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好比全能运动员,有时候比的是爆发力,有的时候比的是耐力,看谁能够坚持到底。
神奇的财富公式
古今中外,无论想在哪个领域取得成功,都必须具有一个共同的条件,那就是有金刚般的超人意志力,有百折不挠的坚持力。赚钱当然也是一样,必须要有毅力。
假定一位年轻人,从现在开始能够每年存下1400元钱,这一点相信绝大多数都能轻而易举地做到。然后将这钱用于股票与房地产的投资,正常情况下,每年获得20%的投资回报。如此坚持40年,他能积累多少财富呢?
这道题目难倒过不少人,通常的回答最终财富的金额是20万~80万元之间。但是依照财务学计算复利的公式,得出的数字是惊人的。到底是多少呢?是一个众人不敢想象的数字:1028万元!这个神奇的公式表明,只要能坚持40年,谁都能成为千万富翁。
这个财富公式不是杜撰的,而是能够在现实中找到实例。一位叫罗托
洛的美国人,1986年时他已33岁了,突然想起了要从事投资活动。投资什么呢?他在母亲的帮助下,订了一个投资计划:就是把自己收入的10%投入股市,因为一个人拿出收入的10%丝毫不会影响他的正常生活,此后又用红利进行再投资。但他坚持了一个原则:无论股市如何上下波动,都不出售股份。经过几十年的耐心积累,他拥有400多万美元的股票,每年的投资收益超过20万美元,比很多在股市中的炒家赚的钱要多得多。
中国香港有一位目不识丁的老太婆,她炒股也是靠毅力获益的,不过她并不是不买卖股票,而是始终按照一定的规律来操作。该老太婆年轻时做女佣,收入微薄,退休后仅靠以往的积蓄和子女的接济过日子。她是个闲不住的人,总想找点儿事做,一来可以打发时光;二来又可贴补生活。当时香港人热衷炒股,有不少人因此发了财。
于是,老太婆决心到股海中闯一闯。她先到交易所里泡一个多月,揣摩出了门道来,便拿出自己积蓄的5万港币来炒股。整整3年的时间,她靠炒股票赚100多万港币。老太婆的道行很简单,哪种股票下跌3天时买进,上涨3天时卖出,套牢就守住。3年来,香港股市风云变幻,那些上蹿下跳的人赚钱者很少,而老太婆却赚得很稳当。老太婆不理睬任何经济学家或者报刊上的理论,就是靠毅力在变幻莫测的股市中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聚宝盘中取钱只是个美丽的传说而已,不劳而获的事情在现实世界中根本就不存在。踏实肯干的温州人从来都是勤勤恳恳、由小到大、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地逐步积累自己的资金,进而创造了今日令人瞩目的财富。
坚持就是胜利
赚钱需要毅力,这其实不是什么秘密,这早就是犹太人一个很古老的生意经。犹太人无论做什么生意,不管遇到什么困难,至少要坚持三个月。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哪怕每天赔钱,也要投入最大的精力去经营。犹太人认为,做生意不能太滥,要想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赚钱,必须把每一次生意做到位,然后再为下一次生意开路。
古代中国有一个叫庄伯敬的人,热衷仙道,但也不懂得如何修道,于是每日黄昏,他就面向西北静坐,专心一意地凝想昆仑山的形象。他就这样持之以恒地凝想了20年。有一天,他终于看见了昆仑山,遂登山为仙。能够坚持不懈地做一件事情,成仙就没有问题,看来赚钱就更不成问题了。
很多想赚钱的人,他们在创取财富的过程中一旦遇到难点和阻力,便松懈下来,在困难面前变得惊慌失措或心灰意懒,再无进取之心。经常是在距离财富很近的地方停止了前进的脚步。因为缺乏坚持到底的毅力,所以财富与他们失之交臂。
其实,财富对于每个人的距离都是同等的,能不能持之以恒就是能不能寻找到财富的关键所在。
吴云前现为大连百年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1988年8月,年仅17岁的吴云前只身来到大连,如今,他领导下的百年城集团已成为业界瞩目的商业地产新秀。他的成功原因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我没有什么秘诀,我只是一直在坚持做一件事情!”
