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别人说话一定要明了对方究竟想说一件什么事,只有把意思听明白了,才能正确地把信息反馈给他人。
听话似乎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许多时候我们常听不懂别人说的话,以至于给自己和别人带来困扰。听话最重要的就是要听出对方所说的话究竟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也就是说,对方所说的话究竟谈及什么事情,只有抓住这个关键要素才能听懂别人的话,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一脸虔诚地倾听别人说话,但是问及对方所言之事,他却一脸茫然。导致他没有听懂、听准别人所言之事的原因有很多,要么是对方的言语啰嗦,要么是中心意思不明确、内容分散以至于让人听不准确,也可能是因为听者知识浅薄或者立场不同、阅历不同、专业不同,以至于听不准。在人际交往中,善于聆听别人说话要比能说会道显得更重要。如果听不准对方谈论或者交代的事情,在执行的时候就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因为没有听准对方所言为何事以至于做错事情的例子屡见不鲜。
一个炎热的夏天的晚上,某局长想要在办公室过夜。夜里睡觉需要撑蚊帐,办公室里又没有竹竿,于是局长吩咐秘书“去买几根竹竿”。这位呆头呆脑的秘书竟然没有听准局长的意思,以为让他去买几斤猪肝。于是这位秘书就到大街上四处逛去买猪肝,终于找到一家卖猪肝的店,又想起来领导好像没说买几斤,就决定多买点儿。
卖猪肝的人看到他买得多就送了他两个猪耳朵,秘书想:“既然这是别人送的,就把猪耳朵留给自己吧。”
秘书回到局里把猪肝交给局长,局长见状笑了起来,无奈地说:“耳朵呢?”本来这位局长是想说这个秘书没长耳朵,竟然没听清楚自己要买什么,但是这位秘书却把店主送的两个猪耳朵掏了出来,说:“耳朵在这儿呀。”
让这样的秘书去办事真是够让人担心的,让他买竹竿竟然听成“猪肝”,把教训他的话也错听成其他。虽然这个故事听起来很可笑,但这样的事情想必在很多人身上都发生过。有时是因为脱离了客观环境来理解导致听错了,有时是因为谐音而听错了,有时是因为自己注意力不集中而听成其他的事情……但不管是什么原因,听不准就会导致差错。
听话的学问大于说话,就是因为只有得知正确的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最终的结果是能够少做错事。如果听不准别人说的是什么事,甚至听成完全不同的事,那么接下来做出的判断也肯定是错误的,这无疑是给说错话、做错事埋下了伏笔。
在时下,中国网民们创造出来的众多中国特色的英语单词当中,“smilence”(笑而不语)是最能表现中国人说话风格的一个词语了。当我们谈话时,总有些话不便当面挑明,于是就有了“弦外之音”,“smilence”就是其中一种。有些初出茅庐的青年人坦诚、直率,有热情但没有经验,不懂得从细节中去揣摩对方语句背后的真意,这么做不但会给双方交流带来困难,也使自己被贴上了“不成熟”的标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注意细节,读懂这些细节背后的弦外之音。
李明升职以后,原来和他关系很好的同事宋虎成了他的下属。但二人的关系并没有因职务的升迁而改变,在工作中,宋虎虽说不能有求必应,也是积极配合,努力进取,是李明的得力助手。但是在私下交谈中,宋虎却经常向李明抱怨公司给员工展现才能的机会太少,员工们常常感到怀才不遇。李明心想:宋虎如果对公司怀着怨气,工作就很难长久地顺利开展,于是他常常开解宋虎要想开点儿,和同行其他公司相比,本公司对员工的个人才能还是很重视的,只要认真工作,机会总是有的。
渐渐地,李明发现宋虎和自己越来越疏远,工作也不像原来那么卖力了。一个月后,宋虎把辞呈递到了李明桌上。同时,李明也从别人那里听说了一些宋虎对自己的评价。宋虎说李明“人一阔脸就变”,还说李明“不够朋友”。李明感到非常困惑:宋虎是本部门的业务骨干,之前自己也没有轻视他,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经旁人指点,李明才知道,原来宋虎当初见好友李明成为了自己部门主管后,以为这是自己晋升的好机会,于是一方面努力配合李明工作,另一方面通过曲折的方式表达自己希望提拔的意思。可是李明却没有明白宋虎的真意,迟迟不给宋虎机会,结果不但失去了手下的业务骨干,也失去了职场中的一个朋友。
有些话,如果直接表示出来,转圜余地太小,很容易伤到双方尊严和和气,于是有时候我们就不把话说完,而是说完一部分就不说了,用行动表现出来。有经验的听者自己琢磨这些细节,很容易明白剩下的部分是什么,人们平常说的“不把话说透”就是这个意思。当一个人话说到一半,戛然而止,我们就要顺着他的意思往下联想,把没有“说透”的话“想透”。
弦外之音往往是隐藏在平常话语里的,为了这些重要的信息不被忽略,说话人往往会有意给这些话加上醒目的“小标签”,提醒听者:下面这些信息很重要。如果能知道这些小标签,那么听出话语里隐含的意思也就能事半功倍了。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线索,当你在交谈中遇到这些线索时,你就要集中注意力了,因为下面的话可能才是最重要的话。
①语气
谈话正在进行,对方谈话的语气却突然改变;谈话谈到一半,对方忽然停止;谈话中,对方某个词语有意地说的很重。
②肢体动作或表情
比如说话内容和你不相干,但对方总是在有意无意地看你;对方认真地看着你并不断重复说过的话(这个要格外注意,这一定含有弦外之音了);谈话中对方欲言又止。
③散席前的注意点
谈话结束时留意对方有无特殊的举止,因为谈话已经结束,对方开始回味,一些内心活动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来;散席前最后的几句话要特别留心。
学会听懂别人的弦外之音是和他人交往、看透他人内心的必修课。想要了解他人的内心,就必须了解他的真实想法,而弦外之音是别人有意向你传达他的想法,如果忽略了这些信息,不但不能了解对方真实的内心,还容易被人看成不解世事甚至愚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