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木球(1 / 1)

一、木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木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性强、激烈程度较高的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它起源于我国宁夏回族自治区,自唐代以来流传至今,在该地区回族人民中间广泛流传(见图19-2)。

图19-2 木球比赛

它的竞赛方法是:竞赛双方每队各出5人在一长方形场地上,每人持一楔形长板,击打一圆柱形木块;场地两端各有一个宽、高各1米左右的球门,运动员通过抢球、传球、射门等方法,以将球攻入对方球门多者为胜。

在回族的主要聚居地宁夏回族自治区,人们的主要生产方式是放牧牛羊,放羊的孩童为了节省体力,经常用小石头砸头羊和离群的羊,行进的时候,就用手中的木棍打起地上的石头来管理羊群。大家在一起休息的时候,就互相打,看谁打得又远又准,进而衍生出了木球运动的雏形游戏。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民族政策一直把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逐步走向社会化和制度化。宁夏回族自治区组织专家和学者对木球项目进行了挖掘、整理和选送,在1982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首次表演,由于该项目具有较强的对抗性、观赏性和趣味性,所以备受人们关注。1991年在广西南宁全国第四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木球正式被确定为竞赛项目。

二、木球运动的健身价值

木球运动具有身体接触多、对抗性强、激烈程度高等特点,比赛形式变化多端、胜负难测,场面极具戏剧性。再加上基本技术动作较难掌握,战术运用的成功率忽高忽低,因此给木球运动增添了趣味性和戏剧性色彩。

木球运动复杂多变的特点,要求每个队员思想高度集中,需要具有快速反应、准确判断和协调配合的能力。木球运动的技术动作由跑、击打、蹲起、闪躲等基本技能组成,因而能促进力量、速度、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木球技术

木球基本技术是木球战术的基础。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把基本技术作为教学与训练的重点,反复学习,精益求精,打好基础。

(一)进攻技术

首先学习适合自己的正确握拍方法,学习运球技术,熟悉球性,再学习传、接球技术,传接结合,射门技术和防守技术。

木球运动员的基本姿势为:两脚开立略宽于肩,前后错出一脚,屈膝弯腰,重心落于两脚之间,手持拍。木球运动员持板的形式有双手持板和单手持板。

1.运球

运球是指运动员在跑动中以手腕的转动,用击球板的板头,在球的周围连续不断地轻轻拍击,使球在击球板的控制之下随人体运动的触球动作。

运球要领:首先以身体阻碍对方抢断球的路线,击球时不做预摆动作,在击球板与球保持尽可能长时间接触的情况下,利用腕关节的旋转动作将球向前拨推。

2.传球

传球是利用手臂和腰部力量,由向后预摆开始,转腰发力,既而挥臂使击球板向前将球击送出去,其中包括沿横轴传球法和沿纵轴传球法。

3.接球

接球是指对来球的控制,分为接地滚球、膝关节以下球和膝关节以上球。

接地滚球时,来球速度较慢,力量较小,应持板主动迎球,触球的瞬间转动板面角度,并按自己的传球方向拨球。

4.射门

预摆动作要短暂,利用垫步或侧滑步调整步点,侧身扭腰转体,挥摆击球板,板头不超过肩部,用击球板的板头击球将球击入球门。

(二)防守技术

1.抢断球

正面抢球时,两脚开立,两腿微屈,上体前倾,身体重心下降并落于两脚之间,面对对手。当对手拨球离板时,迅速跨步阻截对手前进路线,并用击球板触球。侧面抢球是与运球者平行跑动或从后面追成平行时,身体重心稍微下降,同时身体接触一侧紧贴对方身体,冲撞对方身体,使其身体重心失去平衡,从而乘机抢球或破坏对方运球和传球。

2.封堵射门

(1)位置选择:封堵队员防守位置选择得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球的得失。封堵队员正确的防守位置一般在球门与射门队员之间,从射球点看球门,球门应该被封堵队员挡住的位置上。不管怎样移动其位置,都应使自己始终保持在球与两球门拄所成夹角的分角线上。

(2)移动:封堵队员防守时,要经常以快速灵活的步法移动,使自己始终保持正确的防守位置,随时准备封挡对方射门的球。

上步时,前脚向前移一小步,后脚迅速跟进,重心落于两脚之间;撤步时,后脚向后撤一小步,前脚迅速撤回,重心保持在两脚之间;当球由一侧转移到另一侧小角度时,为便于封堵,应迅速以两脚为轴转动两腿及髋关节,使身体朝向转为另一侧;同时,持板手前手沿板柄滑至后手处握板,接着后手与前手交换,迅速沿板柄前移握板。

