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嘉靖年间,范贾担任淮安知府。一天他正在公堂上批阅公文,忽然听见门外的大鼓“咚咚”地直响,便命衙役出门去传击鼓之人,开堂审案。
告状者是一对老年夫妇,说他们的儿子大牛几天前外出置办彩礼时,突然失踪,生死不明。恳请府衙派人出外去寻找他们的儿子!家里现在就他们夫妇两人,孤苦不堪,无依无靠。请大人务必找到他们的儿子,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范贾向老夫妇问了一些情况,立即排除了几种可能。大牛与未婚妻秀英是乡邻,自小青梅竹马,是不会逃婚出走的;大牛力大如牛,更不会被人轻易劫走。很有可能是大牛路遇了强盗,而强盗见他携带购买彩礼的银子,便见钱眼开,将其杀死。
范贾从老夫妇的口中得知,从大牛的村子到府城,途中有一个大河叫做五里河。于是,他觉得很有可能尸体会在河里。于是他带着衙役来到这里,让衙役们下水打捞。不一会儿,果然如他所判断的那样,衙役们在河中捞出了一具后背有着一处刀伤的年轻男尸。范贾让老夫妇辨认,认定死者正是他们的儿子大牛。
范贾查看了大牛的刀伤后得出结论,死者刚刚被杀,时间不会超过3天,他在五里河岸边走了几个来回后,便计上心头。
于是,他向在场的所有人说了一番话,大家也都纷纷认可他说的话。之后,他便在河边支起了几案,办起了公。当天下午,范贸让人贴出了一个告示:因近期倭寇时常骚扰本地,为了保卫地方,防止倭寇再来烧杀抢掠,现拟招乡勇200名,每名乡勇将得银元50两。因淮安周围此时不断遭到倭寇的侵扰,所以告示贴出后,河边很快就聚集了大量的报名者。
范贾一看居然来了这么多的应征者,十分高兴,禁不住地一个一个地召见。突然,范贾在一个反穿棉袄的汉子面前停住了脚步,两眼紧紧盯住他的眼睛。那汉子被范贾看得不知所措,马上低下了头。范贾厉声问道:“你为什么反穿棉袄?”
那汉子一时无以答对,怔了一下说道:"我因要赶来应征,一急之下就穿反了棉袄!"
范贾让衙役将汉子棉袄脱下,发现棉袄的正面沾有不少的血迹,便问道:“你这血迹是怎么留下的呀?”
汉子闪烁其词地回答道:“我也遇到了倭寇,与他们拼杀,便留下了血迹。”
"胡说!"范贾揭穿说,“倭寇3个月前曾来到我们淮安地区滋事,已被官府肃清,近日根本就没有倭寇犯境。你身上的血迹,明明是新沾上的。”
汉子狡辩道:“听说老爷曾宣称河中捞出的尸体是被倭寇杀害的,怎么又说没有倭寇犯境呢?”
范贾说道:“这就是我设下的计策!我故意布下迷阵,使得你这个杀人凶手放下心来。我再用重金作为诱饵,引你上钩。你还有何话说?”
汉子知道自己已无可反驳,只得承认了是自己杀害了大牛。范贾当众说了什么话?
参考答案
范贾看了大牛的尸体,马上联想到本地区是倭寇曾经出没的地方,便想到了一个计策,故意说大牛是被倭寇杀死的,好让听到此话的人再传出去,这样凶手就一定会听到,误以为杀人之事不可能再追究到自己身上。但是在重金引诱下还是中了范贾的圈套,只能乖乖认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