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十一年(1654)腊月十二日,出生。
吴兆骞与顾贞观相识。
顺治十六年(1659),5岁。
三月,吴兆骞因科场案离京,流徙宁古塔。
康熙三年(1664),10岁。
顾贞观任秘书院中书舍人。
康熙九年(1670),16岁。
补诸生,贡入太学。
康熙十年(1671),17岁。
入国子监。
是年,顾贞观受同僚排挤,去职。
康熙十一年(1672),18岁。
顺天府乡试,中举人。蔡启僔为主考官,徐乾学为副考官。
年底严绳孙入京。
康熙十二年(1673),19岁。
会试,中贡士,因病错过殿试。
与朱彝尊、严绳孙、姜宸英相识,严绳孙移居明珠府。
秋,与徐乾学、姜宸英游慈仁寺。
康熙十三年(1674),20岁。
早春,严绳孙还家,秋天再次入京。
秋,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成婚。
康熙十四年(1675),21岁。
妾颜氏生长子福哥,长女生母未详。
康熙十五年(1676),22岁。
三月,殿试,中第二甲第七名。任乾清门三等侍卫(后来升二等侍卫、一等侍卫)。
四月,严绳孙离京回无锡。
冬,被顾贞观《金缕曲》感动,答应营救吴兆骞回乡。
九月驻跸密云县,十月康熙幸昌平,过明十三陵。
《侧帽集》刊刻于此年之前。
康熙十六年(1677),23岁。
二月,随康熙幸南苑行围。
四月,扈跸霸州。
四月底,卢氏因生子海亮(富尔敦)患产后病,五月三十日去世,年二十一岁。(卢氏生于1657年十月初五)
十月,顾贞观在浙江湖州与李渔相聚,之后入京。
康熙十七年(1678),24岁。
顾贞观正月南还,约定八月入京(未实现),三月在苏州与吴绮刻《饮水词》,年中入闽,作客吴兴祚幕。
七月十八日,卢氏葬于玉河皂荚(甲)屯祖茔。
十月十六日,随康熙、太皇太后去温泉。二十日至二十二日,扈驾孝陵,驻滦河岸。
是年,在家中筑花间草堂;姜宸英入京。
康熙十八年(1679),25岁。
三月,康熙召试博学鸿词科。
夏,与朱彝尊、陈维崧、严绳孙、姜宸英、张纯修在渌水亭赏荷。
秋,张纯修赴任湖南江华县令。
秋,姜宸英因母丧南归。
康熙十九年(1680),26岁。
娶官氏(瓜尔佳氏)为继室。
十一月,扈从至遵化。
康熙二十年(1681),27岁。
七月底吴兆骞还乡诏文下,十一月中抵达京师,为纳兰弟弟揆叙授读,不久回乡探母。
顾贞观于清明后离闽入京,预备迎接吴兆骞返京,因母丧七月匆匆南归。
是年,梁佩兰返粤。
康熙二十一年(1682),28岁。
上元节,月蚀。与返京的顾贞观、吴兆骞、姜宸英、陈维崧、严绳孙、朱彝尊相聚花间草堂。
二月,扈驾康熙东巡祭祖。二月十八日,宿丰润县城西;十九日,宿广宁县羊肠河东,遇雪。
五月初七,陈维崧卒。
八月至十二月,侦查梭龙。
吴兆骞十二月底返吴江。
康熙二十二年(1683),29岁。
二月至三月,随扈五台山。
夏,吴兆骞得疾卧病数月,纳兰写信问候,让吴赴京治疗。
六月十二日,扈驾古北口避暑,十三日,驻密云县东南。七月二十一日回城驻潮河营西山之东,经过密云。
九月,扈驾五台山。
十月,奉使西域。
康熙二十三年(1684),30岁。
三月中旬吴兆骞又至明珠府,为揆叙授读。
春天写信给顾贞观请留意沈宛,并希望夏末秋初见面。
七夕,扈驾避暑。
秦松龄主北闱试被劾,九月二十三日革职南归。
九月二十七日写信给顾贞观,约其年前至京。
九月二十八日至十一月二十九扈驾南巡。
十月十八日,吴兆骞病故。
十月,顾贞观携沈宛北上。
(纳兰曾请严绳孙为所建曲房题匾额“鸳鸯社”,或为纳沈宛别置之帷房)
康熙二十四年(1685),31岁。
四月,严绳孙辞官南归,赋诗作别。
五月二十二日,与姜宸英、朱彝尊、顾贞观等聚会,次日抱病。
五月三十日,去世,葬于海淀区上庄镇上庄村北皂甲屯西。
(遗腹子富森或为沈宛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