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父母不望子成龙?
这些父母,往往在孩子还在子宫里就开始为他设计人生,还没有出生就开始胎教,从幼儿园到大学甚至到了工作岗位,还离不开父母。因为父母喜欢包办,把孩子拴得很牢,一点不愿放手。有不少城里的孩子,到了成年人的年纪还不能自立。
对孩子,不在于天天和他讲什么道理,也不在于一定要进多好的学校,更不在于他门门功课是多少分,关键是从小就要帮他建立一个正确的信念。
有了正确的信念,就不会走偏;有了正确的信念,孩子自然会去努力;有了正确的信念,就会不达目的不罢休。
在美国纽约,有一位叫亚瑟尔的年轻警察。在一次追捕行动中,被歹徒用冲锋枪射中左眼和右腿膝盖。3个月后,当他从医院里出来时,完全变了个样:一个曾经高大魁梧、双目炯炯有神的英俊小伙变成了一个又跛又瞎的残疾人。
纽约市政府和其他各种组织授予了他许许多多勋章和锦旗。纽约有线电视台的记者曾问他:“您以后将如何面对您现在遭受到的厄运呢?”他说:“我只知道歹徒现在还没有被抓获,我要亲手抓住他!”他剩下的那只完好的眼睛里透射出一种令人战栗的愤怒之光。
这以后,亚瑟尔不顾任何人的劝阻,参与了抓捕那个歹徒的行动。他几乎跑遍了整个美国,甚至有一次为了一个微不足道的线索独自一人乘飞机去了欧洲。
9年后,那个歹徒终于在亚洲的某个小国被抓获了,当然,亚瑟尔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庆功会上,他再次成了英雄,许多媒体称赞他是最坚强、最勇敢的人。
这就是信念的力量,它可以让一个又跛又瞎的人奔走9年,战胜厄运;也可以让一个最坚强、最勇敢的人走向死亡。
怎样才能让孩子的信念之花绽放呢?首先我们应该有一个信念——深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
这是一个发生在国内的真实故事,每每看到它时,很多家长都会为之动容:
一位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说了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儿流下泪来。然而,她还是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别的家长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吃了一大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在第二次家长会上,小学老师说:“全班有50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在第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你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检查一下。”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回到家里,看到诚惶诚恐的儿子,她又振作起精神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她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努力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舒展开来。第二天上学,儿子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在又一次家长会上,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中学有点危险。”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她说了,只要你坚持刻苦努力,用功学习,很有希望考上重点中学。”
高中毕业,儿子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是你……”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落在手中的那只信封上。
后来这位母亲在接受采访时,记者问她,你一辈子最大的财富是什么。那位母亲坚定地说了两个字:“信念”。
因为她一直深信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天才,哪怕是被老师随意贬低时,她都深信自己的孩子一定会成为一个天才。所以信念造就了孩子成为“天才”的奇迹。
小贴士
早晚六问打造孩子的信念
清晨六问:
(1)我今天的目标是什么?
(2)我长远的目标是什么?
(3)我今天最重要的三件事是什么?
(4)我今天准备学到哪些新东西?
(5)我今天准备在哪些方面进步一点点?
(6)我今天如何更快乐些?
静夜六问:
(1)我今天是否完成了小目标?
(2)我今天是否更接近了长远目标?
(3)我今天叉学到了什么?
(4)我今天在哪些方面进步了?
(5)我如何才能做得更好?
(6)我明天的目标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