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对战争目标的进一步探讨(1 / 1)

——打垮敌人

一、打垮敌人永远是战争的目标

战争的目标永远是打垮敌人。为了打垮敌人,并不需要占领敌方的全部国土。战争中,一切力量的集中攻击都应该指向敌人阵地的重心。重心,即力量和运动的中心,能够被整体所信赖的事物。我们在观察事物时一定要遵循一个原则:大的总是决定小的,一切重要的总是决定次要的,本质的总是决定偶然的。

战争中的重心根据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亚历山大、查理十二和腓特烈大帝们的重心是他们的军队,假如他们的军队被击败,他们也就完蛋了;那些被国内派系斗争搞得四分五裂的国家,其重心大多是首都;那些依靠强国的小国,其重心就是同盟国的军队;在同盟或联盟中,重心是一致的利益;在民众武装中,重心是主要领导人和民众的情绪。攻击敌人时应该针对这些目标。如果敌人因为重心受到打击而丧失平衡,胜利者就不能够让对方有喘息的机会去重新获得平衡,而应该继续沿这个方向一路攻打过去,换句话说,就是要永远打击敌人的重心,而不是用整体打击敌人的部分。以优势的兵力稳稳当当地占领敌人的每一个地区,力求比较可靠地占领每个小地区而不去争夺巨大的成果,是不能够将敌人打垮的。只有继续寻找敌人的核心力量,向它投人所有的力量,以求全胜,才能真正把敌人打垮。

不论我们要攻击的敌人的重心是什么,战胜和粉碎敌人军队自始至终都是最可靠的第一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打垮敌人主要可以采用的办法

从大量的经验来看,打垮敌人主要可以采用下列几种办法:如果敌人军队在某种意义上看是敌人起主要作用的力量,那就要消灭这支军队;假如敌人的首都不只是国家政权的中心,也是所有政治团体和党派的所在地,那就要攻占敌人的首都;假如敌人最主要的同盟国比敌人还强大,就要有效地打击这个同盟国。

一般情况下,战争中交战的一方总是把敌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打败敌人主要是消灭敌人集中在重心上的全部抵抗力量。如果两个或更多的国家结成联盟来反对一个国家,那么从政治上看,它们所进行的只是一场战争。不过,这种政治联盟的统一程度是不同的:联盟国家中的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立的利益和追求这一利益所需要的独立的力量;有时以其中的一个国家为主,其他国家的利益和力量只依附于这一个国家的利益和力量。其他国家越是依附于一个国家,我们就越能够把不相同的敌人看作是一个敌人,也就越可以把我们的主要行动简化为一次主要攻击。只要这种做法能够实现,它就是获得成功的最有效手段。

这样,就可以提出一个原则:如果我们可以通过战胜几个敌人中的一个而战胜其余的敌人,那么,打败这一个敌人就一定是战争目标,因为我们击中了这个敌人也就是击中了整场战争的共同重心。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上述观点不能成立,也就是说,不可以把几个重心归为一个重心。

三、实现打垮敌人这一目标的条件

打垮敌人,在怎样的情况下才是可能的和适宜的?

首先,必须有充足的兵力。能够对敌人军队取得一次决定性的胜利;使自己能够经受住必要的兵力损耗,把胜利发展到敌人不再能恢复均势的程度。

其次,在政治上能够保证做到,这样的一次胜利不致引来新的强大的

敌人,不致为了对付他们而丢开原来的敌人。

1806年,法国通过耶拿一奥尔施塔特之战完全打垮了普鲁士,从而与俄国的全部兵力为敌。拿破仑之所以敢这样做,就是因为他有力量在普鲁士抵抗俄国。

所以,如同法庭的三级审判那样,人们对上述苛刻的条件都需要细致地加以思考,以免在最后一级审判时输掉前两级审判中已经获胜的诉讼,从而被判负担诉讼费。

四、进攻战要求速战速决

时间是交战双方都需要的。问题在于就其处境来看,交战双方中的哪一方能够指望首先从时间中获得特殊利益。如果进攻的一方速度减慢,防御者将会得利。

首先,根据心理学的法则,嫉妒、猜忌、忧虑,有时还有义愤都是不幸者的自然辩护士,它们一方面会给防御者招来朋友,同时还会减弱和瓦解进攻者的同盟。因此,与其说时间对于征服者有利,不如说时间对于被征服者有利。其次,应该注意的是,进攻者取得最初的胜利,需要耗费巨大的力量。这种力量的耗费不是消耗一次就可以结束了的,而是不断继续着的。它将使国家继续提供力量变得越来越困难,以致最后可能完全无法供给。这样一来,时间就能够使情况发生剧变。

但是,如果所占领的地区非常重要,而且在这些占领地区中有一些地区对未被占领的地区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以致占领这些地点以后,对方的灾难就会像恶性肿瘤一样自动地蔓延开来,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占领者即使不用进行其他任何行动,也会得多于失。在这种情况下,假如被占领者得不到外来的援助和支持,时间就会帮助占领者完成已经开始进行的行动,尚未被占领的地方也可能会自然陷落。可见,时间也有可能成为占领者的力量中的一个因素。不过,这种情况只有在下述场合才能发生,那就是失败者已丧失了战斗力不再能进行反攻,局势也不可能出现有利于失败者的剧变,也就是说在他的力量中的时间因素对占领者已不再起什么作用了,因为占领者已经完成了主要的事情,最大的危险也已过去,简而言之,就是敌人已经被打败了。

上述论证说明:占领完成得越快越好。假如完成占领的时间超过了完成这一行动所绝对必需的时间,不但不能使占领变得更加容易,反而会使占领变得更困难。这种看法如果正确,那么,同样正确的是:只要有充足的力量占领某一地区,就必须一鼓作气地完成这种占领,而不应该在半途歇息或有什么中间站。

所以说,进攻战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速战速决。这种观点已经从根本上打破了那种反对不停地连续不断地占领的见解,即颠覆了那种以为缓慢的、所谓有秩序的占领更有把握和更为慎重的见解。

五、任何为进攻战划分阶段的做法都不合情理

更深人考察就会知道,有步骤的进攻战一般包括这些基本内容:夺取进攻中所遇之敌的要塞;储藏需要的储备品;在仓库、桥梁、阵地等重要地点构筑坚固工事;军队在冬营或舍营中休息;等待来年的补充。

人们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就会把全部进攻计划区分为几个阶段,认为在前进中确定一些歇息点,就能够得到新的基地和新的力量,自己的国家为自己的军队提供充足的物资需要,就好像军队随着每一次新的进军都能够得到新的力量一样。所有这一切能够带来赞扬的目的,也许更便于进行进攻战,却不能保证取得进攻战的胜利,而且,这种做法只不过是用来遮挡统帅心情矛盾或政府缺少坚决进攻精神的借口,必须予以批驳。

在进攻战中随便划分阶段、设立停歇点和中间站的做法都是不恰当的,当不可避免地出现这些东西的时候,我们应该把它们当作是祸害,它们不会使获得成果更有把握,而会使取得胜利更没有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