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地与设备
比赛场区为18米×9米的长方形。中间隔一球网(男子网高2.43米,女子网高2.24米),球网两边挂有标志带,其外沿有1.80米长的标志杆。所有的界线宽5厘米。边线和端线都包括在比赛场区的面积之内(见图13-9)。
图13-9 比赛场区
二、比赛方法
比赛采用五局三胜制以先胜3局的队为胜一场。前四局先得25分并同时超出对方2分的胜一局,当比分24∶24时,比赛继续进行至某队领先2分(26∶24、27∶25)为止。
决胜局先得15分并同时超出对方2分的队获胜。当比分14∶14时,比赛继续进行至某队领先2分(16∶14、17∶15)为止。
三、发球犯规与失误
发球时未将球抛起,身体的任何一部位触球;脚踏端线或踏越发球区短线;球触及标志杆或从非过网区越过;球落在界外;球落地前触及空中障碍物;抛球未击,但球落地前触及发球者;鸣哨后8秒内未击球;发球次序错误;球越过发球掩护的个人或集体。
四、重新发球
未鸣哨允许发球将球发出,遇到特殊情况认可的停止比赛时,如队员受伤,来自外界的干扰等。
五、场上队员的位置与位置错误的判断
靠近球网的3名队员为前排队员,其位置为4号位(左)、3号位(中)和2号位(右)。另外3名队员为后排队员,其位置为5号位(左)、6号位(中)和1号位(右)。如果没有按照正确的轮转秩序发球,则构成发球秩序错误。
六、击球时的犯规
(1)四次击球。一个队连续触球4次则判为四次击球(拦网一次除外)。
(2)借助击球。队员在比赛场地以内借助同伴或任何物体的支持进行击球。
(3)持球。没有将球击出,以及有握、抛、推送、携带等动作,造成接住或抛出。
(4)连击。一名队员连续两次击球或球连续触及身体的不同部位(拦网除外),则判为连击。拦网一次和接发球时除外。
七、队员在球网附近的犯规
(1)对方进攻性击球前或击球时在对方空间触及球或对方队员为犯规。
(2)从网下穿越进入对方空间并妨碍对方比赛为犯规。
(3)越过中线进入对方场区,指队员的一只(两只)脚或一只(两只)手超过中线触及对方场区。手或脚如还有部分接触中线或置于中线上空不判为犯规。队员身体的任何其他部分接触对方场区为犯规。
(4)队员触及球网,但队员在试图进行击球的情况下偶尔触网不算犯规。
八、进攻性击球犯规
在对方场区空间击球;击球出界;后排队员在前场区完成进攻性击球,并且击球时球的整体高于球网上沿,均判失去发球权或失分。
九、不良行为
在比赛中,球队队员对裁判员、对方队员、同队队员或观众有不良的行为,根据其犯规的严重程度,给予适当的不同等级的判罚。
十、暂停、换人规则与临场处理
正常的比赛间断有“暂停”和“换人”。每局最多请求两次暂停和6人次换人,替补队员在每局比赛中只有一次被换上场的机会。
国际排联世界性比赛暂停采用以下方法。第1~4局,每局有两次技术暂停,各为l分钟,每当领先队达到8或16分时自动执行。相应每个比赛队每局仅有一次机会请求30秒的普通暂停。决胜局(第5局),无技术暂停,每队在该局可请求两次30秒的普通暂停。
十一、比赛被拖延的间断处理
任何意外的情况阻碍比赛进行时,第一裁判员、比赛组织者和主管委员会成员应共同研究决定,采取措施使比赛恢复正常。一次或数次间断时间累计不超过4小时;如果比赛仍在原场地进行,间断的一局应保持原比分、原队原场上位置,已结束的各局保留比分。如果比赛改在另外场进行,则间断的一局应取消,但保持该局开始时的阵容和位置重新比赛,已结束的各局比分保留。
一次或数次间断时间累计超过4小时,则全场比赛重新开始。
十二、自由人
在比赛中,为增加来回球次数,提高防起率,尽量维持攻防平衡,使比赛更加精彩。可在参赛队12名正式参赛队员中设一名专门防守队员,称为自由防守队员,又称之为“自由人”。
“自由人”:必须穿着与其他队员不同颜色的上衣。换人不计为正规换人次数。不得发球,不能进行进攻性击球。
练习与思考:
1.阐述排球运动的特点。
2.简述排球运动的重要赛事。
3.简述排球技术的分类。
4.简述发球的技术要领。
5.简述发球的个人战术。
6.简述“边一二”进攻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