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三船之楼,实包副使涵所[1]创为之。大小三号:头号置歌筵,储歌童;次载书画;再次偫[2]美人。涵老声妓非侍妾比,仿石季伦[3]、宋子京[4]家法,都令见客。靓妆走马,媻姗勃窣[5],穿柳过之,以为笑乐。明槛绮疏,曼讴其下,擫籥[6]弹筝,声如莺试[7]。客至则歌童演剧,队舞鼓吹,无不绝伦。乘兴一出,住必浃旬[8],观者相逐,问其所止[9]。
南园在雷峰塔下,北园在飞来峰下。两地皆石薮,积牒磥砢[10],无非奇峭,但亦借作溪涧桥梁,不于山上叠山,大有文理。大厅以拱斗[11]抬[12]梁,偷[13]其中间四柱,队舞狮子甚畅。北园作八卦房,园亭如规[14],分作八格,形如扇面。当其狭处,横亘一床,帐前后开合,下里帐则床向外,下外帐则床向内。涵老据其中,扃[15]上开明窗,焚香倚枕,则八床[16]面面皆出。穷奢极欲,老[17]于西湖者二十年,金谷、郿坞,[18]着一毫寒俭不得,索性繁华到底,亦杭州人所谓“左右是左右”[19]也。
西湖大家何所不有,西子有时亦贮金屋,咄咄书空[20]则穷措大[21]耳!
[1]副使包涵所
[2]储备
[3]石崇
[4]宋祁
[5]匍匐慢行
[6]按笛
[7]初啼
[8]十天
[9]停靠之处
[10]堆叠
[11]斗拱
[12]撑
[13]减
[14]圆规
[15]门户
[16]八格
[17]养老
[18]石崇的金谷园、董卓的万岁坞
[19]反正是这样了
[20]东晋殷浩被黜放后,整日对着空气书写“咄咄怪事”四字
[21]穷读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