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点名言
非常情况下能否坚持原则,常常是判断一个人道德水准的重要依据。
尤里西斯·辛普森·格兰特(Ulysses Simpson Grant;1822年4月27日至1885年7月13日),美国军事家、陆军上将和第十八任总统,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从西点军校毕业的总统。
在美国南北战争后期任联邦军总司令,屡建奇功。但能征惯战并不等于善于理政,格兰特的平平政绩与他的赫赫战功成为明显对照。特别是在第二次总统任期内,他对南方奴隶主妥协让步以及对贪污腐化的属员采取姑息纵容态度,引起了选民的普遍不满。格兰特卸职后曾周游世界,并想在政治上东山再起,但未能如愿。晚年经商失败,抑郁而终。
1843年毕业于美国陆军军官学校(西点军校)。参加过美墨战争。1854年退役。内战爆发后,在伊利诺伊州加利纳协助招募和训练部队。后任志愿军团长、旅长,在西部战场作战。1862年2月率部攻占南部由盟军据守的亨利堡和多纳尔森堡,威名大震被擢升为少将。同年4月在复洛会战中重创南军。
1863年4月至7月,指挥田纳西军团采取迂回包围战术,进攻南军密西西比河畔最重要的堡垒维克斯堡,经过艰苦的外围作战和攻坚战,迫使守军投降,俘3.1万人。11月率部击败围攻查塔努加之敌。
1864年3月任联邦军总司令,领陆军中将衔。随后,与W.T.谢尔曼共同制定东西战场协同作战、分割歼敌的作战计划。5月率主力在弗吉尼亚与R.E.李统率的南军主力决战,并命令谢尔曼进军佐治亚,给南军以沉重打击。
1865年4月2日,率部攻占南部同盟“首都”里士满,迫使南军于4月9日在阿波马托克斯投降。他具有政治胆识,认识到废除奴隶制和武装黑人的重要性;善于把握战争全局,作战指挥坚决果断;强调不惜代价主动进攻,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破坏敌人战争潜力,为取得内战的胜利做出卓越的贡献。
1866年4月晋陆军上将。1867年8月至1868年1月任代理陆军部长。1869年至1877年连任两届美国总统,政绩平平。著有《U.S.格兰特的个人回忆录》。
超级骑手
格兰特的祖先是英国人,1630年移居美国现在的马萨诸塞州。到格兰特父亲杰西·鲁特·格兰特那一代,全家已迁移到俄亥俄州普莱曾特角从事制革业。母亲汉娜·辛普森是位农场主的女儿,1822年4月27日,格兰特出生在这个小村镇上。父亲以希腊神话《奥德塞》中大英雄奥德修斯的名字,给他取名为海勒姆·尤利塞斯·格兰特。第二年全家又迁居到该州的乔治敦镇,格兰特在这个地方度过了他的童年。
少年时期,格兰特显示出爱劳动和承担家务的才能。拖运木材,开垦和耕种土地,把农产品运回家里或到市场去卖等农家活,他都能干。据说,他7岁时会使用牲口,8岁就会做生意。有一次格兰特的父亲让他去买一匹马,临走时告诉他,可以出价20美元,最高可付25美元。到了市场,格兰特就如实地把父亲的话告诉了卖主。最后,他真的用25美元买回了一匹马。回到家里,性情粗暴的父亲并没有为多花了钱而批评他,而是教给儿子如何讨价还价的道理。
格兰特从小就喜欢马。他在养马、驯马中学会了骑马,而且善骑烈马。这是当时的同龄人无法相比的。不过,他在学校里却是个成绩平平的学生。格兰特长大后觉得自己的全名不大顺口,于是就把教名与中间名倒过来,改为尤利塞斯·海勒姆·格兰特。当时,俄亥俄州村镇的儿童成年后,一般都跟随父辈务农或学手艺,但格兰特不喜欢他父亲干的那行制革业。格兰特怕见动物的血,要他吃半生不熟的牛排就会恶心;老格兰特虽然性精粗暴,却很钟爱子女,于是恳请当地的一位联邦议员托马斯·哈默把他的
