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希望,任何成功,最终必然要落实到行动上。赚钱也是一样,关键在于行动,而且是立即行动。
看见机会就下手
人在第一次游泳时,在岸上犹豫的时间越久,恐惧感就越强,这时再讲动作要领都无济于事,只有将他一脚踢入水中。赚钱也是一样,纸上谈兵、坐而论道是赚不了钱的,只有实实在在的行动才能带来财源滚滚。
1980年夏天,一个温州姓周的医生出差到上海,发现街上许多人或拎着,或抱着大捆大捆的文件夹、财务册。他疑惑地走进文化用品商店,方知上海正在全面开展企业整顿,原有表格、账册要全部更新。当他知道单位从商店买回去的这些表格账册,还得自己加工编制时,顿时产生了一个念头:如果能印制出适合各单位企业管理的表格、账册,利润不就滚滚而来?
说干就干,周医生连忙买下几份不同格式的表册,又购得一本《上海市工业企业名录大全》。他的家乡金乡镇,是有名的穷乡。回家后,他埋头制作了一套包括财务、设备、档案、物资等14类企业管理的表格,将这上百种表格委托家乡一家印刷厂印刷,同时发动家人和亲友,按照《上海市工业企业名录大全》上提供的地址和单位名称,写信封,塞样张,寄订单。他发出8700封征订信,花了上千元,几乎是他多年来的全部积蓄。在急切地盼望中,有1000多家上海企业寄来了订单。忙碌两个月,他售出了7万余本文件册、账册,净赚6万元。
那个时候的6万元可是天文数字,但周医生并没有满足,而是买来了印刷机、切纸刀、装订机等设备,一家文教用品厂就这样成立起来了。1982年春天,他及时捕捉到上海开始评定“文明企业”的信息,便又来沪推销他独家生产的“文明企业验收台账系列产品”;1983年年末,国家决定对工业企业评定“国家一级”“国家二级”等称号,他又抢先为上海企业升级提供系列用品。1992年,在国务院国有企业自主经营条例下达前,他及时向上海国有企业送来了据称“与国际经济接轨”的企业管理账册……如今,周医生拥有500万元固定资产,一年的销售额已达数百万元。
说者容易做者难,赚钱要靠行动的道理大家都明白,但真正行动起来就需要勇气了。20世纪80年代初,摆个地摊就能发财,可很多人不敢;90年代初,买只股票就能挣钱,可很多人不信。机会就这样错过了。
不怕想不到,只怕做不到
每个人都有事业和财富的梦想,但大多数人仅止于梦想,他们在面对拥有庞大财富的商界巨人时,往往把巨人的成功归因于家世、运气、机遇、高智商或高学历等,然后再比较一下自身“一穷二白”的基础,便唉声叹气、怨天尤人。
与此截然不同的是温州人,他们敢为天下先。最初,他们并不十分起眼,人们只是从修鞋、小发廊、小商贩中认识他们的。温州人默默无闻地干活、一声不吭地做生意,他们与其他地方的民工、小商贩没有什么两样。慢慢地,温州人多起来了,温州的标志也多起来了,温州发廊,温州服装店、温州电子城、温州产品等越来越多,各种包装、标牌,证书、徽章越来越多地被温州人造出来,然后又被温州人送往全国各地。一时间,温州货充斥全国,国人真有点离不开温州人了。渐渐地,人们对温州人由漠视不屑,到兴趣十足,由惊奇钦羡,到仔细探究:温州人咋的啦?这么多温州人为什么都会赚钱?
