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贪心不足蛇吞象”,小小毒蛇居然能吞下一整头大象,那不是天方夜谭吗?
可惜,这不是天外奇闻。蛇虽然个头短小,但天生一张大嘴,可以吞下比自己身体大许多倍的猎物。现实中,就多次发生一条足够长的蛇,将一头鹿甚至是角马吞入腹中。
蛇的大嘴之所以如此“犀利”,这是因为它们长了一对“强悍”的颚骨。蛇类的这对颚骨是动物中最具韧力的颚骨,能够张开200°甚至更大的角度。而且,两颚接合部位也是松散不牢固的,颚骨周围还有许多辅助性关节,这些因素组合一起,赋予蛇一副自然界最具韧性的颚骨,让它能够凭借一张大嘴游走。
不过,蛇类虽然有一张大嘴,但它的颌非常弱,不能咀嚼,只能吞咽。它们不能像人类那样,将食物咬碎咀嚼,所以不得不将食物整个吞入腹中。不过聪明的蟒蛇,通常会事先将猎物的骨头全部压碎,然后才放心食用。还有一些蛇类会用蛇毒先杀死猎物,然后再慢慢享用。
蛇类对食物的选择与蛇的体积有直接的联系。体积越大的蛇就越能够吞下大型猎物,幼小的蛇类只能吞食体型较小的猎物。如幼蛇阶段的蟒蛇一开始只能吞食蜥蜴或鼠类,长大后便能进食小鹿或羚羊了。
因为蛇类无法咀嚼,所以它们无法食用植物类食物,所有蛇都是肉食主义者。它们的食物主要是蜥蜴、小型哺乳类动物、鸟类、鱼类、蛋类、蜗牛、昆虫以及其他蛇类。不过这并不是绝对的,蛇类如果饿极了却找不到猎物的话,也是什么都吃的。
大部分蛇类都以其他种类的小动物为主食。牙齿结构非常特别的钝头蛇,是以蜗牛为食的。它们口腔内的牙齿,右侧比左侧多,而蜗牛的外壳是呈顺时针旋转的,正好适应了这种牙齿构造。但一些特殊品种,如眼镜王蛇,就以其他蛇类为主要食物。
蛇的消化系统十分厉害,它们的毒液实际上就是消化液,可以溶解吞入食物的身体。有些蛇类在吞入猎物同时就开始消化,消化完还会把骨头吐出来。同时,蛇为了促进消化,还会在地上爬行,利用肚皮摩擦不平整的地面来加速消化。
蛇的大嘴让它们成为自然界的一方霸主,但也给它们带来危险。当蛇类吞食猎物后,它们会进入短暂的休眠状态,直到身体将食物完全消化,它们才可以恢复活动能力。
而它们的消化过程是异常紧张的,有些蛇会吞下尚未断气、体型较大的猎物,没有被杀死的猎物很可能在蛇腹中激烈挣扎。吞食后,它们进入休眠状态,此时行动能力非常低,极易被天敌捕杀。蛇类通常是数天乃至数个月进食一次,剩下的就是消化时间,这个过程一般需要足足两天才能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