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所以一些常常被我们视为已经够完美的人,也常常感到苦恼,进而变得抑郁。说起抑郁,大家或许会想起2006年春晚小品里的一句台词:“咋了?小崔,六年没见,听说你抑郁了?”
崔永元真的抑郁了吗?这样一个看似完美的人,却也真的抑郁了。他因为《实话实说》节目的完美追求而日渐憔悴,睡眠不足,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差。2001年发展为严重的抑郁症,工作完全无法开展。他不得不离开了他为之奋斗7年的《实话实说》。
这就是完美需要优化的原因,为什么人们明知道完美很累,却执著地苦苦追求呢?还是先来看看这个故事吧,故事里映射着我们很多孩子的身影:
一位美国小姑娘玛丽·班尼对自己的遭遇困惑不已,于是,她写信给《芝加哥先驱论坛报》,向无所不知的西勒·库斯特先生询问,为什么她帮助妈妈把烤好的面包摆上餐桌,只得到了一句“好孩子”的称赞,而她那个什么都没做、只会调皮捣蛋的弟弟却得到了一个香喷喷的甜饼。她认为上帝对像她这样善良的小姑娘来说,实在是太不公平了。她觉得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像她这样的好孩子总是会被上帝遗忘,那些表现不佳的孩子反而能得到上帝的垂青。
作为《芝加哥先驱论坛报》儿童版《你说我说》栏目的主持人,西勒·库斯特先生收到过无数封类似这样的来信。有千千万万个孩子向他询问为什么上帝不奖赏好人。可是他总是无法回答这些心情难以平静的孩子们。西勒·库斯特先生为此心情沉重,他总是为这些感到不平的孩子们担心,却没有好办法来应对这个问题。
正在他为无法回复玛丽小姑娘的来信而不知如何是好时,他应一位朋友的邀请参加了一场婚礼,这场婚礼让他醍醐灌顶。他不但找到了答案,而且因此名扬天下。
婚礼很普通,新娘和新郎走迸教堂,接受了牧师的祝福。但在互赠戒指时,也许是心情太激动了,也许是过分的幸福让他们有些紧张,两人阴差阳错地都把戒指戴在了对方的右手上。看到这一幕,那个幽默的牧师微微一笑说:“右手已经够完美了,我想你们最好还是用它来装扮左手吧。”西勒·库斯特听到这句话后,茅塞顿开。
他得出结论:右手本身就已经很完美了,所以无需戒指的点缀,而善人之善,也就是上帝给予的最高奖赏了。发现了这一真理的西勒·库斯特兴奋不已,他立即给玛丽·班尼小姑娘回了信,写道:上帝让你成为一个好孩子,这就是对你的最高奖赏。这封信不仅寄给了那个困惑的玛丽小姑娘,而且被刊登在《芝加哥先驱论坛报》上,被美国及欧洲1000多家报纸转载,让所有和玛丽·班尼小姑娘有着同样困惑的孩子们不再感到不平。
是不是孩子总是向我们埋怨,为自己的善良和付出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而感到苦恼,感到不公呢?你不妨用这个故事告诉孩子:其实完美是无需再点缀的,只需优化,优化我们的心态,真正去认知完美。这样我们才可能做到完美而不苦恼,不埋怨。
小贴士
完美型性格的孩子有什么利弊?
1.利
(1)目光长远,思维缜密。
(2)表现力出众,社交能力强
(3)注重细节,道德高尚。
(4)敢于为真理而奋斗。
(5)执著进取,有艺术才华。
(6)行事认真,很有号召力。
2.弊
(1)过于追求完美,容易苦恼。
(2)对自己过于苛刻,有自虐的倾向。
(3)行事有时会优柔寡断。
(4)容易轻信流言。
(5)对他人的要求太严格,容易得罪别人。
(6)自我意识太强,不愿听取他人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