儿子保送到西点军校去学习。格兰特并不爱好戎马生涯,但不想再次违抗父命,便勉强同意了。那位议员过去是格兰特母亲的老友。但问题是这个议员在写这封信的时候,把哈勒姆这个名字忘得一干二净。于是他按照西方的取名习惯,自作主张地把格兰特母亲婚前的姓辛普森加了进去。因此,当1839年夏天格兰特到西点军校报到时,发现自己的全名已变成尤利塞斯·辛普森·格兰特。按当时军校的规定,姓名是不能随便改动的,格兰待怕引起麻烦,未做更正。这是美国历史上出现“第一个两度易名的总统”的由来。
格兰特身材矮小结实,个性温和娴静,甚至还带点少女的羞怯。但一跨上马背,那种矫捷勇猛的气概顿时与他日常的表现判若两人。他的高超骑术为他在西点军校博得了“超级骑手”的称号。不过这位“超级骑手”并不喜欢跳舞之类的文娱活动,据说他在四年军校生活中,从来没有参加过当时遐迩闻名的西点舞会。除了骑马之外,他最大的爱好是读书。他在自传中说,他之所以愿意进这所军事院校,只是为了有机会多读点书,将来好从事教学工作。但是,他的学习成绩平平,1843年毕业时,在全班39人中名列第二十一。由于当时骑兵部队没有军官缺额,这位骑手被分配到第四步兵团当了一名少尉军官。
霉运连连
第四步兵团驻在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格兰特在那里认识了西点军校一个同班同学的妹妹朱莉哑·博格斯·登特。朱莉娅的父亲是当地的一名法官,他对女儿与一名薪饷微薄的低级军官相爱颇不以为然。但朱莉娅对格兰特忠贞不贰,5年后终成眷属。
1846年,美国对墨西哥发动侵略战争,第四步兵团奉命南下作战。格兰特本人并不赞成这场战争,认为这是一场不正义的战争。但他在扎卡里·泰勒将军(后来出任第十二届总统)的指挥下,作战还是努力的。泰勒将军不大注意繁文缛节,对部下比较随和,这些作风对格兰特颇有影响。
1847年,格兰待所属的团拨归温菲尔德·斯科特将军指挥。斯科特也是美国历史上的名将之一,格兰特在他麾下,一直战斗到1848年战争结束,在此期间,格兰特已由少尉晋升到中尉。这场战争丰富了格兰特的作战经验,而且使他熟悉了许多南方将领,对他以后在南北战争中指挥作战很有好处。
格兰特随部队回国后,于1848年8月在圣路易斯与朱莉娅结婚。婚后朱莉娅随军生活。1852年夏天,格兰特的部队调防到加利福尼亚。由于当时从美国东海岸到西海岸横贯大陆的交通不便,部队得乘船绕道巴拿马到加利福尼亚。当时朱莉娅怀着第二个孩子,故未同行,带着刚满两岁的大儿子回圣路易斯娘家居住。
格兰特的部队到达西海岸后,先后在加利福尼亚州和俄勒冈州驻防。1853年8月,格兰特晋升为上尉。他远离妻儿,军营生活又很单调乏味,于是不免像当时的大多数低级军官那样沉溺于杯中物,而顶头上司布坎南上校对军官要求又很严。格兰特终于因酗酒而受到了训斥,于是他决定辞职。有的历
史书说是布坎南上校要他辞职的,否则他就要受军法审判。
格兰特辞去军职后于1854年8月回到圣路易斯与家人团聚,此后4年他靠岳父所给的80英亩土地务农为生。在此期间,朱莉娅又生了一女一子。低微的农场收入与沉重的家庭负担迫使格兰特不得不另谋职业。
1858年冬天,他弃农来到圣路易斯市内,与人合资经营房地产,但很不成功。1860年5月,他举家迁到伊利诺伊州加利纳,在他父兄经营的皮鞋厂内当雇员。这一阶段是格兰特最不得志的时期,但不久就时来运转了。
被誉为“战争英雄”的格兰特
19世纪50年代后期的美国酝酿着一场巨大的政治风暴,南北分裂的局面正在形成。1860年,主张解放黑奴的共和党人亚伯拉罕·林肯当选为总统,南方各州纷纷退出联邦组成“南部同盟”,并于1861年4月向北方发动战争。至此,美利坚合众国完全分裂,南北战争开始。
格兰特原来是支持民主党的。格兰特的父母都是很激进的废奴主义者,然而他的妻子却是拥有黑奴的奴隶主。当年朱莉亚嫁给格兰特,从自己的娘家带来4个黑奴作为嫁妆。直到1863年《废奴宣言》发布,这4个黑奴始终是格兰特家“财产”的一部分。在1859年3月12日,格兰特在给他父亲的信中很坦白地说:“朱莉亚无法好好地生活,如果没有了这些黑奴。”而在1858年至1859年,格兰特自己也买了一个30多岁的黑奴威廉·琼斯。这种情况也导致了他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与不和。在1856年11月的总统选举中,他曾投票支持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詹姆斯·布坎南。他在自传中说:“我很清楚,如果一位共和党人在1856年的大选中当选为总统,那就意味着南方蓄奴州将脱离联邦,并进行叛乱活动。”
