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玖捌岛夷萧衍传云:
衍每募人出战,素无号令,初或暂胜,后必奔背。[侯]景宣言曰:城中非无菜,但无酱耳。以戏侮之。
寅恪案,梁武晚岁,用北来降人为将,实出于不得已。此端寅恪于「述东晋王导之功业」一文中,附论及之,(见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一九五六年第壹期。并可参高教部油印拙着两晋南北朝史参考资料中江东统治阶级之转移章。)可不详述。惟台城被围时,其守御之良将,乃北来降人之羊侃。侃守城之事迹,并侃殁,而城不能守之悲剧,详见梁书叁玖及南史陆叁羊侃传。史传备具,不须赘引。兹仅录侃同时人所言者于下,以供旁证。
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篇云:
侯景初入建业,台门虽闭,公私草扰,各不自全。太子左卫率羊侃坐东掖门,部分经略,一宿皆办,遂得百余日,抗拒凶逆。于时城内四万许人,王公朝士,不下一百,便是恃侃一人安之,其相去如此。
北周书肆壹庾信传哀江南赋云:
尚书多算,(寅恪案,羊侃时为都官尚书。)守备是长。云梯可拒,地道能防。有齐将之闭壁,无燕帅之卧墙。大事去矣,人之云亡。
然则,台城被围时,城中有兵卒无将帅之情况,可以证知。故侃既死,而台城不能守矣。其成为问题者,即(一)侯景所言「酱」「菜」之解释。(二)造作此戏侮之语者,究出自何人?「酱」与「将」同声,可不必论。「菜」即指「兵卒」之「卒」而言。但菜为去声,卒为入声,何以同读?必有待发之覆。检南史捌拾王伟传(参梁书伍陆侯景传)云:
王伟,其先略阳人。父略,仕魏为许昌令,因居颍川。伟学通周易,雅高辞采,仕魏为行台郎。[侯]景叛后,高澄以书招之。伟为景报澄书,其文甚美。澄览书曰:谁所作也?左右称伟之文。澄曰:才如此,何由不早使知邪?伟既协景谋谟,其文檄并伟所制,及行篡逆,皆伟创谋也。
寅恪案,王伟虽称陈留人,其家世实出略阳。据北齐书叁伍裴让之传附弟谳之传(参北史叁捌裴佗传附子谳之传)云:
杨愔每称叹云:河东士族,京官不少,唯此家兄弟,(寅恪案,谓裴让之、诹之、谳之兄弟也。)全无乡音。
及北史捌壹儒林传上李业兴传略云:
李业兴,上党长子人也。祖虬,父玄纪,并以儒学举孝廉。业兴家世农夫,虽学殖,而旧音不改。梁武问其宗门多少?答曰:萨四十家。使还,孙腾谓曰:何意为吴儿所笑?对曰:业兴犹被笑,试遣公去,当着被骂。
可知当日北方文儒之士,语言多杂方音,王伟家世既出自略阳,其语言当不免杂有乡土之音。陆法言切韵序云:
秦陇则去声为入。
略阳正是秦陇地域,王伟若用其家世乡土之音,则读「卒」为「菜」,固所当然也。(寅恪案,钱大昕廿二史考异贰陆梁书兰钦传云:「西魏祖宇文黑泰(并可参同书同卷侯景传西求救于黑泰条),本名黑獭,獭泰声相近。」然则竹汀似犹未解当时秦陇读入为去之原则,而「声相近」三字含糊了之也。)况侯景本非清流,自不能作此雅谑,以戏侮梁武。伟为景之谋主,「城中非无菜,但无酱耳」之言,其为伟所造作,当无疑义。寅恪尝论切韵与史实之关系,(见岭南学报第玖卷第贰期拙着「从史实论切韵」。)师丹老而健忘,未及取证魏书此传。今为记之,并不避重录昔日文中所引裴李两传之嫌,以资说明,藉补旧稿之疏漏,近代学人有以秦之先世「栢翳」及「伯益」一端(见史记伍),以证法言序者,亦颇精确。但似不如取伯起所记梁末之事,以证法言隋初之语者,具有时代性,更较适切也。鄙说如此,然欤?否欤?特举出之,以求教于当世审音治史之君子。
(原刊中山大学学报一九五八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