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时候,河南有个叫做河阳县的地方。因为交通比较方便,所以集市贸易特别兴旺。每逢初一十五,赶河阳集的人总是络绎不绝。

一个月初一的上午,一个客商到河阳来卖东西。中午过后,集市快散了,他的东西也很顺利地卖光了。他找到一家小饭店,把小毛驴拴在外面,很惬意地吃了一顿,饭后又歇了一会儿,就准备上路了。

等他走出饭店一看,他的小毛驴居然让人给拉走了。只有半截被割断的缰绳留在原来拴驴的树桩上。

客商着急起来,便四处打听寻找。可一直找到傍晚也没有找到。他不得不住在当地的客栈,第二天继续寻找。又找了一天,结果还是没找到。于是,这位客商便去县衙报了案。

河阳县县令名叫张建。他接到报案,立即命令差役把寻驴告示张贴在各主要街口,告诉偷驴的人把驴赶快放出来,官府一定从轻发落,并要知情人到县衙举报。告示贴出的头一天,还没什么动静。到了第二天,张建又命令差役把寻驴告示贴进县城的大街小巷,声称要进行搜查。因为追查的动静越来越大,私藏客商驴子的人做贼心虚,在晚上便把驴子悄悄地放了出来。

这天早晨,客商在大街上忽然见到了自己的驴子,心里很高兴,可是发现自己的新的驴鞍子没有了,他找到差役说,还有一个新的驴鞍子背在驴身上,现在不见了,一定是偷驴的人藏起来了。

一个羞役不耐烦地说:“驴找到就行了,鞍子值几个钱!”

“驴鞍子不是活物,不能像驴那样会自己走回来。再说,鞍子那么个小玩意,如果有人藏起来,我们很难找到。”另一个差役补充说。两个差役满不在乎的样子,让客商十分不高兴,他就又来到县衙,希望张建能帮他再找到鞍子。张建很有把握地告诉他:"既然驴子都找到了,驴鞍自然就有线索可查了。"果然,第二天,张建就找到了驴鞍。你知道他是如何找到驴鞍的吗?

参考答案

张坚叫两个差役去专门看管驴子,并命令差役千万不得给驴子喂料。经过一天一宿之后,驴子已经饿得直叫。第二天傍晚,张坚命令差役将驴子放开,随它任意走动,几个差役跟在驴子的后面。驴子又饿又渴,便径直跑到这几天饲养它的那一家去。差役跟着进去,一搜查,果然找到了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