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被子里生活着一种生物,你知道它是什么吗?它体积很小,我们用肉眼很难看到它;它吃我们残留在被子上的皮屑、头屑,在温暖、潮湿的环境里繁殖,还会引起我们皮肤瘙痒、过敏等不适感,它就是螨虫。
阳光高照的冬天里,我们常常把被子挂在屋外晾晒。其实,我们晒被子就是为了借阳光中的紫外线杀死螨虫。而晒过的被子有一股香味儿,这香味儿是从哪儿来的?
这香味儿是棉花混合空气的味道。棉花吸收了我们身上和空气中的潮气后会变得干扁。经过晾晒,棉花里的水分蒸发,棉被重新膨胀起来,同时棉花吸收了很多空气,也会散发出香味。
其实,被晒死的螨虫遗体也有味道。螨虫体内的蛋白质在经过照射后,会散发出一股焦味儿。但是被子晒后的香味儿却与螨虫无关,因为螨虫烤焦后会发出一股焦臭味。
为了防止螨虫破坏我们的皮肤,除了定期(一般3个月晒一次)晾晒被子外,还有什么妙招呢?
这时我们就要学习懒人的“好”习惯——不叠被子。螨虫喜欢潮湿、温暖的环境。叠起被子,就等于把螨虫裹在湿润的温室里,反而给它们创造了绝佳的繁殖“住所”。所以,最好的方法是把被子铺开在**充分通风,这样就能限制螨虫肆无忌惮地繁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