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二斋,高梧三丈,翠樾千重,墙西稍空,腊梅补之,但有绿天,暑气不到。后窗墙高于槛,方竹数竿,潇潇洒洒,郑子昭“满耳秋声”横披一幅。天光下射,望空[1]视之,晶沁如玻璃、云母,坐者恒在清凉世界。
图书四壁,充栋[2]连床,鼎彝尊罍,[3]不移而具。[4]余于左设石床竹几,帷之纱幕,以障蚊虻,绿暗侵纱,照面成碧。
夏日,建兰、茉莉,香泽浸人,沁入衣裾。重阳前后,移菊北窗下,菊盆五层,高下列之,颜色空明,天光晶映,如沉秋水。冬则梧叶落,腊梅开,暖日晒窗,红炉毾?[5];以昆山石种水仙,列阶趾[6]。春时,四壁下皆山兰,槛前芍药半亩,多有异本[7]。余解衣盘礴[8],寒暑未尝轻出,思之如在隔世。
[1]空中
[2]汗牛充栋
[3]各类酒器
[4]不用从他处移来就已齐备
[5]花纹毛毯
[6]台阶
[7]罕见品种
[8]坐姿不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