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贺新郎》,本调可能有古曲流传,苏轼首次填词,因苏轼词中有“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有以为本名应作《贺新凉》,后误作《贺新郎》。是宋代词人使用率颇高的词调。异名《金缕曲》源于叶梦得本调词中“谁为我,唱金缕”。调共十一体,以苏轼词为正体。词牌异名包括《乳燕飞》《风敲竹》《貂裘换酒》《金缕歌》《金缕词》等。
金缕曲(1 / 1)
金缕曲(1 / 1)
原名《贺新郎》,本调可能有古曲流传,苏轼首次填词,因苏轼词中有“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有以为本名应作《贺新凉》,后误作《贺新郎》。是宋代词人使用率颇高的词调。异名《金缕曲》源于叶梦得本调词中“谁为我,唱金缕”。调共十一体,以苏轼词为正体。词牌异名包括《乳燕飞》《风敲竹》《貂裘换酒》《金缕歌》《金缕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