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在区级层面上推行统一建设管理各类教育网站群
分散粗放模式所带来的弊端显而易见。一是财政资金浪费严重,投入、产出效益不高。二是“信息孤岛”现象严重,严重制约部门之间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三是网上服务碎片化,不方便用户办事。研究和实践发现,集约化是政府网站实现避免重复投资、加强信息资源整合、保障技术安全、提升政府服务能力的有效手段和途径。调研过程中笔者了解到,在当前谁建设谁负责的责任承担制度下,出现安全问题的网站都是自建的二级单位网站。经费薄弱的地区及学校网站建设及运维费用是其信息化发展的主要问题,网站群是由统一规划建设的若干个能够相互共享信息、按照其隶属关系组织在一起,既可以统一管理,实现资源内容的充分共享,也可以独立管理各网站,形成自成体系的网站集合。其优势体现在统一规划、建立在一个平台上,投入成本较低。实现分布式维护,严格分级权限管理,信息资源统一存储和分类,充分挖掘利用信息资源,确保信息共享和信息安全,只需访问主站即可获得统一的信息服务,方便快捷。
各地区应该在区域层面上建设满足需要的各类网站群,包括信息发布类(包括门户及各种教育专题网站)和教育资源及社区类网站群,区级教育厅、机关处室及直属单位不再单独开办或新建网站,需信息公开和政务服务的有关内容将以子站、专题页或栏目的形式整合至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门户网站。区域管辖范围内的机关处室及各级各类学校至少在信息原则上可以继续维护原有的各类网站,但必须保证完成与区域级各类网站群的数据对接,保证数据更新的实时性。
(二)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制定其管辖区内区级网站群的规范和标准
“标准先行,制度保障”既是发达国家开展电子政务的经验,也是我国教育行政部门推进公共服务电子化的必由之路。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门户网站应当坚持从本地的实际出发,认真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教育行政部门门户网站建设的有益经验,改进不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的各项不足,推进政府门户网站建设走上科学、为民、快速的发展轨道,使教育行政部门门户网站真正成为促进教育行政部门职能转变、实现管理型教育行政部门向服务型教育行政部门转变的重要举措。
加强规划和标准化建设。教育信息化覆盖全民族,促进信息互联互通,关键是信息标准要统一。部门与部门之间、上级与下级机构之间、网站与网站之间的“信息孤岛”问题,深刻影响了资源互联共享体系的实现,严重阻碍了教育行政部门门户网站的纵深发展。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对教育行政部门各组成机构的政务网站建设职责和标准要有明确的界定,包括信息发布标准、在线服务规范、咨询答疑制度等,并予以严格执行,开展精细化考核。同时制定统一的规划和标准来指导电子政务的实施,并充分利用最新的技术手段开展系统和资源的整合,严格按照规划和标准进行新的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在这方面,可借鉴湖北省的成功经验。包括电子政务在内的湖北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得益于“五个统一”,全省形成整体,即全省教育信息化实行统一建设规划、统一域名和形象、统一物理网络、统一网站平台、统一技术标准与管理规范。实施“五个统一”的科学规划和决策,理顺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做到全省教育系统一盘棋。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发展形势,由于有了规划作航标,在建设与应用工作中少走了弯路,减少了失误和成本,赢得了速度和效益。
(三)教育行政部门应采用分层级管理的模式,加大安全管理投入,加强站群运维保障能力
教育行政部门应采用分层级管理的模式,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求,建立全区集约化教育门户网站安全保障体系,负责保障网站安全和运维安全。建立健全门户网站防护措施,采用VPN设备或数字身份认证等技术进行远程登录身份鉴别,确保网站信息发布的数据安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负责好本行政区域网站监管工作,严格执行“统一规范、分级负责、多级审核、先审后上、保证质量”的要求。
在政府网站群建设前期,需要合理制定技术方案,合理规划战略决策,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为实施过程提供坚实的基础。在政府网站群建设后期,要有效管理人力、物力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由于我国教育行政机关门户网站群由多级政府及其部门组成,分别对应于我国各级政府,即国家、省级、地市级、区市县,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具有不同的业务要求、宏观职能,管理模式和方法也有很大差异。要依据本级教育行政机关的职能和业务需求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同时,由于上下级教育行政机关网站间存在着业务指导和内容保障方面的关系,因此,在建立管理体制的同时,必须注重上下级教育行政机关网站之间的互通、协同功能,实现网站群管理机制的最优化。
