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使用电子书与纸质书(1 / 1)

深度阅读 斋藤孝 543 字 8天前

电子书还远处在发展阶段。眼下虽然能在网上在线检索,但还不具备写入功能,缺少读书的实感,今后必将得到进一步完善。而且,如果储存媒介变得更加稳定、价格更为合理的话,说不定某天电子书的市场占有率一下子突飞猛进。也许到了那一天,过去老担心存放空间有限而不太买书的人,也会开始买电子书来阅读。手掌大小的一台机器能装下一万册可称之为人类财产的书的话,还有什么比这个玩意儿更加方便的呢?

经常听人说,“纸质书里有作者的灵魂,正因为有编排他们的编辑的存在,才诞生出适合于不断被人阅读的书籍,它们才能作为文化得以成立。电子书将这一切都毁灭了”。然而,我坚信在普及电子书的过程中,出版文化必将进行下去,与此同时,我还是要不断高声谈论维护读书文化的重要性。

我并没有那么畏惧纸质书和电子书的对立,我认为更大的问题恰恰在于它与智能手机中其他软件的竞争。几乎所有人,只要一把弄手机,立刻就会被视频、游戏等吸引住。那些软件不愧是凝聚了世界级的专业人士的才智、经过激烈的竞争被开发出来的产品,只要一玩上便欲罢不能。玩游戏上瘾之所以成为社会问题,也不得不说有它的必然性,因为制作得实在太易让人上瘾了。

另外,电子书与SNS的竞争应该也十分激烈吧。很多人只要稍有空闲就会和朋友发起聊天,有时不知不觉中一天就过去了。如果到了大家都这么做的那一天,也就不用担心纸质书的前途了,因为所有的文化都将面临凋零的危险。

我想,人类总有一天会掌握根据不同情况来分别使用电子书和纸质书的技能。例如,正如我前面提到的那样,因为电子书比较方便,可以使用词典类的电子书,而想好好阅读的书、想牢牢掌握知识的书,那就请在书店购买纸质书。为了让书变成有价值的“我的书”,你需要在书上画线、做记号、贴便笺,所以,不是纸质书没有意义。将“我的书”放在房间里、带在身上,让它时刻待在你的身边,这样就能充实你的知识体力,这种意识十分重要。犹如武士不忘佩刀那样,请不要忘记总是将书带在身上。

电子书有一个特征就是“能用纸质书的三分之二的速度来读完”,很多人都这么说。甚至阅读新出的畅销书也比阅读普通书的速度来得快,这个现象很有意思。哪怕读纸质书读得很仔细的人,一遇到电子媒介的画面,就会变得泛泛而读。这也就意味着电子书读后给人留下的印象比较淡薄,只能说这种读书法很流于表面。如此状况,就好比好不容易做好的美味佳肴,不经过细嚼慢咽而直接从喉咙口溜到肚子里去了那样,实在对不起所花出去的时间。这种方式适合于读取“信息”,而不利于吸收知识修养。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已经进入需要根据不同种类的书来选择媒介物的时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