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打一场胜仗,需要哪些条件?先进的武器、勇敢的士兵、深谋远虑的将领,这些你可能都能想到。但你也许想不到,打胜仗还需要准确及时的情报信息吧?在红军最危急的时刻,幸亏情报员冒着生命危险送来了一份密报,让长征计划提前了半个月,否则红军也许就被蒋介石剿灭了。后来连毛主席都感慨地说:“我们这些人能活着出来,搞情报的同志是立了功的!”

1934年,蒋介石调兵遣将,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革命根据地逐渐缩小,红军处境艰难。为了彻底消灭红军,蒋介石制订了一个“铁桶计划”,准备用150万大军、270架飞机和200门大炮,形成一个大包围圈,围歼中央苏区的红军。

为了防止计划泄露,蒋介石在每份文件上都标注“绝密”字样,并编排了序号,所有官员必须按编号签字领取。

可这份绝密文件还是泄露了。泄密者正是蒋介石的心腹、国民党元老莫雄,而且他是自愿提供给红军地下党的。他在上海认识了中共党员项与年等人,后来又与周恩来、中央特科建立了联系。虽然他不是共产党员,但支持革命,他冒着掉脑袋的危险,把带回的“剿匪”文件全都交给了地下党组织。

项与年等人一看文件内容,深知此事的严重性。他赶紧用电报把主要内容发出去,又连夜用特制药水把密报的内容逐一抄到学生字典上,伪装成教书先生,日夜兼程地带到中央苏区。

进出苏区的所有道路都被严密封锁着,青壮年只要靠近,就会被当作共产党抓起来。项与年心想:“这份情报关乎红军的生死,无论多大困难我都一定要送到中央苏区去!”情急之下,他捡起地上一块大石头,朝自己脸上狠狠砸去,鲜血从嘴里往外冒。第二天,他的脸肿胀变形,蓬头垢面,衣服破烂,像个叫花子,才成功穿越国民党军队和封锁线,进入中央苏区。

中央苏区的领导一看文件,当即决定把原定于1934年10月底或11月上旬开始的长征,提前行动。

10月10日晚,中央苏区党政机关撤离瑞金,并发布了红军转移的命令;10月16日晚,红军开始夜渡于都河,踏上了长征的征程。11月10日,蒋介石攻下瑞金,此时红军已经转移了整整一个月。

可见,在一场战争中,情报有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