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乌夜啼》,源于六朝古曲,唐时入《教坊记》,后用作词调。题名本意“乌鹊夜鸣”为脱祸得福的吉兆。词调以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为正体,另有其他两种变体,本篇词为其变体之一,以宋代赵令畤词《乌夜啼·春思》为代表。别名《锦堂春》首见于柳永词。但柳永词体例韵律与本词调皆异。
锦堂春(1 / 1)
锦堂春(1 / 1)
原名《乌夜啼》,源于六朝古曲,唐时入《教坊记》,后用作词调。题名本意“乌鹊夜鸣”为脱祸得福的吉兆。词调以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为正体,另有其他两种变体,本篇词为其变体之一,以宋代赵令畤词《乌夜啼·春思》为代表。别名《锦堂春》首见于柳永词。但柳永词体例韵律与本词调皆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