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金圣叹发现幸福的能力(1 / 1)

享受心中的快乐和幸福,实在是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到底是怎样生活才算快乐?乞讨或挨饿的人,一顿粗茶淡饭就是美味佳肴了,而养尊处优的人或许反倒食欲不佳。在骄阳下耕作的农民,到田头树荫下喝杯茶吸口烟,就是莫大的享受。终日坐在书斋中苦读的疲倦书生是想依靠在床头假寐一会儿,而病卧床榻的人则希求能到花园里散步或能在运动场上跑步。

明朝大文学家金圣叹在《西厢记》的批语中,曾写下他觉得最快乐的时刻,这是他和他的朋友于十日的阴雨连绵中,住在一所庙宇里写出来的,一共有三十三则,每则的结尾都有“不亦快哉”的感叹。在这些快乐时刻中,可以说是精神和感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下面选录几则:

其一:夏七月,赤日经天,既无风,亦无云;前庭赫然如烘炉,无一鸟敢来飞。汗出遍身,纵横成渠。置饭于前,不可得吃。呼箪欲卧地上,则地湿如膏,苍蝇又来缘颈附鼻,驱之不去。正莫可如何,忽然天黑如车轴,澎湃之声,如数百万金鼓,檐溜浩于瀑布。身汗顿收,地燥如扫,苍蝇尽去,饭便得吃。不亦快哉!

其一:空斋独坐,正思夜来床头鼠耗可恼,不知其戛戛者是损我何器,嗤嗤者是裂我何书。心中困惑,其理莫措,忽见一狻猫,注目摇尾,似有所睹,敛声屏息,少复得之。则疾起如风,桎然一声,而此物竞去矣。不亦快哉!

其一:街行见两汉执争一理,皆目裂颈赤,如不共戴天,而又高拱手,低曲腰,满口仍用“者也之乎”等字。其语剌剌,势将连年不休。忽有壮夫掉臀行来,振威从中一喝而解,不亦快哉!其一:子弟背书烂熟,如瓶中泄水,不亦快哉!

其一:饭后无事,入市闲行,见有小物,戏复买之,买亦成矣,所差者甚少,而市儿苦争,必不相饶。便掏袖中一件,其轻重与前直相上下者,掷而与之。市儿忽改容,拱手连称不敢。不亦快哉!

其一:朝眼初觉,似闻家人叹息之声,言某人夜来已死,急呼而讯之,正是一城中第一绝有心计人。不亦快哉!

其一:重阴匝月,如醉如病,朝眼不起。忽闻众鸟尽作弄晴之声,急引手筹帷,推窗视之,日光晶莹,林木如洗。不亦快哉!

其一:久欲为比丘,苦不得公然吃肉。若许为比丘,又得公然吃肉,则夏月以热汤快刀,净割头发。不亦快哉!

其一:存得三四癫疮于私处,时呼热汤关门澡之。不亦快哉!

其一:坐小船,遇利风,苦不得张帆,一快其心。忽逢疾行如风。试伸挽钩,聊复挽之,不意挽之便着,因取缆缆其尾,口中高吟老杜“青惜峰峦,共知橘柚”之句,极大笑乐。不亦快哉!

其一:冬夜饮酒,转复寒甚,推窗试看,雪大如手,已积三四寸矣。不亦快哉!

其一:久客得归,望见郭门,两岸童妇,挥臂作故乡之声。不亦快哉!其一:推纸窗放蜂出去,不亦快哉!

其一:作县官,每日打鼓退堂时,不亦快哉!其一:看人风筝断,不亦快哉!其一:看野烧,不亦快哉!

其一:还债毕,不亦快哉!

世界上从来不缺少美,只缺少发现美的眼及品味快乐的心。幸福也是一种美,要看你发现的能力。看完金圣叹的“不亦快哉”,我现在也感到了“快哉”。看来,“快哉”其实无处不在。

最后,再来“八卦”一下金圣叹的临终逸事。

顺治十八年(1661),清世祖亡。趁巡抚朱国治等官员吊丧之机,金圣叹与当地百余士人鸣钟击鼓,在文庙哭诉吴县知县任维初乱摊派赋税、乱罚款的劣迹。这位贪官把裂开的大毛竹泡在尿里,用来痛打拖欠税的人,曾当场打死过人。他还监守自盗,盗卖仓库的粮米。

当然,官官相护的罗网中,知县不那么容易被告倒。这个行动反而令金圣叹背上了“大不敬”和“反叛”两项死罪。是年,金圣叹54岁。在大牢中,他写下遗书托狱卒带给家人。狱卒拿了信交给知县,知县怀疑其中有重要的信息,于是打开过目,只见上面写道:“字付大儿看,盐菜与黄豆同食,大有胡桃滋味。此法一传,我无遗憾矣。”狠狠地戏弄了知县一番。一个时辰后,金圣叹被绑缚刑场斩决。据同时略晚的清代作家柳春浦《聊斋续编》卷四记载:金圣叹临终前饮酒自若,且饮且言曰“割头痛事也,饮酒快事也,割头而先饮酒,痛快!痛快!”等刽子手刀起头落,从金圣叹耳朵里竟然滚出两个纸团。刽子手疑惑地打开一看:一个是“好”字,另一个是“疼”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