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那句话,不要着急,慢慢来,先给孩子讲一个奥地利版的“空城计”故事,让紧张的氛围变得轻松,再慢慢引导,这样才更容易使孩子走出紧张的阴影。
1799年,当时法国的国力鼎盛。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派遣大将军马桑拿,率领精锐部队共18000人侵略邻国奥地利。当时的法国军队横行于整个欧洲,几乎可以说是锐不可当。马桑拿的部队进兵至奥地利边界一座名叫弗雷其克的小城。弗雷其克没有正式的军队,面对法国大军,也完全没有任何准备。
马桑拿的大军在复活节的上午来到弗雷其克城外,驻扎在高地上。将士们耀武扬威地向城内高声呐喊。弗雷其克城内的居民聚集在一起,商量该如何投降。在全城的大动乱当中,居民代表们从早上一直开会,到了下午,仍然商议不出一个结果来。
最后,在会议中,有位长老发言,他说:“今天是复活节,我们从早上开会直到现在,也得不到任何的结论,完全无能为力。为什么我们不停止讨论如何投降?为什么不一起来做复活节的礼拜?我建议立即敲响教堂的钟,召集居民们一起来做礼拜,至于那些法国军队,就交给上帝去对付他们吧!”于是弗雷其克城内的各教堂钟声齐鸣,城内居民老老少少都聚集在教堂中,吟唱圣诗庆祝复活节。法国军队的统帅马桑拿将军是一位作战经验丰富的将领。他听到弗雷其克城内传来的钟声及诗歌吟唱声,对他的幕僚群说:“情势不妙,今天早上我们大军初到时,城里哭声连天,而现在他们居然有心情庆祝复活节。根据我的经验,应该是城里有援军开到!”马桑拿的幕僚们也认为,不论对方的兵力是虚是实,法国部队孤军深入敌境,着实危险。马桑拿便下令退兵。
弗雷其克城不费一兵一卒,单靠钟声及吟唱圣诗,令法国退兵,一时传为美谈。在战场上如此,在人生的道路上同样如此。越是处于困境时,越要沉着应对。在困境面前,无谓的慌乱只会丧失良机。冷静下来,仔细思考,你将发现解决问题的方式正明明白白地呈现在你的眼前。
当我们陷入一筹莫展的境地时,我们就会感到心悸不安,脑子越来越乱,根本就想不出什么对策来,这时候,你可以引导孩子听听音乐,或许也能像弗雷其克城一样,跟平时一样过着复活节,这样就真的能绝处逢生,得到“复活”。
孩子听完故事后,定然会清醒多了,或许有些朋友没有看前文,直接切入主题,所以下面还是重复一件我们身上发生过的故事:
有一名小学生,他聪明、听话、胆小、自尊心强。自幼深受父母的宠爱,父母均是知识分子,希望他能努力学习,考上重点中学,将来考上名牌大学。他在校表现一贯良好,严格遵守纪律,学习成绩优异。他平时无论是课堂回答问题,还是课后作业质量,都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而且只要班上的差生有疑难问题,大都向他求教,他也能像老师一样分析得特别透彻。这样的学生谁能不喜欢呢?可是他却有一个很大的弱点,那就是考试总也考不好。他曾经说过:“爸爸、妈妈对我的期望特别高,每次考试都嘱咐我一定要考好。于是我考前总是想:‘千万别紧张,别紧张,一定要考好。’可是一到考场,脑袋就一片空白,两手发抖,浑身出汗,什么都想不起来了。”结果他每次考试都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这就是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孩子常常因为考试的时候过度紧张而不能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导致平时的学习成绩和每次的考试不相称。这也是我们常说的“考试综合征”,那么到底如何让孩子走出考试时的紧张惶恐呢?
首先我们应该先弄清楚考试综合征形成的原因:
(1)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劳动,检验这项劳动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考试。如果在考试上不能过关,那么谁能证明孩子学习效果的好坏呢?谁又能检查孩子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如何呢?从这一点看,孩子的紧张心理就会渐渐形成。
(2)能否通过考试在我国当前的应试教育环境下,就意味着一个人能否升学、能否参加工作,考试关系到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孩子的紧张心理又会加重。
(3)心理压力过大。由于孩子的父母和老师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或提出过分的不恰当要求,导致孩子的心理压力过大。在重重的心理压力下,要想取得好成绩是不容易的。
(4)由于人为的因素错误地夸大了考试与孩子个人前途之前的关系,过分看重考试令孩子的情绪过分紧张,总是担心自己准备不足,唯恐有自己不会答的考试题。
(5)一方面,有的孩子自身缺乏自信心,有严重的自卑感,错误地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水平,面对考试总有一种失败的预感;另一方面是考试前准备不充分,心中无底而心虚,对考试自然不会有信心。
(6)有的孩子由于平时学习成绩不错,过分地自信,当考试时突然遇到自己不会的难题时,会对突如其来的棘手问题惊慌失措,其紧张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7)有的孩子在考试前过度疲劳,或平时身体状况不好,不能以良好的状态去迎接考试,因此会在考试时紧张。
(8)临场过分紧张。由于考题难度大、考试时间短、监考人员过分严肃、考前准备不充分、文具不齐等,都会引起孩子临场过分紧张。
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消除考试的过分焦虑和紧张呢?
首先,给孩子减压,告诉孩子别把考试看得太重要,对考试成绩也不要期望过高。
其次,告诉孩子要准备充分才能胸有成竹。基本功扎实才能有较强的自信心,考试才不会紧张。
第三,让孩子学会运用正确的应试方法,要先易后难,逐步适应。
第四,让孩子放松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
第五,告诉孩子不计较已经考过的科目,不让已考过的科目成绩的好坏影响后面科目的考试。
第六,让孩子考试前和考试中保持正常的生活方式,要张弛适度,注重营养,不“开夜车”。
教子加油站
怎么培养孩子镇定自若的性格:
(1)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只有自信才能做到镇定自若。
(2)让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学会深呼吸,再冷静下来想问题。
(3)让孩子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临危不乱,处变不惊。
(4)事事做到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