但在南北战争爆发后,希望丈夫成名的朱莉娅感觉到,格兰特并不适合经商和做生意,还是应该让他回到曾经为他带来光荣的军队中去。于是,她不厌其烦地劝说格兰特再次从军。最后,格兰特同意了。1861年4月,格兰特自愿帮助州政府做征集志愿兵的工作。当时有人推举他担任志愿兵连的连长,他婉言谢绝了。因为他这次从军,胸怀大志,不甘小就。后来,州长见他在征集工作中很有组织能力,便让他到一个不好管理的营去当营长,他终于接受了。到任后,他立即采取措施加强纪律性,很快把这个营整治得井井有条。6月,格兰特被叶特州长任命为伊利诺伊州志愿军第21团的上校指挥官,不久又把这个团整治一新,奉命开赴了前线。1861年9月,格兰特被破格提升为志愿军陆军准将,司令部设在伊利诺伊州的开罗。次年1月27日,林肯总统发布向南军发攻下田纳西河上的亨利要塞,几天后又包围了孔伯兰河上的唐纳尔逊要塞。
当时该要塞内的守军兵力雄厚,因此作战极其艰难。格兰特率其部下冒着敌人的炮火连续不停地发起猛攻,南军招架不住,要求停火,派出代表来谈判投降。格兰特断然要求立刻无条件投降。2月16日,敌人被迫接受,14000多名南军当了战俘。唐纳尔逊战役是联邦军队在内战中的第一次大捷,格兰特从此获得了“要敌人无条件投降的将军”的称号。此时的北军在东部战场的情况却很不乐观,在对抗下,北军陷入了苦战。所以当林肯听到这个消息后很兴奋,当即提拔格兰特为少将。
格兰特被任命开始组建田纳西方面军,同时结识了他的老乡——威廉·特库赛·谢尔曼,谢尔曼此时成为他的师长。到了4月,格兰特迎来了西部战场上最血腥的一次战斗。田纳西方面军在夏伊洛(Shiloh)迎来了他们的头一次战役。战役第一天,北军显然无法适应南军的迅猛打击,仓促迎战结果自然是大败而归。而日后,谢尔曼的部队赶到了战场。当南军迅速向先前溃退的北军追击的时候,谢尔曼出其不意地从斜里杀出猛击了对方的侧翼。南军遭到了这一出其不意的打击,顿时乱作一团,败退中的格兰特又趁势大杀回马枪,反败为胜将南军彻底击溃。这和东部战场的困境同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之后格兰特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对维克斯堡的围攻作战,这和葛底斯堡战役一并成为这场战争中最重要的战役,也是他一生最为重要的一次战斗。围攻部署7月,格兰特首先任命谢尔曼为菲斯军区总司令,负责对南军的坚强据点威克斯堡发动进攻。但是由于兵力严重不足,谢尔曼的攻击并不成功,战局陷入僵持。维克斯堡小城位于密西西比河中游,大河在此处变得很狭窄,所以地理位置很重要。控制了维克斯堡就等于控制了整条密西西比的交通控制权,在战前这里就是整条河上的交通运输的总转站和中心,其战略价值极大。
到了1863年年初,格兰特亲自率领部队开始对维克斯堡展开了围攻作战。他首先将打算援救维克斯堡的南军蒋斯顿的部队挡在了维克斯堡站区之外,集中力量将其打退。之后,再调回头开始展开围攻。他在维克斯堡外挖了两条围攻线——内对垒线和外对垒线——把维克斯堡围了一个滴水不漏,大摆铁桶阵。到了1863年5月,格兰特的部队人数上升到了72000人,火炮248门;此时维克斯堡内南军仅为45000人。同时在密西西比河上,在格兰特的要求下,海军的大批铁甲舰也断绝了维克斯堡的水上联系。就这样,格兰特把维克斯堡彻底包围了,之后就实施粮食禁运,力图困死守军。当然,城中的市民也遭到了同样的命运。而面对南军司令彭贝尔顿让市民离开维克斯堡的要求,同样遭到格兰特的一口拒绝,坚持南军必须无条件投降。北军的炮兵每天不分白天黑夜日日连续对维克斯堡进行不间断炮击,每天只因为炮兵吃饭和补给的要求停止炮击3个小时,其余的21个小时都是无休无止的猛烈炮击。就这样到了1863年7月4日,也就是美国独立日,同样也是东部盖蒂斯堡战役的最后一天,南军在坚守了7个月、弹尽粮绝后终于向格兰特“无条件投降”。
