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机立断的猴子”说起(1 / 1)

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好好去想想自己的明天,孩子没有思考、没有实践的空间是优柔寡断的性格形成的因素。我曾经接到过一个学生打来的诉苦电话:男孩今年十一岁了,但是却还像三岁的小孩一样,一点自由的空间都没有,做什么事父母都过问,导致自己的性格很优柔寡断,像女孩一样,做什么都想有一种依赖,同学们常常取笑他。他现在还想改变这种性格,想从父母的身边挣脱出来,然后什么事都自己去尝试。“我觉得如果我有一个空间,我肯定能走出优柔寡断性格的阴影,所以我现在想离家出走,你觉得我这样做好吗?”男孩说。

“孩子,你离家出走肯定是不对的,你需要空间,但你跟父母说了吗?你现在有这个权利了,你用自己的权利了吗?或许是你的父母太溺爱你了,你不应该否定父母对你的爱,但你可以拒绝,所以你需要和父母取得沟通,不然你离家出走会让你的父母更担心的。你把你父母的电话给我吧,我会跟你的父母取得联系的。”

待男孩挂了电话后,我便给男孩的母亲打了电话。男孩的母亲接到电话后,听了我的一番讲述后,开始感到一些惭愧,为了打破尴尬的场面,我给孩子的母亲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楚国有个好吃懒做的人,他整天想着怎样能不用费力气,或者少出点儿力就可以拣到大便宜的窍门。他想:“养蜜蜂的人能得到蜂蜜,养鱼鹰的人能得到鱼,我为什么不养些猴子呢?猴子会采果子呵!”

于是,他买了一群猴子,把它们关在一所空房子里,又买了好多装果子用的篓子,教猴子扛篓子。他手拿皮鞭,对猴子严加训练。然后又买了许多果子教猴子装篓子,哪个猴子毛手毛脚地吃上一口果子,或者把果子碰伤了,他便举起皮鞭乱抽一顿。没多久,便把猴子整治得服服帖帖,说一不二了。这时,他才把猴子放到山里,去给他采果子。

猴子们非常听话,天天早出晚归,背驮肩扛地给他采来各种各样的鲜果。他只要把这些鲜果拿到集市上卖出去就行了。从此他的日子过得舒舒服服,逍遥安闲。

这个不劳而获的人很苛刻,他天天早上把猴子赶上山去采果子,不管采下多少果子,只给每只猴子发一个。猴子们劳累一天,一个果子怎么能吃饱肚子呢?它们饿得吱吱叫,但主人不但不给它们增加果子,还用皮鞭抽打它们,哪个叫得响,哪个就打得重。

猴子们对主人的苛刻虐待很反感,但谁也不敢吭声,因为它们都知道挨皮鞭的滋味。

这天,猴子们照常上山去采果子,虽然肚子空空的,但受过训练,采下果子来,只往篓子里装,不敢往嘴里放。它们饿极了,主人又不在面前,有一个大胆点儿的,便吃起果子吃起来,其他的猴子看见了,都一个劲儿咽口水。后来,实在忍耐不住了,也像那只猴子一样吃起来了。

一个野生老猴子看见它们这般模样,不禁大笑起来:“猴儿们,这都是野生野长的果子,放心大胆地吃吧,看你们被人整治得没点儿猴性了,吃吧,吃吧。”

猴子们互相看看,也七嘴八舌地吱哇起来:“这果子不是主人的,谁都可以采,谁都可以吃。”“主人懒得上山来,他又看不见,咱们放开肚子吃呗。”

猴子们一个个“哧溜”“哧溜”地爬上高高的大树上,捡最红最大的果子吃起来,一会儿就吃了个肚儿圆。

它们边吃边议论:“敢情在这山上采果子的权利,不单是只有主人才有呀!”“我原来还以为是主人养活咱们呢,现在才弄明白是咱们养活他呀!”“山是大自然的山,谁都可以上山来,果是野生的果,谁都可以摘,他懒得劳动,鞭打咱们给他干活,咱们何必受他那样的折磨呢?”“可不是吗!我们是自找苦吃!”

猴子们长时间挨饿,吃饱后一个个东倒西歪地睡着了。一觉醒来,太阳已快落山了,篓子里还没有装满果子呢。

一个小猴子说:“今天回去,保准得吃皮鞭,哼!就是吃皮鞭,我也不给他干活了,我要和他讲理!”另一个小猴子说:“主人从来不讲理,咱们要不给他干活,他会把咱们再卖掉!”大伙抓耳挠腮,扑闪着眼皮,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还是老一点的猴子机灵,它说:“干吗要回去呢?这大山没有头,森林没有边,到哪里没有我们吃的果子?生活的路就在我们脚下,我们应该当机立断,马上离开这里!”那个野生的老猴子又插话了:“这就对了,走,一块走哇!”

大伙儿一个个扔掉手里的篓子,欢跳着,嘻笑着,钻进那无边无际的山林里去了。

那个主人到了晚上,左等右等不见猴子们回来,到山上一看,除了横躺竖倒的篓子以外,一个猴子也不见了。他气坏了,但仍然好吃懒做。后来,他终于饿死在自己的**了。

“对于孩子过分的溺爱和过分的严格要求都是不好的,孩子现在需要一个空间,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在国外十一岁的孩子早就已经被父母‘推出门口’去了,不要怕孩子受伤害,不经历风雨怎么会见彩虹呢?给孩子一个空间,不管是风雨,还是酷日,都让他自己去经历,这样孩子会变得更坚强,更何况,孩子如今有这份心。”孩子的母亲听了我的话后,哭着跟我连说了几声谢谢,并且答应了我一定会给孩子展现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