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尽之后甘甜来(1 / 1)

人生拼搏的路上,总是一路辛苦,一路甜。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耕种的土地。你没有权利逃避,只能尽心尽力播种、耕耘。只有这样,你才能体会到收获的喜悦。

人生先得吃苦,然后才可享受甘甜的滋味。在生活中受到一点挫折就停步或绕行或后退,人生旅途必然一无所成。我们吃一点苦,受一点挫折,既可以看作是一次体验现实生活的机会,又可以看作是对自己意志的磨炼。

胡冰因上海人民广场设计获第一名中标,被当时参与评审的美国赖特建筑学院教授认为是“不可多得的设计人才”,推荐到该院深造。胡冰获该院建筑硕士学位后,加入了赖特建筑事务所。

能供职于赖特建筑事务所,对一般的美国人而言,也是一份好工作了,但三十而立的胡冰想做对自己更有意义的事情,便决定放弃。正当他辞了工作在家思考下一步自己究竟该做些什么的时候,一个新的机会来了。给他带来这次机会的人是胡冰读研究生时的同学,当时全美最大的房地产商的项目经理。

胡冰的朋友所在的那家公司有一个上千万美元的房地产项目要开工,请了一个著名设计师耗时一年多做的方案,老板却不满意。朋友给胡冰打电话,让他过去看看。胡冰看了方案后,觉得有点平常,就拿了一张透明纸,花了两个小时做了一个改后方案。朋友拿去给老板看,老板一脸的兴奋,说要的就是这种感觉,当场决定让胡冰来承接这个项目。

决定创业之后,胡冰在一个月之间找到了7个伙伴,有了属于自己的公司。在这个过程里,胡冰既经历了一般留学生最初创业没钱给员工开工资的艰辛,也经历了一夜之间就有了好多钱的传奇。

由于对方付款太慢,胡冰花完了所有的积蓄,还是没有办法顺利地度过发薪日。他只好去找自己的同学借钱。结果,胡冰一周后就把钱还上了。

经过几年苦心的经营,胡冰的公司完成了数十项商业建筑及数百栋高档住宅的设计,获得的最令人瞩目的奖项是由太平洋建筑协会年会颁发的“金块奖”,它被誉为建筑界的奥斯卡。

人生拼搏的路上,总是一路辛苦,一路甜。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耕种的土地。你没有权利逃避,只能尽心尽力播种、耕耘。只有这样,你才能体会到收获的喜悦。

马卡斯的母亲在40来岁的时候患上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卧床不起。为她看病的医生建议她再生一个孩子,因为怀孕将有助于她风湿病的康复。于是,马卡斯便在那年的5月来到了人世。除医生外,每个人都对她能重新下地行走惊奇不已。

虽然母亲的风湿病没有完全康复,但她从不抱怨。春去秋来,严寒酷暑,尽管生活艰辛,她始终相信苦尽甘来这一道理。

马卡斯从小的理想是上医学院,毕业后成为一名大夫。作为一个穷学生,他就近进了路特格大学的纽威克校区,这样便可以住在家里而省下住校的费用。马卡斯开始学习医学预科课程,并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一天,系主任通知他,已经为他争取到了上医学院的奖学金。但接下来的消息令人失望:马卡斯仍需另外缴纳1万美元的费用。毫无疑问,他拿不出那么多钱。没办法,马卡斯只好退了学,搭顺路车到佛罗里达州去找工作。

马卡斯在餐馆当了一年服务生,然后到新泽西州进了那里的药学院。毕业后,他开始营销药品。这让他接触到了商品零售业,并开始喜欢上了它。

后来,马卡斯跳槽到一个小型家装物品公司。在这里,他常看到不少自己动手装饰和修补住房的人来买各种家装必需品,但他们不可能在一处一次就买齐。

如果能有一家大商场,把所有的家装材料店,如厨卫设备店、涂料店、木材店全都包括进来,顾客岂不很方便?要是所有经销商都懂得怎样修马桶或怎样安装吊扇,岂不更好?这便是马卡斯的梦想的起源。

如果不是马卡斯与老板的那次会面,他的梦想也许将无法实现。在老板召见他时,马卡斯便向老板谈了自己的建议。虽然他们过去在一些问题上有过分歧,马卡斯还是希望老板能采纳自己的建议,把公司做大做强,将公司变成一家可能赢利的大型连锁超市。但是老板认为马卡斯在他面前过分炫耀,自以为了不起,无视他的权威,便将马卡斯解雇了。

马卡斯抓住这个被解雇的机会,从头开始,决心自己当老板,着手实现创建一个大型家装材料总汇超市的构想。他的这个超市将面向人口众多的工薪阶层,他们是自己动手搞家装的主力。他这样做,正好为他们提供了及时的、恰到好处的帮助。

马卡斯找到几个和自己志同道合的合伙人。于是,一个名为“家庭”的大型家装材料公司应运而生。他们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后来业务遍及全美,甚至开始扩展至全球。

耐心与时间甚至比力量和**更为重要。年复一年的挫折终将迎来收获的季节。所有已经完成的,或者将要进行的,都少不了那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坚忍不拔的拼搏过程。但是,生活总会苦尽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