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渎”本义为河川,河渎神,即水神,原为咏祭河神之祠庙,或祭河神的民俗活动。词以温庭筠《河渎神·河上望丛祠》为正体,共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