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家长的悄悄话(1 / 1)

我们都知道暑假一到,便是各种兴趣班招生的黄金时节,许多家长也开始计划着为孩子报各种兴趣班。但是孩子往往都是“三分钟热情”,刚开始报班时,兴致盎然,学到一半就想放弃,很多家长为此感到很矛盾,是强制孩子坚持下去,还是尊重孩子的意见,让他们放弃呢?我们先来看看这位母亲的苦恼吧,我们身上也常发生这样故事:

“我什么都不想学了,连玩的时间都没有。”最近我的女儿阳阳对我说。从幼儿园开始,我就为阳阳陆续报了舞蹈、美术、钢琴、口才等兴趣班,几年来,阳阳的兴趣不断发生变化,现在对这额外的“负担”是越来越反感。但是这完全是为了孩子好,我该怎么办呢?

善变是有原因的,首先我们得问问为什么孩子会这么善变。

近年来对学龄前儿童和一年级到三年级的小学生的兴趣班报名的调查发现:90%的孩子参加过一个以上的兴趣班,50%的孩子参加过两个以上的兴趣班,还有30%的孩子参加过4个以上的兴趣班;参加兴趣班越多的孩子感觉越“累”、“没时间玩”;50%以上的孩子对兴趣班只能保持几个月的兴趣,60%的孩子认为对自己报的兴趣班都不敢兴趣。这些数字告诉我们的是家长们实际上是按照自己的兴趣是给孩子报兴趣班,而没有考虑孩子的喜好。

从上面阳阳妈妈的苦恼来看,阳阳的妈妈是过于盲目地给孩子报兴趣班,没有弄清孩子喜欢什么,专长是什么,就乱报,这样导致了孩子对兴趣班不但不感兴趣,而且还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都丢了,因为孩子看到兴趣班就会形成一种厌学的情绪,而不是兴趣所在。为此,专家们提出了以下几点意见:

(1)报班前一定要先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

(2)给孩子报的兴趣班不要超过两个。

(3)要随时关注孩子在兴趣班学习的情况,一旦孩子遇到挫折很容易选择放弃,由于孩子的无定性,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很正常的。

(4)在孩子上兴趣班后,要给孩子树立起一种执著的观念,让孩子做什么事都要坚持到底。

(5)当孩子真的不适合某些兴趣班的时候,家长应该考虑放弃,一味地坚持,只会扼杀孩子的天性。

当家长发现了孩子的专长和兴趣爱好后,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都应该用执著坚持下去,不要上演这样的悲剧:

图尔是1981年普立兹小说奖的得主,而他的得奖作品《傻子聪明》却完成于1969年。

为什么他的作品相隔这么长时间才得奖呢?因为图尔在1969年完成了他唯一一篇长篇小说《傻子聪明》后四处投稿,却总是一再被退回,在经历了一连串的拒绝后,图尔绝望地在32岁那年饮弹自尽,放弃了他的追求。

然而,图尔70多岁的母亲在图尔死后,却依然相信她的儿子是个天才,不断地拿着《傻子聪明》和出版社联络,希望能找到伯乐,虽然面临不断被拒绝和退稿,但她始终不改她的信念。

在连续被九家出版社拒绝后,最后被著名的小说家赏识而介绍到路易斯安纳出版社,于1980年出版。

小说一出版就引起轰动,并在出版后的第二年获得普立兹小说奖,而这对图尔而言无疑是最高的荣誉和肯定。

虽然这对于图尔母亲来说是一种慰藉,但是再怎么说也是一种悲剧,如果图尔也能像母亲一样坚持下去,或许就不会结束自己的生命了。世界上没有不成功的人,只有放弃成功、无法坚持寻找成功的人。所以执著是每位家长的必修课,更是每一个孩子的必选课。

教子加油站

我们都知道执著对于一个人的成功很重要,但是太过于执著就不好了。

1.太过于执著的孩子的表现

(1)钻牛角尖,即便无法完成的事,他(她)也会死盯着不放,这样的孩子很容易形成倔强的性格;

(2)太在乎得失,一些本该放弃的东西还死死抓着,这样的孩子很容易受伤,而且很难进步。

2.孩子太过于执著如何引导

(1)引导孩子学会放手,告诉孩子放手也是一种美丽;

(2)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开,不要让孩子死盯在一件事上;

(3)告诉孩子学会顺其自然。

所以性格只能是优化,不能完全去肯定也不能完全去否定。在优化孩子性格的时候让孩子的性格达到相对平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