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南歌”意为坐南而歌,此调原为酒宴间配合歌舞之辞,唐代以有声诗为辞,晚唐、五代始填词,成为词调。调共七体,以温庭筠《南歌子·手里金鹦鹉》为正体。其他异名包括《南柯子》《春宵曲》《碧窗梦》《风蝶令》《水晶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