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问道:有些人穿得暖和却还是会发热烦闷,这是为什么呢?
岐伯解释道:这是因为他们体内阴气不足,而阳气过盛,所以才会发热烦闷。
黄帝又问:有些人明明穿得不少,也没有受到寒冷侵袭,却总觉得体内有寒气冒出,这又是为何?
岐伯回答说:这是因为这些人身体里有痹气,他们的阳气虚弱而阴气强盛,所以总是感觉身体像刚从冷水里出来一样寒冷。
黄帝继续问:有些人四肢发热,稍微一受风寒,就全身像被火烧一样热,这是为什么呢?
岐伯说:这是因为他们体内阴气虚弱而阳气旺盛。四肢属于阳,风邪也属于阳。当四肢受到风邪侵袭时,两阳相加,导致体内阳气过盛,阴气逐渐减弱。这就像用少量的水无法浇灭旺盛的火一样,体内的阳气独亢,阴气无法生长。当阳气独亢到一定程度时,还会使人体的生命力减弱。因此,这些四肢受风就感到全身发热的人,他们的肌肉会逐渐消瘦。
黄帝问:有些人身体寒冷,即使用热水、火烤也无法变暖,多穿衣服也不觉得暖和。但他们并不怕冷,也不会因寒冷而颤抖,这是什么病呢?
岐伯解释说:这些人通常肾水旺盛,又经常接触水湿环境,导致体内水寒之气过盛,太阳的阳气被削弱,肾脂(肾脏的营养物质)无法生长。肾主管骨髓,当肾脂不足时,骨髓得不到滋养,寒冷就会深入骨髓。他们不会因寒冷而颤抖是因为虽然肾水独阴,但心火和肝火较旺,肾水无法完全克制心火和肝火,所以寒冷时也不会颤抖。这就是“骨痹”病。患者会出现骨骼僵硬、关节疼痛的症状。
黄帝问:有些人皮肤肌肉麻木沉重,即使触摸到衣物也没有感觉,这是什么病呢?
岐伯说:这是由于荣卫气血运行失常导致的。荣气(营养气血)虚弱时,肌肉会麻木不仁;卫气(保护气血)虚弱时,肢体无法活动。当荣气和卫气都虚弱时,就会出现皮肤肌肉麻木和肢体运动障碍的现象,但肌肉不会萎缩。如果人的形体和意志不统一、不协调,就可能会危及生命。
黄帝说:当人体出现气逆不顺的症状时,有些人不能安稳地躺下休息并且呼吸有声音;有些人不能安稳地躺下但呼吸没有声音;有些人能正常起居但呼吸有声音;有些人能安稳地躺下但一动就气喘;有些人既不能安稳地躺下也不能活动并且气喘;有些人不能安稳地躺下且一躺下就气喘。这些情况分别是哪些脏腑发生了病变呢?我想了解其中的道理。
岐伯解释道:不能安稳地躺下且呼吸有声音的,是因为阳明经脉之气上逆造成的。足三阳的经脉从头到脚都是向下运行的。如今阳明经脉之气上逆,就会导致呼吸不畅并发出声响。阳明胃脉是六腑之海,胃气也以向下运行为顺。如果阳明经脉气逆,胃气就无法正常下行,所以病人无法平躺。《下经》中说:“胃不和则卧不安。”就是这个意思。
能正常起居但呼吸有声音的,是因为肺的络脉不顺畅。络脉之气无法随经脉之气上下运行,所以停留在经脉中而无法进入络脉。由于络脉的病变相对较轻,所以虽然呼吸不畅有声音,但病人仍可以正常起居。
不能安稳地躺下且一躺下就气喘的,是因为水气侵犯了身体。水气沿着津液流动的路径流动。肾是水脏主管津液。如果肾病导致无法主水(调控水液),水气就会上逆压迫肺部,导致病人无法平躺并出现气喘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