在维克斯堡战役中,和他的伟大胜利相比,格兰特的损失却并不显得很大,他一共损失了9000人左右;而南军伤亡了12000人,另有35000人投降被俘,而城中至少3000~4000名市民由于围困造成的饥饿和炮击而死亡。格兰特还是于1863年7月攻下了这个战略位置极为关键的城市。至此,北军彻底控制了密西西比河流域,进而开始威胁南方的后方地区。
之后格兰特毫不松懈继续推进,在查努罗加突破了南军的防线,进抵了乔治亚州的边境。查塔努加在田纳西州境内,是重要的铁路枢纽和战略中心。联邦军队在市内被南军层层包围,不得脱身。1863年11月,格兰特率大军击溃了围攻的敌军,为翌年夏季联邦军队肃清东南残敌打下了基础。然而在格兰特刚刚取得了这一胜利后,詹姆斯·朗斯特带着他的田纳西方面军从北面长途奔袭近100英里,突然对格兰特的获胜之师发动了奇袭,虽然只有两万兵力,但是却让北军遭到了失败。这也成了格兰特在西部战场上唯一的一次失败。但是之后,格兰特还是依靠自己的兵力优势维持住了战线,稳定了战局。
格兰特是联邦军队中认识到解放奴隶和武装黑人重要性的少数将领之一。他在1863年8月就向政府表示:“我由衷地支持武装黑人的工作。这个工作和解放黑人一样,是对于‘南部同盟’的最沉重的打击。”同时,他还比其他将领更深刻地认识到:北方最有利的条件是在人力物力上拥有巨大的优势和潜力,而南方最有利的条件是在内线作战。
格兰特就任联邦军队总司令后,对南军采取了“分而歼之”的战略原则,即:(1)切断南军的交通线,使之不能互相联系;(2)摧毁敌方的一切资源,使敌人后勤供应困难;(3)以优势兵力迅速打击敌人,使其无喘息和改编部队的时机;(4)在战斗中不断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使其兵力越来越少。此外,他还调整了作战部队的指挥系统,撤掉一些无能的人,重用一些智勇双全的将领,如谢尔曼、哈勒克等等。
他自己开始率领12万大军在东部开始和由李将军率领的北弗吉尼亚军团作战,他的目标就是占领“叛军”的首都里士满。此时,格兰特更是放言,他要抽打罗伯特·李,打破李这个“南方的神话”。此时李的军团只剩下了6万人,但是他却是格兰特之前没有遇到过的对手。在1864年夏季的科尔德港战役中,南军利用内线防御的有利条件,曾重创格兰特的部队。但格兰特并不气馁,他说:“我……主张在这条战线上一直打到底,即使打上一个夏天也在所不惜。”
格兰特非常清楚,即使是这样消耗下去,李也是万万不能和他玩下去的。当时北方政府中有些妒忌格兰特的人对他进行中伤,说他不爱惜士兵的生命,一味蛮干,并给他取了一个绰号叫“屠夫格兰特”。有人甚至还在林肯面前说他嗜酒贻误军机。为此,林肯曾开玩笑地问格兰特喝的是什么酒,并要他把酒让其他将领也尝一尝。林肯对这员大将相当了解,坚信他能取胜,放手让他指挥作战。
1865年,李终于在格兰特不屈不挠的压力下不得不放弃里士满开始南撤,打算与约瑟夫·约翰斯顿的部队会合。终于,李和格兰特在阿托克马展开了最后的战斗,李的波托马克军团被全面合围,弹尽粮绝,决定投降。双方在互相尊重的气氛中签署了协议。格兰特下令向李提供了28000万份口粮以供解散军队,李连说“太多了,太多了”,因为他此时手下只有9000饥寒交迫的士兵,这也标志着历时将近5年的残酷厮杀终于停止了。虽然格兰特之前对李从来没有表现过什么敬意,倒是总对李冷嘲热讽,然而在这次会面中却表现出了极大的善意。他不但答应敌军在宣誓永不拿起武器反对合众国后可以获释回家,而且还接受李将军的请求,允许南军保留战马,因为当时正值春耕,南方需要马匹耕耘荒芜已久的土地。格兰特的宽宏大量,赢得了南北方人民的普遍赞扬。
