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跨苍头颈,犹及见王新建[1]灯。灯皆贵重华美,珠灯料丝[2]无论,即羊角灯亦描金细画,缨络罩之。悬灯百盏,尚须秉烛而行,大是闷人。余见《水浒传》灯景诗有云:“楼台上下火照火,车马往来人看人。”已尽灯理。余谓灯不在多,总求一亮。余每放灯,必用如椽大烛,专令数人剪卸烬煤[3],故光迸重垣[4],无微不见。
鼓吹弦索,厮养臧获[15],皆能为之。有苍头善制盆花[16],夏间以羊毛炼泥墩,高二尺许,筑“地涌金莲”,声同雷炮。花盖亩余[17],不用煞拍鼓铙[18],清吹锁呐应之,望花缓急为锁呐缓急,望花高下为锁呐高下。灯不演剧,则灯意不酣;然无队舞鼓吹,则灯焰不发。余敕[19]小傒串元剧四五十本,演元剧四出,则队舞一回,鼓吹一回,弦索一回。其间浓淡、繁简、松实[20]之妙,全在主人位置,使[21]易人易[22]地为之,自不能尔尔[23]。故越中夸灯事之盛,必曰“世美堂灯”。
[1]江南五大藏家之一
[2]玛瑙、石英等煮料成丝
[3]剪灯花、除煤烬
[4]重重围墙
[5]邻里同乡
[6]去世
[7]不及造灯所费十分之一
[8]彩纸
[9]匠心出花样
[10]提花纱灯
[11]表皮
[12]衬里
[13]映
[14]元宵节
[15]小厮奴婢
[16]烟花
[17]一亩有余
[18]用鼓、铙打拍子
[19]命
[20]松散、紧实
[21]假使
[22]换
[23]如此这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