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来看中小学网站建设管理较为分散,建设水平地域差异大
调研结果表明,目前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网站建设及维护主要包括自主运营、第三方托管、空间中立三种方式。
因为经济条件、地理位置、交通、政策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政府网站发展极不平衡。从横向来看,东南沿海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城市政府门户网站发展总体水平较高,而西部地区受经济条件的影响,发展相对缓慢。从纵向来看,省市行政层级比较高的政府及其部门的电子政务发展比较快,门户网站建设比较完善,而行政层级比较低的政府或部门,相对落后。从各大地区地市级城市政府门户网站绩效来看,华东、中南地区高于平均水平,东北、华北、西南、西北低于平均水平,华东地区整体水平优势仍然非常明显,而华北、西南水平相当,西北地区水平相对较差。
其中发展较好的调研点,包括上海市、佛山市、宁波市北仑区,深圳市南山区。这些市(区)在区域层面已建成成熟的信息发布类网站群,但区教育主管部门层面要求各部门及管辖学校完成数据对接,主要强调系统优化和数据的实施同步问题,没有强制使用统一网站群平台,如果某政府没有完成自己网站的设计,可以放在统一的网站群上,但对于已经建设很好的,也不会强制关闭。基于此原则推广实施网站群建设模式后,有60%以上的区管辖范围内的教育行政部门及中小学使用统一的网站群,而部分自身管理实力较强、经费充足、信息化建设拔尖的学校以及一些民办学校仍然使用自建自管的网站。
主管部门对信息化建设较为重视,并且意识较强,统一规划较早的地区,网站群的建设进展较好。但没有统一规划部署的地区,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运维管理、“信息孤岛”等问题,逐步进行基于网站群模式集约化建设转换,目前自主运营的二级网站还大量存在;信息化发展较差的地区,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教育城域网,软硬件建设已经起步,处于初期规划启动阶段,若从整体上规划布局,能够极快地提高建设步伐,节省建设效率。
(二)教育资源类网站由于缺乏数据目录和技术标准,网站群的应用较差
根据调研,当前网站建设可以从内容和功能分为信息发布和教育资源及学习社区两大类。其中信息发布类网站主要包括门户网站,电子政务、教学管理和各类专题网站,信息化发展较好的地区均建有相应的信息发布类CMS,有些地区的门户直接使用地方政府的CMS,统一规划较早的地区,网站群的建设进展较好。基于云平台的升级趋势显著,但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
教育资源及学习社区类网站主要包括教育资源网站、家校互动网站、教师博客系统等网站。目前,各地的教育教学资源类网站并没有使用网站群模式的成熟案例,各学校均有自己的教育资源及学习社区平台,建设技术标准不统一,更无资源相关的统一目录。发展较好的这些市(区)也只在市(区)级层面实现了各学校的各类资源网站的数据和资源共享,共享也只限于在用户认证和权限层面上的对接,并无法实现基于资源目录体系层面上的整合,因此对各类资源和数据的整合程度有限,原有的各教育资源及社区类网站大部分仍由各学校自建自管,新建并启用的资源类网站群也只能通过一定的激励措施获得新的数据,区域层面上的教育资源类网站基本都是网站群模式与传统的分散式资源网站并存,并且区域层面上的教育资源类网站群也是多套系统并存,各系统之间缺乏有效的关联机制,造成资源的重复存储,资源检索的分类标准无法统一,极大地影响了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
表3-1 教育行政部门及中小学信息发布类网站群建设总体情况
(三)中小学网站群建设缺乏统筹管理,运维效率低,安全隐患突出
我国目前尚未制定中小学网站群建设与管理的统一规范,各地教育行政机关与当地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普遍存在工作关系与职能分工不明晰的问题,也没有建立统一的采集、发布、审核等标准,导致教育行政部门及中小学门户网站权责不清、建设不规范。教育机构门户网站与教育资源网站在宣传和应用方面定位不清,因缺乏统筹管理和运维,极易成为网络攻击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