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军政治工作的开拓者(1 / 1)

毕生致力政治工作兢兢业业以身作则不朽功绩在三军;终身遵循立党为公坦坦****刚正不阿高尚风格启千秋。

——1988年11月17日谭政追悼会挽联

毛泽东曾经对谭政说:政治工作是军队的生命线,这一条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正是秉持着这样的信念,谭政一直致力于不断完善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

1934年,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放弃中央根据地,开始了漫长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长征一开始时,谭政便受命担任红一师的政治部主任,并代理政治委员的工作。红一师是长征路上的先锋师,担负着为大部队开路的艰巨任务。但是在长征初期,由于部队是保密出发的,上至军团级领导,下至部队官兵,对这次转移的意图都不甚了解。红军主力为什么要转移?转移到何处?红军走后群众怎么办?一系列问题困扰着专门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谭政。为了做好部队的转移工作,红一师专门召开了干部会议。这天,当谭政走进会场时发现,会场里气氛压抑,干部们都低着头,哭丧着脸。谭政意识到这是部队情绪出问题了,必须马上给大家鼓舞精神,于是,他提高嗓门喊道:“同志们,抬起头来!怎么搞的?都被霜打啦?”底下有人小声回应:“谭政委,我们不明白,敌人如此凶狠地进攻苏区,我们不到前线打击敌人,却搞什么‘战略转移’!”话一说完,其他人便七嘴八舌地议论起这件事来。谭政见会场气氛活跃了起来,就因势利导给大家做起了思想工作。他语重心长地说:“我向大家提一个问题,是保存下来红军这颗革命的火种呢,还是让目前凶狠的敌人大兵压境,把这颗种子一口吃掉,让咱们的脑袋统统搬家呢?”经他这么一问,会场的气氛顿时平和了起来。其实对于目前的局势,这些干部们也都心知肚明,经谭政把问题一挑破,不必再讲什么大道理,干部们立刻就振作了起来,愁云和牢骚顷刻消失得无影无踪。就这样,在长征的路上,无论是强渡乌江、四渡赤水,还是过大渡河天险、翻雪山……作为“先锋师”政治委员的谭政带领着红一师历经千辛万苦,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战斗精神,为我军的政治工作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了实行全民族抗战,国共两党再次合作,经协议,在陕甘宁边区的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红军改编是个非常大的工程,部队在思想认识上出现了许多复杂的情况。一部分战士能够理解和接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团结国民党共同抗日;但也有一部分战士对于改编换装认识不足,以为红军接受改编是向国民党投降。针对这些认识,部队东进时,谭政立即起草了《关于东进抗日行军中政治工作的指示》,明确指出:此次行军的中心任务是要以政治工作提高民族抗战胜利的信心,发扬战士们高度的抗战热情,保证部队的巩固与战斗力的加强;要用模范的群众纪律与抗日实际行动,来影响友军,发动广大群众参加抗日战争。同时他还组织编写各种抗日教材,对部队官兵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坚定部队抗战必胜的信心。在谭政的努力下,广大官兵同仇敌忾,以极大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抗击日寇,保家卫国。

进入解放战争时期,谭政来到东北,任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主任。根据当时的形势,谭政带领部队开展以“诉苦”“三查”为中心内容的新式整军运动,主要是为解决部队成分不纯、思想不纯、作风不纯的问题,提高广大官兵的政治觉悟。经过新式整军,广大指战员们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纷纷表示要为夺取全国胜利而战斗。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在解放锦州的战役中,我军战士以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的精神,冲破敌人的防线,赢得了胜利。中央军委还特地致电东北野战军领导人,指出:锦州之战“部队精神好,战术好,你们指挥得当,极为欣慰,望传令嘉奖”。不仅如此,在部队的纪律方面,谭政也十分注重发挥政治工作的威力。当时正值金秋时节,锦州盛产苹果,苹果树上硕果累累,树上掉下来的苹果也是唾手可得。在苹果树下构筑工事的战士们尽管饥渴劳累,却没有一个人去摘拿老百姓的苹果,真正做到了秋毫无犯。后来,毛泽东得知此事后,还特地给予了赞扬。

新中国成立后,部队进入相对和平的时期,但谭政并没有放松对政治工作的要求。特别是部队进入城市后,相对安逸的生活让部分党员干部滋生了思想麻痹、斗志涣散、居功自傲、个人享乐、腐化堕落等不良倾向。根据中央指示,谭政迅速在军队中开始了整顿支部的工作。他提出要加强集体领导、加强批评与自我批评、改善党群关系、密切与群众的联系等,这使部队的思想状态和精神面貌有了较大的改观。

1954年9月,谭政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委员,10月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第一副主任,协助罗荣桓主持全军政治工作,领导和指导军队系统的政治运动。[1]后来,由于罗荣桓长期身患重病,辞去了职务,谭政就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他坚持军队的政治工作必须服从、服务于军队的中心任务,贯彻团结自己、战胜敌人的总方针,保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和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为加强军队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成为我军政治工作者的楷模。

从小学教员到开国大将,谭政的一生值得我们每个做教师的人为之自豪!

附录

谭政同志在六十余年的革命生涯中,历尽艰辛,百折不挠,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的逝世,是我党我军的重大损失。

谭政同志在漫长的革命岁月中,经历无数艰险,但他总是以高度的政治热情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勇挑重担,开拓前进,表现了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他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高尚的品德修养,大公无私,敢于直言,严以律己,宽厚待人,功高不自傲,委屈能求全。他善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联系群众,团结同志,作风民主,顾全大局。他注重调查研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工作认真细致,善于总结经验,能够创造性地完成党所交付的各项重大任务。谭政同志功勋卓著,德高望重,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人民军队建设,献给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他的崇高品德和重大功绩将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

——1988年11月18日《人民日报》刊载《谭政同志生平》

[1] 参见张国君:《谭政大将》,195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