3.封挡

两脚前后开立与球门线平行并下蹲,使后腿膝关节落于前脚踝处,勿着地,两腿间尽量不留空隙;同时上体侧转,面对球的方向,双手持板,板头在前腿前面,使身体和板尽可能地大面积的挡住球门。

四、木球技战术练习

木球运动的练习分技术练习和战术练习。

(一)进攻技术练习

1.运球

(1)先掌握正确的握板方法进行模仿拨球练习和原地拨球练习。

(2)在长1.5米、宽1.5米的场地里进行拨球练习,不得出线,掌握体会手腕用力的轻重。

(3)两人1组相距1米原地做轻拨传球练习。

(4)沿直径5米的圆做顺时针和逆时针运球练习。

(5)在场地两底线间做慢跑和快跑变速运球练习。

(6)绕障碍物运球练习。

(7)1对1被动防守运球。

2.传球

(1)原地传固定球。

(2)原地两人对传球,距离由近至远,相距5~7米做各种传接球练习。

(3)在场地两底线间做走、慢跑和快跑运球的横传球练习。

3.接球

(1)原地接手抛地滚球。

(2)接手抛膝关节以下空中球。

(3)接手抛膝关节以上空中球。

(4)原地两人对传对接,距离由近至远。

4.射门

(1)原地模仿性射门练习,体会动作方法、击球力量、方向等。

(2)原地罚球点射门(沿横轴和沿纵轴两种)。

(3)接手抛地滚球射门。

(4)接手抛空中球射门。

(5)原地两人传球射门,距离由近至远。

(6)移动中接球后射门练习;直线移动接迎面球后射门,斜线移动接侧向球射门。

(7)在有防守的情况下正面射门练习;练习中防守队员的行动从消极到积极,进攻队员可结合各种传球、接球摆脱防守进行射门。

(二)防守技术练习

1.抢断球

(1)两人1组,被动进攻或主动进攻1对1抢断球。

(2)两人1组,相距4~6米站立,中间放一球,按教练员的手势两人同时做向前跨步抢球动作。

(3)两人1组,相距10米,一人向前直线带球,另一人做正面跨步抢球。

(4)教练员把球向前传出时,两人立即起动追球进行抢球,抢到球者快速运球射门,没有抢到球的采用各种方法进行封堵,直到对方射门为止。

2.封堵

(1)1攻1守封堵练习。

(2)两进攻队员近距离传球,一防守队员封堵。

(3)2对2进行封堵。

(4)3攻2守进行封堵。

3.拦截

(1)原地基本防守站立,看教练手势或其他信号做后撤步、交叉步、攻击步、攻击步接后撤步和交叉步接滑步的练习。

(2)做防守基本姿势、听信号后快速起动急停跨步练习。

(3)两进攻队员近距离传球,一防守队员拦截。

(4)2对2进行拦截。

(5)3人1组,2人传球进攻,1人做封堵练习;强调练习时的身体重心,注意防止犯规。

4.关门

(1)无球跑位练习。

(2)1进攻队员运球,2防守队员关门。

(3)2对2择机进行关门。

(4)3攻3守进行关门。

5.封挡射门

(1)原地1对1封挡定位球练习。

(2)封挡移动进攻球练习(1对1、2对2)。

(3)2人联合封挡球练习。

(三)战术练习

1.快攻战术

防守方抢断球之后,迅速由防守转入进攻时组织的个人突破,或集体配合进行抢断球快攻、界外球快攻、发球点或开球点的快攻。

2.角球战术

利用角球离球门近,而且防守队员所站的防守区域有空当,容易造成传球易到位、射门没人拦的局面;短角球(在端线发球点发任意球)时还可以利用球的不规则性和运动轨迹的不确定性直接射门。

3.练习实例

(1)快跑—突停—快跑的摆脱与跑位的练习。

(2)2人1组做1对1的突破练习。

(3)2过1的练习。

(4)阵地进攻练习。

4.防守战术

(1)全场或半场人盯人。

(2)“3~2联防”。

五、木球比赛规则简介

(一)比赛场地

木球比赛场地为平整、无障碍物的长方形场地,长40米、宽25米,球门宽1.2米,高0.8米。场地丈量从界线的内沿量起,边线和端线的线宽均为5厘米。界线外至少3厘米以内不得有任何障碍物。连接两条边线的中点,画一条与端线平行的线为中线。以中线的中点为圆心,4米为半径画一圆圈为开球区(从圆周内的外沿量起)。以中线的中点为圆心,画一直径为0.15米的实心圆为开球点。以端线的中点为圆心,2.5米为半径(从外沿量起),向场内画一半圆(均从内沿量起)。门柱呈圆柱形,直径为4~6厘米,球门设置在端线内沿中点处。球门后装球门网。两个球门柱内沿之间的连线为球门线,线宽同端线,内沿与端线内沿重叠。以端线中点为圆心,以8米为半径(从外沿量起)画一个半圆为罚球线。罚球线与球门区之间的区域为罚球区。以端线中点垂直向场内8.5米处画一个半径为5厘米的实心圆为罚球点。以边线和端线的交点为圆心,0.5米为半径(从外沿量起),向场内画一条弧线与边线和端线相交,该区为角球区,罚球线与端线相交点为端线罚球点。

