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管人们如何看待明天,首先要了解历史
“法国第二央行·法国贴现银行”发行的“银行券”破产后,由外国银行家族发动了一场财富之争。这丝毫没有改变法国的政治和经济管理体制。此前法国的货币、经济、金融大权全部掌握在瑞士银行家集团手中,此后的“二百家族”(“法国第三央行·法兰西银行”的200个大股东)的代表性似乎还大一些,不过这也算不上进步,因为奥地利罗思柴尔德银行家族很快就主导了这一切——金融资本的垄断性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加了。
法国大革命之前法国就是典型的资本社会,之后不过诞生了一个幕后的金融皇族替代了前台的皇族傀儡,两者在世袭和垄断上,金融皇族更甚,纯粹依靠血缘,而缺乏一个贵族体制内部的选拔机制和监督机制。
法国的民族资本,包括民族商业、工商业、手工业、银行代理人家族(比如法国王室就是已经绝嗣的美第奇银行的代理人和“姻亲分支”)被外国金融资本全部打垮,所有财富被掠夺一空。此后,法国的商人、工商业者、手工业者丧失了发展的历史机遇,全部成了外国银行家族的雇员,再也没有发展起来。法国各阶层的财富,只要可以用外国银行家随意写出的“信用数字”来衡量的财富,都被广义攫取。拿破仑等向法兰西银行大肆借贷的“法郎票据”,利率4%,借到的不过是数字;法国政府发行法郎的时候,必须通过“国有化的法兰西银行”向“国际债权人”进行借贷,否则“就会引发赤字”……但实际上这是把国家的货币职权变成了银行家族的私人游戏,但这个游戏却要世世代代、利滚利的、以法郎总量为基数向“国际债权人”支付利息,这一点与欧元也别无二致,不过更加稳定罢了(因为没有货币种类减少,参照物效应就弱了,直到“超主权的世界货币”出现后,一切“主权”都消亡后,银行家就可任意滥发“银行券”,谁也无权查账,谁也无法比较,人们会永远生活在一种银行家可以精确控制的“虚拟增长”中,乐不思蜀,无力自拔,直到人体芯片植入体系的实现,一切对银行家族来说就“完美无缺”了)!
(二)建立法兰西银行的代价
在法国大革命中,法国皇室的“暴行”,不论是否确定,最多是打死打伤了几十个冲击法国军营的“平民”。但任何一个国家的军事基地、政府机构受到冲击的时候,都会有反弹,而最大的一次"伤亡",竟然是由现代共济会成员拉法叶侯爵(1757.9.6—
1834.5.20)制造的(他亲自下命令朝人群开火,据说是“捉拿暴徒和刺客"),大约伤亡50人左右(据说是被秘密囚禁的路易十六在幕后操纵,史称“火神场大屠杀”(1791.7.17),这是“法国保皇派”的重要罪证之一,后来拉法叶几乎全家被失控的现代共济会成员罗伯斯庇尔杀光,但罗伯斯庇尔等人很快被送上了断头台,幕后操纵者就是资助他并扶植他上台的约瑟夫·富歇),
可拉法叶侯爵果真是“保皇派(君主立宪派)”吗?(拉法叶侯爵朝路易十六开了第一枪,仅此而已。罗伯斯庇尔不会不了解这些,以此为罪证杀了同为共济会成员的拉法叶侯爵一家,说明他失控了而且野心膨胀……
反观外国银行家在法国掀起的财富之争,公开砍头的、有案可查的数以万计,实际上到底死了多少人无法确定,法国民族工商业者和传统贵族阶层基本被约瑟夫·富歇资助的雅各宾政府消灭了,然后约瑟夫·富歇扶植拿破仑上台,建立了法兰西银行。当拿破仑试图独占法兰西银行时,约瑟夫·富歇搞垮了拿破仑,软禁了他,然后有人用砒霜毒死了他(这是根据拿破仑留下的头发进行现代刑侦鉴定得出的可靠结论)。约瑟夫·富歇又把路易十八扶上了法国的宝座……此时,雅各宾集团除了约瑟夫·富歇硕果仅存,已经全部消失了(因为这个集团里面有许多法国中下层的激进的民族工商业者,外国银行家集团是不能容忍任何"民族"概念残存的)。
法兰西银行建立的过程,是血腥的和残酷的,法国的权力从瑞士银行家集团转移到了奥地利银行家手中(这是拉法叶全家被杀的原因之一),法国民族资本再也没有发展起来,甚至从此消失了。
直到今天,法国所有的经济命脉都控制在"二百家族"这些“银行大股东”手中。他们在1800年,大部分不是法国人(大股东则全是外国银行家族,当时主要由奥利银行家罗思柴尔德与瑞士银行家伊萨克·潘乔德两派控制。各种迹象表明,罗恩柴尔德家族依托强大的黄金储备,用金本位打败了其他家族,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不过这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事,但直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银行家内部的争夺基本以奥地利银行家族的胜利告终),利润和资本不断地外流,虚拟经济的膨胀和实体经济的外资化导致法国此后逐渐丧失了欧洲第一实体经济强国的地位,德国的时代开始了!
一句话:法国财富之争,竟然是由外国银行家族而不是由法国人书写的,这值得后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