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十三 红桥怀古,和王阮亭韵(1 / 1)

无恙年年汴水流

一声水调短亭秋

旧时明月照扬州

曾是长堤牵锦缆

绿杨清瘦至今愁

玉钩斜路近迷楼

红桥:在扬州城西。

王阮亭:即王士祯(1634—1711),号阮亭、渔洋山人,曾任扬州府推官,康熙元年(1662)上巳与诸名士于红桥作唱和诗及《浣溪沙》词三首,流传颇广,和者甚多。康熙二十三年(1684)纳兰随驾南巡扬州,和其中一首。

汴水:大运河从河南荥阳至江苏盱眙,连接黄河与淮河段称汴渠,又称汴水。

水调:隋炀帝开汴河时,自创《水调》曲。

短亭:供行人休息的亭子。古时驿道设亭,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长堤:隋堤。此句汪刻本作“惆怅绛河何处去”。

绿杨:隋炀帝开通济渠时堤上遍植杨柳。汪刻本“至今”作“绾离”。

“玉钩”句:玉钩斜,古代著名游宴地。相传为隋炀帝葬宫人处;迷楼,隋炀帝所建楼名,在扬州市西北郊。汪刻本作“至今鼓吹竹西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