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人三分亲。所谓亲戚,未必都要有血缘关系,八竿子打不着又如何?如果你有求于人,大可以能攀就攀,将远亲攀成近亲,没有亲戚的,也要攀成亲戚。能拉下脸来,关键时刻把攀关系的话说出口,这就是本事。有了这个本事和技巧,有些事就好办多了。
常言道:“是亲三分向。”早认识一天就会比陌生人强得多。更何况大凡彼此认亲者都有认亲的纽带,而这种纽带最起码的条件便是志同道合,不然这种亲便攀不成。如三国的刘、关、张,就应数这一类,是共同志向的纽带把他们连在一起。然而攀亲只是扩大力量或巴结权贵的一种手段,刘备的称号是刘皇叔,说开了也只是拉大旗做虎皮,为自己撑门面而已。而在现实生活中,能够攀到一位好亲戚,确实可以带给我们很多好处。
凌潇潇因与领导同姓而与其攀上亲戚,从而好事接踵而至的事实,正说明了这一点。
上班第一天,主任让凌潇潇熟悉一下工作环境。正在她翻阅着以往的资料时,一位领导模样的人走进科室。主任和科员都从座位上站起来准备向他打招呼,他朝众人摆摆手,示意都坐下忙自己的事。
他四处转了一圈,停在凌潇潇跟前说:“今天第一天上班?”凌潇潇点点头。他继续说:“你的资料我看了,文章发表在国家级杂志上,很了不起嘛!”然后冲着主任说:“年轻人很有能力呀,你可要多关照着点儿!”得到领导突如其来的赞赏,凌潇潇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关键是凌潇潇连领导的姓氏和职位都不知道。所以才含含糊糊地说了一句:“谢谢叔叔!”
第二天上班,凌潇潇拿起拖布准备拖地时,赵姐一把夺过来:“让我来,让我来,以往这活儿都是我干的!”凌潇潇准备提着暖瓶打水时,主任说:“锅炉的水还不开。放下吧,打水是小李的任务!”看看没有什么活儿可干,凌潇潇便坐在电脑前开始了自己的工作。
一次跟同事雯雯一同回家,在路上凌潇潇问雯雯:“咱们科的人为什么都对我这么好?”雯雯把嘴一撇说:“谁让你是部长的侄女了!”“部长的侄女?谁是部长的侄女?我只不过跟凌部长同姓!”雯雯笑笑说:“别再演戏了,傻子也能看出你们的关系。现在的领导都这样,不愿意公开这层关系……”
真没想到,无心之中攀上的亲戚,威力竟也如此之大。
那么,我们在求人办事时,该怎么样给自己攀一门好亲戚呢?
一个“沾”字是利用亲戚关系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它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善于发现隐藏在人际关系网络中的可用之线,然后顺藤摸瓜,也许就会找出一大串“得道飞升”的亲戚,而他们所起的作用,往往也会回报你所付出的。
现代社会,由于人们大规模的迁徙,以及人际交往的减少,许多人的亲戚交错分布在各个地方,致使亲戚之间存在着互不认识的现象,因此,有一些“得道”的亲戚你也许并不知道。
然而,一旦自己陷入困境,需要求助的话,这些亲戚也许就是能帮助你的对象,千万要注意提醒自己,放下架子,说不定真的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甚至可以这样说,你与这世界上任何一个人,或远或近都有点儿亲缘关系,只要你想攀、敢攀,都能跟他们攀上亲戚,成败的关键就在于你攀亲戚的水平如何。能帮你办事的关系,不会主动来找你,而是要靠你去“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