格兰特的政治生涯
美国内战结束后,南方种植园奴隶主并不甘心他们的失败。他们派人暗杀林肯总统,并准备有朝一日在南方复辟。南北之间企图复辟与反对复辟的斗争从1865年一直延续到1877年。
安德鲁·约翰逊1865年3月接替林肯出任总统后,起先仍很器重格兰特。上台不久,就派格兰特到南方去调查研究,以便制订改造南方的重建计划。
1866年7月,美国军队增添了上将军衔,约翰逊把第一个上将军衔授予格兰特。但格兰特对约翰逊纵容南方叛乱分子的做法有很大保留。1867年8月,约翰逊因陆军部部长斯坦顿与他意见不合,想免去斯坦顿的职务,但遭到参议院的抵制。于是他就运用总统权力下令停止
斯坦顿的职务,并任命格兰待为临时部长。1868年年初,参议院正式拒绝总统要求免除斯坦顿陆军部部长的职务,格兰特就辞去了临时部长职务。约翰逊公开指责格兰特此举是对总统不忠。格兰特愤然转到共和党激进派一边,并参加了对约翰逊总统的弹劾运动。弹劾运动虽然失败,但约翰逊已名誉扫地,不可能参加当年的总统选举了。究竟推举谁来当总统呢?这是1868年美国大选中的一大问题。共和党内很多人看中了在内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格兰特,认为由格兰特这样有名声的人出来竞选,一定会有很大的号召力。但也有人不以为然,认为格兰特一无施政经验,二无明确的政治纲领,特别是他对当时最重大的问题——南方重建问题态度暖昧。
1869年3月4日,46岁的格兰特出任美国第18任总统。这位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将军,在高个子的美国人中看是矮子。他有一头卷曲如波的棕色头发,嘴唇微薄,双手娇嫩,十指细长,长着一脸络腮胡子。可能由于经历的缘故,他体格健壮,肌肉发达,举止利落,谁看了都会觉得他是个职业军人。
格兰特当政之初,改革者对这位超越政治的总统寄予希望。格兰特似乎也想就文官制进行改革。格兰特和所有白宫的新主人一样,对讨官者大为烦恼。格兰特曾经说过:“任命官职的权力是总统职务的祸根,在这个国家里,没有一个人比总统更渴望进行文官制度的改革。”但是格兰特在这个问题上的表现好坏参半,他让财政部部长乔治·休厄尔·鲍特韦尔,内政部部长考克斯和司法部部长霍尔在各自的部里实行公平考试来确定某些职务的提升和任命;在1870年提交国会的年度咨文里,格兰特敦促制定改革立法,两院做出了联合决定,授权总统成立一个委员会,为文官制定新规则。格兰特任命了《哈泼周刊》编辑乔治·威廉领导这个委员会。委员会推荐各类竞争性考试作为取得各级文官职务的必要条件,并敦促取消政党对工资的核定。格兰特下令于1872年起实行这些规则。但国会拒绝拨给足够的经费,使该委员会不能有效地推行新规则。只有少数一些政府部门采用了某些规定,在格兰特的任期内分赃制没有得到彻底改革。
格兰特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处理南方叛乱诸州政治地位的问题。内战结束后,南方诸州都由激进的共和党人把持。他们支持给予自由民以公民权和选举权。19世纪60年代后期,激进的共和党人在南方开始失势,他们中的很多人被民主党人所击败。但民主党人根本就不想给予自由民任何权利。
激进共和党人在南方最早失势的是弗吉尼亚州,弗吉尼亚州的变化是以和平方式进行的。其他各州就不是这样了,田纳西州、佐治亚州和北卡罗来纳州,民主党人用威胁和暴力手段赢得选举。这些选举通常由三K党人领导。
内战结束后不久,三K党在南方诸州相继出现。1871年,共和党国会议员要求制定法律取缔三K党。一个以共和党人为首的调查委员会成立了,该委员会调查三K党在南方诸州的行为。他们听取了大量有关三K党的恐怖行为,三K党的这些行为为起草一部控制三K党的法案提供了帮助。几经辩论之后,国会通过了该法案。这部法案授予总统在南方各州实行军管的权力。民主党人指责这项法案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共和党在南方的权利。格兰特根据该法案很快行动了,他宣布在南卡罗来纳州的大部分地区实行军管,数千人被捕,他们将在联邦法院受审,陪审团主要由自由民和激进共和党人组成。
