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每一种性格的形成都与心态息息相关。懦弱与坚强的心态可以在同一种环境中形成。
因为女儿过于胆小,所以在女儿六岁的时候,我让她去参加了一次野外训练营的活动,在野外训练营的第一天,教练就给孩子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比尔在大学毕业后,应征入伍,被派遣到英国海军第七陆战队第五特遣队。
就在比尔兴冲冲地前去报到一周后,还没等他充分地欣赏和享受加州迷人的海滩、和煦的阳光,他所在的部队就奉命开赴沙漠地区,进行野外生存训练。
对比尔来说,这次训练既令他兴奋又令他紧张。兴奋的是可以领略沙漠美丽的风光,紧张的是他不知道即将开始的生活是什么样。
然而,初见广袤沙漠的喜悦和兴奋,也就在他的内心停留了两三天,便被严酷的生存训练课所吞噬。
比尔躺在自己挖的沙窝里,一分一秒地忍受着耐力训练给他带来的孤寂与焦躁。他想找个人聊天,可离他最近的列兵约翰也有30米远,他们无法交谈;他想睡一会儿,可又怕毒蛇和沙暴的突然袭击,他感觉眼前漫天的黄沙仿佛是一台榨油机,正一点一点将他内心的那份坚强与自信榨干。
然而,这一切只是他们这次训练的开始。
就在他来到沙漠的第15天,他给他的父亲——一位陆军将军写了封信,希望父亲能利用他在军界的关系将他调离特遣队。
之后,等待便成了他每日军营生活中唯一的希望。
一周后,他接到了父亲的来信,父亲在信中只给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纳粹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一间狭窄的囚室里关着两个人,他们唯一能了解世界的地方,是囚室里那扇一尺见方的窗口。每天早上,他俩都要轮流去窗口眺望外面的世界。
一个人总爱看窗外的天空,看蓝色天空中的小鸟自由地翱翔。另一个人却总是关注高墙和铁丝网;前者的内心豁达而高远,后者的心里却充满了焦躁与恐惧。
半年后,后者因忧郁死在狱中;前者却坚强地活了下来,直到获救。
同样的环境为什么孕育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还有什么事情比一个人每天努力地活下去更了不起呢?还有什么能够比一个人每天早上醒来,看见早上的阳光、蓝天更令人愉快呢?如此一想,比尔的心窗亮了。
接下来的训练中,比尔的内心仿佛又充满了活力,他没有辜负父亲的用心,并在那次艰苦的训练中因表现出色而获得嘉奖。
“人生中,确实会有许多问题困扰着你,不同的是,同样的困境中,有的人失败了,有的人成功了。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问题就在于有人用一种坚强的心态去守望着希望,有的人却被希望拖行着前行。所以无论你们在途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记得,用一种坚强的心态去呵护希望,只要你够坚强、够执著,就没有走不过去的困境。”教练充满**地跟孩子说道。
在夕阳下山的时候,教练的话应验了,握着坚强、执著的孩子都回到了原点,而性格懦弱、看不到希望的孩子,却被困在了途中,有的跌倒在最后一次考验中,有的在第一步就被绊倒。我在原点看着坚强的孩子们一个个要么遍体鳞伤,要么满身泥泞地微笑着凯旋归来。等了许久都不见我女儿回来。我便知道她肯定是在中途掉队了。当全部孩子都回来的时候,却不见女儿的踪影,于是我便问教练,教练对我微笑着说:“你再等等,孩子没事。”于是大家便在一起等着我女儿,不一会儿,女儿疲惫的身影蹒跚地出现在了我的眼帘。
教练说:“你的女儿很坚强,当孩子们都回来的时候,她还差最后一关,我们问她是否放弃,她说,我一定会在夕阳刚刚落下的时候到达终点的。我一定能,因为我也是比尔。”
当女儿的脚踩在起点线的时候,她望着夕阳,疲惫地露出笑脸,说“我成功了,我真的可以成功,因为我握着坚强执著地看着希望。”看到女儿的笑脸,大家都报以热烈的掌声。从那以后我便相信一个故事可以改变一种心态,可以改变一种性格,可以改变一种命运。所以我一直都希望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一个激励自己前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