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防御者的江河防御,对进攻者如何实施渡河应有如下考虑:
一、渡河通常对进攻者很不利。任何一位统帅,如果没有很大的精神优势和物质优势作基础和后盾,就不应该轻易采取行动,使部队处于这种被动的地位和境地。
二、进攻者难以渡河的原因。一是进攻者背水作战时,防御者能有效地防守住江河。二是聪明的防御者如果不把江河防御看作是唯一的救急手段,并很好地组织江河防御,进攻者就不仅要考虑到敌人利用江河防御对他进行的抵抗,还要考虑江河给防御者所提供的一切有利条件。统帅正是因此而对于进攻设防的江河顾虑重重。
三、进攻者实施渡河行动更加困难。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组织良好的江河防御可以取得很好的成果。在实际实施中,一切情况在进攻者看来通常又比实际情况更加复杂困难,这将成为进攻者行动上的最大障碍。
四、防御者只寄希望于江河防御时,对进攻者有利。当防御者错误地把所有希望完全寄托在江河防御上,而一旦江河防御被突破,防御者就会使自己陷人极大的困境和不可收拾的惨败境地时,将对进攻者有利。
五、防御者错用了江河防御,就会给进攻者带来实际利益。当进攻者兵力占优势或魄力很大,准备发动大规模决战时,防御者如果错用了江河防御手段,就可能给进攻者带来实际的利益。
六、进攻者通常不应强渡江河。依靠优势火力和超乎寻常的勇敢来驱逐敌人的主要防哨,借以对设防江河进行真正的战术强渡,是极少见的,或者是根本不可能有的。进攻者即使在防线上的一个完全没有设防或防御力量薄弱的地点渡河,仍要克服很多不利条件。若强行渡河,进攻者就和防御者一样要分散兵力,从而会失去本来在兵力上占优势的利益。
七、进攻者在战略上战胜防御者的两个办法。第一个办法是不顾己岸有敌人而选择另外某一地点渡河,并利用渡河这一手段战胜防御者。第二个办法是向防御者发动会战。
八、最后的结论是,即使渡河行动本身并不很困难,但在不求大规模决战的场合,进攻者也会由于对渡河的后果和未来情况的顾虑等因素而停顿下来。对进攻者最有利的是防御者把江河防御作为自己抵抗的主要行动,错误地把江河作为战术屏障,而不去考虑其他方面的因素,此时,进攻者就毫不费力地得到了轻而易举地进行决定性打击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