格兰特在组织内阁和安排亲友的问题上,同样犯了一系列错误。他选择退出政坛20年的汉密尔顿·菲什为国务卿,实为糊涂和无可奈何;他选拔的三任财政部部长,要么是不合法,要么是贪污犯,要么是行贿受贿能手,唯一优秀的战争部部长约翰·罗林斯却英年早逝。在亲友的安排上,他采取了典型的任人唯亲的做法。本来,格兰特在家族中曾经一度是不讨人喜欢的败家子,当选总统后便被奉为至尊。有些原来曾嘲笑他的亲友,现在却反过来要他委以重任。格兰特的妹夫詹姆斯·凯西担任了令人羡慕的海关税务官,趁机大发其财。格兰特夫人的家人朱莉亚·登特掌管了就业管理局的大权,受贿肆无忌惮。登特家族的其他几名成员,也是在格兰特的帮助下在公共机构重任要职。格兰特的两个儿子,分别在军队和银行任重要职务。
在格兰特任职期间,其他方面的丑闻也是数不胜数。美国人认为,最大丑闻有五项。
丑闻之一:黑色星期五事件。两个投机商詹姆斯和杰伊计划垄断黄金市场,为了确保政府不会通过抛售黄金来挫败他们的计划,他们雇佣总统的妹夫贝尔·科尔宾对白宫施加影响。在他们的精心安排下,人们看到他们在一艘豪华游艇上宴请总统,于是许多人误以为格兰特和这两个人是一伙的,此计得逞以后,两个奸商就开始大量地购买黄金,使每盎司金价在4天内长了23.5美元。这时格兰特意识到他上了当,于是命令财政部抛售了400万美元的黄金,结果造成了金价暴跌。人们称这一天为黑色星期五,就是在星期五这天,许多投资者和一些企业因大量购入黄金而破产。
丑闻之二:信贷公司行贿事件。信贷公司的官员曾在联邦资助建造联合太平洋铁路的过程中非法掠取超额利润,为了阻止对他们非法活动的调查,他们把股票以大大低于市场的价格出售给一些有影响的国会议员,在这个行贿案中充当该公司代理人的是共和党议员奥克斯·埃姆斯,被指控接受股票的人中有众议院议长、后来任副总统的斯凯勒·科尔法克和当时的众议员、后来成为总统的加菲尔德。这件事在1872年的总统选举中被揭露出来,成为对手攻击格兰特的一颗重型炮弹。
丑闻之三:威士忌酒集团案。1875年,财政部部长本杰明·布里斯发现,有将近数百名酿酒商和联邦官员根据一个密谋把数百万美元的酒税装进了自己的腰包。格兰特得知此事勃然大怒,命令检察官们要迅速查处,不让一个有罪的人逃掉。可是不久格兰特的私人秘书奥维尔·巴布克被证明卷进了这个丑闻,格兰特口气软了下来,并且开始给巴布克求情,试图让他的私人秘书逃脱罪责。在这桩大丑闻中有110名参与密谋者被证明有罪。
丑闻之四:陆军部部长贿赂案。1876年,陆军部部长贝尔纳普被指控每年接受许多印第安贸易商的酬金。开始还是他的妻子来收取酬金,在他的妻子死后,贝尔纳普干脆开始自己收钱。在参议院的审判开始之前,他知趣地辞去了部长职务,这才避免了弹劾。
接二连三的丑闻使格兰特名声大损,因为在这些方面他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对经济一窍不通,同样引起了选民们的极大反感。在1874年的国会选举中,尽管格兰特的支持者还想推举他当总统候选人,但格兰特决计不再参加第三次总统竞选。在最后一次给国会的咨文中,他坦率地承认:“没有任何搞政治的经验就被选为总统,这是我的幸运,也是我的不幸……”
当然,格兰格任期也并非毫无政绩。虽然他面临战后财政捉襟见肘的窘境,但力主大赦“叛乱”者,重建饱受苦难的南方,并给南方各州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政治民主。在外交上,他执行“中立政策”,集中精力处理美国国内事务,当时正值美国工业革命时期,美国的制造业和石油业都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另一项成就就是在南方建立了黑人白人同校的公立学校。它受到暴力、贪污腐化、纳税人的反抗和民主党人的反对活动的猛烈冲击。但是,它没有夭折,它成长了起来,给自由民带来文化,并把现代教育体系带到了南方。
