亲同情地点点头。

“我特别讨厌这个老师,她总是喜欢挑别人的错误。”

“是吗?”

“我讨厌上她的课,所以上她的课总是精神不集中,她真是让人讨厌。”

父亲没有说话。

“我真希望学校能给我们换个老师。”

父亲耸耸肩膀。

“不过我还得想办法适应她,学校不会因为我不喜欢她就换掉这个老师,如果再这么下去,我的成绩就会受到影响,这样做不大聪明,是吗?”

“是啊!好孩子,你说的对!”

“我觉得轻松多了!”薇薇安拿起书包回房间了。

孩子在发泄怨气时,他只需要一个听众,一个听他诉说烦恼的听众。而父母在此时,完全不必对孩子说教,只要认真地听孩子把话说完就好,即使他说的是错误的。这不仅是尊重孩子的表现,也是在为进一步沟通打基础。比如在这个故事里,如果薇薇安一直没想通的话,父亲就可以在她发完怨气、心情平静后,再找她谈一谈,这个时候孩子已经恢复了理智,很容易接受正确的观点。

因此,当孩子出现问题时,父母首先要了解真相。方法之一,就是积极聆听,以同情与认同的态度,站在孩子的立场,让他尽情倾诉,不要打断孩子的说话,加插自己的意见与批评。否则,对孩子而言,也没有多大作用。专心倾听是父母的主要责任,孩子心中的感受得以抒发后,烦恼自然会消失一大半。

另外,在倾听孩子讲话时还要注意两点:一是当孩子需要你倾听时,即使很忙碌,也不要对孩子说:“我现在没空,以后再说!”倾听孩子的诉说,为我们提供了一次了解和教导孩子的机会。因此,不论孩子提出的问题是什么,都要尽可能找时间立即去倾听,而不要让孩子等你有了空闲时间再说。立即倾听孩子的谈话,有助于赢得孩子的信任,这样孩子才愿意把他所有的事都告诉我们。

因此,当孩子有话要说时,我们要尽可能地立即与他交谈,这样孩子就不会失望了,他可以感受到他对于我们是多么的重要,他也就会更多地把心里话告诉我们。

二是倾听不是在摆姿态。如果我们将这种态度当作一个技巧采用,只是用此来骗取孩子的信任,一边做出倾听的样子,一边想着驳回的理由和转变他的想法的途径,完全不考虑孩子所述观点中的可取之处,只要不符合自己的看法就一概否定,内心深处还是认为以孩子的经验与认识又能懂得多少?如此反复几次,孩子便有上当的感觉,也就不会再接受你的倾听了。

【倾听计妙解】:大耳朵小嘴巴是最受孩子欢迎的父母,你不必刻意向孩子说教。父母作为倾听者给予孩子关注、尊重和时间,才是对孩子最有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