吴云前说:“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大连做生意,赚了不少钱,也走过不少弯路。但温州人做生意有一个理念:不怕赔,就怕停!因为赔了可以赚回来,而停了就意味着赚钱的机会没了。”
不过,吴云前所说的“一直在坚持做一件事情”并不是指一直做某一种生意,而是一直坚持做“赚钱”这件事情。吴云前曾开过服装店,做过纺织品贸易,经营过餐饮,现在从事商业地产开发。总之,他始终保持着创业的**,坚持不懈地赚钱。
为什么赚钱需要毅力呢?因为在别人都已停止前进时,你仍然坚持着;在别人都已失望放弃时,你仍然进行着,那么你就能获得比他人更多的机会。
越困难越要坚持
1986年7月,叶康松辞去上塘镇党委书记的职务创办瓯北水果试验场,但下海不久他即遭遇“滑铁卢”——他在苍南马站区的对虾养殖场被潮水冲毁,20多万元付之东流。遭受重创的叶康松因一个偶然机会,开始到美国创办农业开发公司。
1991年8月,叶康松的“美国康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宣告成立,其实也就是一张桌子、一个电话。
叶康松先是养鱼,后空运经营香菇,之后又与一陈姓老板合股,各投4万美金办种菇场。眼看种菇生意好做,但因陈姓老板与另一个姓谢的台湾种菇人暗中勾结,合谋逼叶康松低价将股份转卖,康龙公司员工因此全都失业。
如何向家乡领导交代?如何向父老乡亲汇报?爱面子的叶康松一度萌生轻生的念头,在妻子嘉妹的劝慰之下他很快振作起来,并做出东山再起的决策:一是大家先去打工求生存;二是他与另一人寻找机会搞贸易。
妻子嘉妹等几人去台湾省人的成衣厂做了缝纫工,叶康松则每天西装领带、穿戴整齐地出去,看市场找商机,他很快从别人提供的信息中开始了打火机贸易。
从1992年年底到1994年年初,康龙公司先是空运,后是集装箱海运,大批温州打火机源源不断地运往美国。除洛杉矶康龙总部之外,他先后在达拉斯、纽约、芝加哥等处设分公司,分公司取名为康锦、康绣、康中、康华——锦绣中华!康龙很快成为美国最大的防风打火机供应商,康龙公司也改名为康龙集团。
与此同时,叶康松提出了“温州货美国卖”的经营思路,除打火机外,还将温州刀具、龙泉宝剑、泰顺木制玩具、温州旅游鞋等产品销到美国。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康龙集团为温州出口了2000万美金的产品。此时叶康松频频进出国门,成为温州首屈一指的大商人。
然而,因为美国决定于1994年6月实施CR法规,温州打火机经销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便拼命进货。叶康松的康龙集团也犯了个严重的低级错误:先后吃进600万只打火机。当他意识到问题严重时已经迟了!市场上要出手的打火机越来越多,有的甚至低于温州的出口价甩卖。
这一决策的失误,叶康松一下亏了4000万元人民币。温州的国际长途一个接一个,一声紧似一声地催讨货款……怎么办?叶康松预感到又一个严重的局面出现了,但已经失败过一次的他这次没有乱了方寸。
在无数个不眠之夜后,叶康松经过深思熟虑,想到“中国货美国卖”走不通了,那就搞“美国货中国卖”,卖什么呢?就卖美国西洋参!
因为温州人十分喜欢西洋参,而离此不远的威斯康星州又正是美国西洋参主产地。然而当时国内吉林引进种植美国西洋参已获成功,100元钱可以买到半公斤鲜西洋参,且市场上的西洋参鱼龙混杂、假货充斥,这能行吗?
叶康松则认为:这样反而给他经营纯正品质的美国西洋参提供了机会。他充满自信是因为还有全新的经营思路:一是一定要做品牌,就叫康松西洋参,以自己的名誉担保纯正品质;二是在中国西洋参自古以来都是在药店里卖的,而他要搞专卖,做成礼品。
于是,叶康松马上到西洋参主产地威斯康星州参园进行考察,并申请加入了参农协会;又在温州开设美国西洋参专卖店一事与威斯康星州副州长麦克凯伦进行磋商探讨,并邀请他在温州专卖店开业时前往剪彩。
1995年4月2日上午,世界上第一家美国西洋参专卖店在温州市区信河街开业。温州市副市长与威斯康星州副州长等人出席开业庆典并剪彩。
在经营开发西洋参的同时,叶康松还把目光投向了另一个新目标:那就是卵磷脂、深海鱼油等降脂类保健品和精华素等美容护肤品。他认为改革开放给国人带来了经济发展和生活富裕,西方发达国家流行的“富贵病”很快就会在中国内地出现,国内很快就会出现降脂类保健品的市场需求。他将自己要做的保健品取名为“K—MKS”——最大、最好的意思,中译“康麦斯”。
在开发经营康麦斯时他有一个明确的思路:一是要有自己的品牌;二是要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他还给自己确立了一个宏大的目标: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成国内进口保健品第一品牌!
为实现这个目标,叶康松在经营过程中经历了从批发到做终端的重大经营模式转变。他凭借自己党政干部出身的工作经验和理论水平,向全国代理商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经营理念:“共创百年品牌、共建百年网络、共享百年利益、共献百年健康”——即康麦斯的“四百理念”。
在“四百理念”的引导下,一个充满凝聚力的团队在全国形成了,以建立庞大销售网络为目标的“1333工程”得以顺利实施,今天康麦斯已遍布全国城乡。
锲而不舍的叶康松成功了,因出口美国西洋参的突出业绩,他在美国洛杉矶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人士。1996年春节,他与全美80多位华人企业家一起受到克林顿总统的接见并参加总统早餐会;1997年2月,“温州旅美同乡会”在洛杉矶成立,他当选为首任会长;2000年,他在洛杉矶参加了布什与当地侨界领袖的见面会并合影、共进午餐。1998年秋,叶康松获得了他一生中最为重要的荣誉:在改革开放20周年之际,被评选为温州改革开放十大风云人物。
现在有这样一种说法,商人好比全能运动员,有时候比的是爆发力,看谁的动作快;而有的时候,则比的是耐力,看谁能够坚持到底。因此,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毅力,是商人必备的素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