纪念格兰特
格兰特在卸任后的两年多时间内漫游世界各地。从1877年5月到1879年9月,他带着夫人和最小的儿子先后到欧洲、非洲和亚洲各国访问,游遍了英格兰、比利时、德国、瑞士、意大利、丹麦、法国、埃及、巴勒斯坦、挪威、俄罗斯。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远涉重洋访问非洲和亚洲的卸任总统。他在亚洲访问期间,曾到过印度、泰国、中国和日本。1879年,他在天津与清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相晤。格兰特回国后不久,又于1880年访问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和墨西哥等地。所到之处,各国政府和人民群众都把他当作美国自由战争的英雄。
格兰特风尘仆仆环游世界,除了观光游览,主要是想借此机会宣扬名声,企图东山再起,参加1880年的总统选举。1880年6月,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在芝加哥召开,格兰特在第一轮投票中得304票,但党内反对他的力量捧出了詹姆斯·加菲尔德,经过35次投票较量,他被击败,格兰特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想三次出任总统的人,但以失败而告终。
格兰特落选后退居纽约,从事银行投资业。但这一次又像他在战前的几次尝试一样遭到失败,全部财产亏损一空。穷困潦倒的格兰特不得不靠变卖内战时期的纪念品度日,他甚至把最心爱的军刀也卖了。出于对这位年迈将军的怜悯,某剧团主持人P.T.巴纳姆提出,如果格兰特允许公开展出他的战利品和从世界各国领袖们那里得到的礼品的话,那么他将付给格兰特10万美元和一部分门票收入。巴纳姆的这一建议被格兰特拒绝了。美国国会为了照顾这位在内战中立下功勋的名将,于1885年3月通过一项特别法案,恢复格兰特的退役陆军上将职位,领取全部上将年俸。他这时
已经得了喉症,但不顾疾病,凭着一位老军人的坚强和勇气,挣扎着坚持撰写回忆录,以还清他的债务,供养家庭。他和死神赛跑,直至逝世前4日方告完成。回忆录在他死后出版,为他的遗孀赚得了45万美元稿酬。这在那个时代是一笔巨大的款项。
格兰特享年63岁,葬于纽约市,下葬的时候有100多万人给他送行。格兰特去世后,美国为了纪念这位历史人物,建造了格兰特将军国家纪念堂(General GrantNational Memorial)。纪念堂地面摆放着尤里西斯·辛普森·格兰特(Ulysses Simpson Grant)和他的妻子朱莉亚·登特·格兰特的石棺(Julia Dent Grant)。这座建筑有46米高,花费600万美元,于1987年建造。他的坟墓在曼哈顿区的哈得孙河畔。墓碑上刻有他那句有名的格言:“让大家安享和平。”1896年李鸿章访美时,曾在墓旁植树一棵,并立碑纪念,至今树碑犹在。
西点军校小百科
西点人认为那些不识时务只知斗一时之气的人绝对算不上英雄。一个能屈能伸、能进能退的人,才是有大智慧的人。行军打仗要讲究进退有法,切忌一味好勇斗狠。
军人在面对困难时要有勇气,但绝不是指要逞匹夫之勇。蛮干只是莽夫的不理智行为,而真正的勇者要在理性的指导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一种心智品质,要讲究激发潜能、运用智慧、寻找方法解决问题,而不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