回答这个问题也容易,因为温州人是天生的生意人,他们有一种强大的行动力。温州人赚钱的欲望是“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而他们赚钱的行动则正好相反,是“不怕想不到,只怕做不到。”
在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有一位温州的“巾帼英雄”万顺妹。这位温州妇女就是因为敢于行动,在10多年后的今天,她能投资5000万元在西樵办起瑞龙织造公司。
1992年,从没到过广东的万顺妹怀揣着6万元现金坐飞机来到广州。下了飞机,她根本不知道进货的地方叫“西樵”还是“西焦”。还好出租车司机帮忙把她载到了西樵。在温州老乡的帮助下,她进了一批货。经过4天辗转,布运回了瑞安,仅几天就被抢购一空。这一趟,她赚了1万多元。尝到甜头后,万顺妹胃口更大了,第二次去时带了9万多元现金。这一趟,她又赚了个盆钵两满。
从此,万顺妹开始了广州的创业之旅。1997年,财大气粗的她掏出50多万元,买下西樵轻纺城的两个铺位,一间卖布,一间卖原材料,她迎来了创业的第二次飞跃。
2001年年初,一个纺织厂老板向她借钱,用于引进设备。一语点醒梦中人,年近48岁的她萌发了办纺织厂念头。当年,万顺妹的工厂就在当地破土动。
赚了钱以后,万顺妹把钱都用在企业扩展上。机器从开始办厂时的32台增加到88台,全部机台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意大利天马超优秀剑杆机。另外,她还计划再征地染色、浆纱及防缩整理工序。目前,万顺妹的织造厂为全国100多个商家加工面料,成为广东一家大型的纺织企业。
行动还要快
有很多人明明有很多赚钱的机会,总是前怕狼后怕虎,有了投资机会,举棋不定,怕冒风险,等到别人赚了钱之后,才感到为时已晚。其实,可以说任何投资都是风险与机遇同在,坐在家里钞票是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的。温州人之所以会赚钱,关键的一条就是他们想到了就做,看准了就干。
陈曙是意大利东旭(中国)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他赚钱的行动力可以追溯到在高中读书的时候。当时校园里掀起了“英语培训”热潮,陈曙灵机一动,聘请了几位专业的英语辅导教师,创办了业余英语培训班,并利用自己作为学生会主席的资源,通过多种渠道,很快招收了近100名的学生,那年,他才17岁。
行动带来的甜头令他一发不可收拾,之后的每个假期,他都组织一帮同学,上街卖水果、卖皮鞋,这为他日后的从商积累了经验。陈曙高中时成绩一直不错,但由于喜欢做生意,高中毕业后,他选择了就业。2000年,他创办了杭州双骏贸易有限公司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赚钱关键在行动
20世纪80年代,人们见到由香港地区、日本进来的精致的打火机,感叹进口商品的精致,但除了感叹还是感叹。而温州人呢?却从国人的感叹声中看到了市场。他们就立即行动,大胆拆开仿制,后来压倒了日本。今天,温州的打火机产量品种已经是世界第一,年产值几十亿元,成了大产业。
行动第一!与其坐等别人把饭喂到自己口中,不如奋力用双手去博取。钱就在我们周围,为什么温州人抓得住,我们抓不住?富翁与贫穷之间有何差别?关键在于行动,而且要快。
20世纪80年代以来,鞋业兴旺。为了扩大生产,许多制鞋厂都迫切需要生产效率高的鞋楦铣床。很多机床厂得知此信息后,认为这是一个新产品开发的好课题,便组织人马进行调查研究,编写可行性报告,做好开发设计与试制的准备。
然而,就在别的企业秣马厉兵之时,温州一厂家早已捷足先登。他们的鞋楦铣床新产品已陈列在订货会展台上。直到该厂于1982年获利200多万元后,别的企业才姗姗来迟。由于市场对鞋楦铣庆的需求已达饱和,迟到者虽然大张旗鼓地做宣传,但仍落得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结局。“先人一步天地宽”,这就是温州人的制胜法宝。
温州人信奉这样一句做生意的名言,要在两列火车对面错过时做交易。因此他们能够抓住一个个稍瞬即逝的商机,一般的商人是赶不上他们的步伐的,所以他们在商战中少有对手。
近年来,温州人纷纷在外地开办日用商品超市,遍布山东、江苏、上海、安徽、浙江等地城镇。昔日走街串巷的弹棉郎,摆地摊做小买卖的生意人,如今成了超市的大老板。
温州人的超市能够迅速抢滩全国,这与温州人商业领先的经营理念有关。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地城镇日常生活消费需求增大,但许多地方的商业还处于传统经营方式,善于捕捉商机的温州人抢先占领超市行业,采取现代经营管理模式,产生市场规模效应。比如,瑞安陶山人黄忠武在诸暨开了一家5000平方米的超市,成了当地的购物中心。他说,在城镇办超市,避免了与城市中心商业巨头正面交锋,降低了投资风险,回报率十分可观。
还有,当欧元开始流通的时候,动作快的温州人也大大赚了一笔。听起来有些荒唐,事实却是如此!原来欧洲各国使用的货币的票面比新欧元短,加长的欧元放不进欧洲人的钱夹子,所以欧元流通之日,就是欧洲人更换钱夹子之时,这就带来了挣钱的机会。
精明的温州不仅从看似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事情中抓住了商机,而且还动作迅速,最先制作出新的钱夹子在欧洲出售。他们通过钱夹子的生意,让欧洲人的钱进了温州人的钱夹子。
穷人之所以穷,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没有梦想,而是没有去把梦想变成现实。任何希望,任何成功,最终必然要落实到行动上。赚钱也是一样,关键在于行动,而且是立即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