(二)球

球体长9厘米,圆周长18厘米。球体两端呈半球形,中间为圆柱体,两端顶部距圆柱平面2厘米,球体内部为木质圆柱体,外部用软海绵和橡胶在外层做了双重防护,球体重50~60克。木球的颜色鲜明,与场地、器材有明显的区别。

(三)击球板

木球的击球板是用竹子、槐木或非金属合成材料制成,由板柄和板头两部分组成。击球板全长约70厘米,宽约4厘米,整个击球板的底部有一个板头。击球板厚1.6~2厘米,重量不得超过520克击球板不得带棱角,木质板头须缠裹0.2~0.3厘米厚的胶带或其他非金属保护品,以防击球板断裂。

(四)球队

每队设教练员1名,运动员8名,其中1名为队长。进行比赛时,每队有5名队员上场,并可按规定进行替换。球队的队员在场上时为比赛队员,在场下时为替补队员。场上队员与替补队员的替换需经裁判允许方可进行。

(五)比赛服饰

比赛双方应穿着颜色区别明显的服装,每队上场队员的服装必须统一,队员上衣前后要有醒目的号码(1~10号)。号码颜色与上衣颜色有明显的区别,其中背后的号码至少高20厘米,前胸的号码至少高10厘米。同队队员不得使用重复号码,上场队员必须穿运动胶鞋、护膝、护袜、护腿板,并戴上手套,不得穿戴危及其他运动员安全的任何物品。

(六)比赛时间

木球全场比赛时间为40分钟,分上、下两个半场进行。每半场时间为20分钟,上、下半场中间休息10分钟。当下半场比赛结束,两队比分相等时,进行加时赛,时间为10分钟,分上、下两个半场。每半场5分钟,中间不休息。

(七)弃权

比赛遇下列情况即为弃权:

(1)超过比赛时间15分钟,参赛队仍未到场或场上队员不足5人。

(2)参赛队在裁判员通知后拒绝参加比赛。

(3)比赛中,某队场上队员少于3人时。

(4)参赛队以其行动阻碍比赛进行。

(八)比赛得分与胜负

(1)场上队员以合理击球动作击球,并使球由地面或空中进入球门(球体压线或过球门线)算得分。进1球得1分。

(2)全场比赛结束如两队比分相等,则进行加时赛,比赛前休息5分钟。如加时赛结束比分仍然相等,则以罚点球方式决定胜负。

(3)全场比赛结束后,得分多者为胜队。

(九)决定比赛名次的方法

按各队积分多少排列名次,胜1场得2分,负1场得1分,如两队积分相等按以下方法进行排列:

(1)两队积分相等,以两队之间的比赛成绩排列名次,胜者名次列前。

(2)两队以上积分相等,则以这几个队之间的比赛成绩排列名次,胜场多者名次列前。如仍相等,则按他们之间比赛的得失分率(总得分/总失分)排列名次。如再相等,则按他们在全部比赛中的得失分率排列名次,得失分率高者名次列前。

参赛队弃权,取消该队全部比赛成绩。

(十)5秒规则

凡队员在中圈发球,发界外球、任意球、角球、点球时,在控制球后5秒内应将球击出。

(十一)黄、红牌判罚

裁判员对比赛队员不道德及违反规则等行为除按规则判罚外,还可进行劝告或出示黄、红牌。

1.队员有下列行为时应被出示黄牌

(1)连续违反规则的行为。

(2)较为严重的犯规。

(3)不道德的行为。

2.队员有下列行为时应被出示红牌罚其出场

(1)经裁判警告仍不改正者。

(2)一名队员在一场比赛中被出示两张黄牌。

(3)故意或严重犯规。

(4)造成恶劣影响或严重后果的行为。

上半场因红牌被罚出场的队员,不允许其他队员替补,下半场开始时方可替补;下半场因红牌被罚出场的队员,不允许其他队员替补,加时赛时方可替补。因红牌被罚出场的队员,取消本场比赛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