建立健全信息发布制度。对网站群信息的采集、编辑、审核、发布、存档等全流程进行管理。确保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要对涉密、敏感信息严格把关,严禁涉密信息上网。加大对网络安全的投入。根据《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等标准,界定网站群等级并为服务器依法配备安全设备,并引进高水平技术人才,确保站群安全稳定运行。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要设立专职安全员,监控站群运行,做好网站防篡改、防病毒等工作。
(四)建立教育行政部门网站建设管理长效管理体制
建立教育行政部门网站建设管理长效管理体制是确保教育行政部门网站科学发展的关键。实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能管理”的目标,首先就是要统一网站建设管理机构。教育行政部门门户网站不仅要建设好,还要管理好,维护好。从各个地市级城市教育行政部门门户网站管理现状来看,从各个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临时机构或部门来运行维护网站的做法并不利于教育行政部门网站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要管理维护好一个教育行政部门门户网站首先要有一个固定的部门来承担这项工作,要配备懂管理、懂技术的人员,还要有资金、硬件设施的支持和保障。该部门的主要职责和任务是结合本市实际,研究制定门户网站发展战略,研究起草本地区教育行政部门门户网站建设管理各项工作制度和规范并组织实施统筹市直各部门网站建设,负责市教育行政部门门户网站集群的建设和维护管理,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负责全区教育行政部门网站的监管和考核,负责全市教育行政部门网站网络平台、电子政务内外网络维护管理。该部门为独立法人单位,归属市教育行政部门办公厅。该部门负责人参加市教育行政部门重要会议,在第一时间了解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信息。只有有了专门建设、管理门户网站的工作部门和人员,教育行政部门网站的建设、日常管理维护及市教育行政部门各工作部门的建网、管网等工作才能得以可持续发展。地市级城市教育行政部门门户网站应以“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分级管理、资源共享”为原则,加强教育行政部门门户网站建设与管理。
(五)网站群在建设过程中依托统一的支撑平台,投入人力稳步推进信息资源整合
要以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的支撑平台为基础,合理整合原有应用系统和网站资源,不断完善教育行政部门门户网站群,切实保证教育行政部门网站群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教育行政部门网站群运维部门应建立统一的内容管理系统。网站群的主站和子站使用统一的内容管理系统,实现网站群的集中管理。充分利用“云平台”服务建立提升网站技术水平、健全网站安全保障体系就不失为一条科学合理的解决途径,同时也符合新公共管理理论中“教育行政部门再造”的价值理念,即实现在同等投入条件下,得到更多的产出,或者在减少成本的情况下不减少产出。
为了加强教育行政部门网站群的信息资源共享,必须将各子网站逐步整合进门户网站。目前,已经基本建成各教育行政部门网站,分别采用自己熟悉的结构框架、技术标准和开发语言建设自己的网站,根据管理习惯设置网站的内容、域名、技术、运维。要在原有网站基础上进行调整和改革,会极大提高建设成本,二次投资资金、物力和人力,网站群的整合受到了各方的阻碍和抵制,以维护原有投资的可用性。因此为保证整合稳步进行,避免浪费,应明确整合的方式方法。如尚未建成子网站的部门应在门户网站的统一平台下给予开设子网站;如已建立子教育行政部门网站的部门,网站各项设计标准如符合全市规划标准,应做好与门户网站的对接工作;如不符合设计标准应限期责令整改,整改未能到位的网站应关闭旧网站,并在门户网站的统一平台下给予开设子网站。
目前各地的教育教学资源类网站并无使用网站群模式的成熟案例,发展较好的这些市(区)也只在市(区)级层面实现了各学校的各类资源网站的数据和资源共享,共享也只限于在用户认证和权限层面上的对接,并无法实现基于资源目录体系层面上的整合,因此对各类资源和数据的整合程度有限,原有的各教育资源及社区类网站大部分仍由各学校自建自管,新建并启用的资源类网站群也只能通过一定的激励措施获得新的数据,区域层面上的教育资源类网站基本都是网站群模式与传统的分散式资源网站并存,并且区域层面上的资源类网站群也是多套系统并存,各系统之间缺乏有效的关联机制,造成资源的重复存储,资源检索的分类标准无法统一,极大地影响了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要实现资源类型的网站群与原有的资源系统实现无缝对接,必须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中投入专门的人力,与网站群建设企业对接,实现不同系统间资源目录体系层面上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