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篮球比赛场地
(一)比赛场地
比赛场地应是一块平坦且无障碍物的硬质地面。其尺寸是长28米、宽15米,从界线的内沿丈量。
(二)后场和前场
某队的后场由该队本方的球篮、篮板的界内部分以及该队本方球篮后面的端线、两条边线和中线所限定的比赛场地部分组成。
某队的前场由对方的球篮、篮板的界内部分以及对方球篮后面的端线、两条边线和距对方球篮最近的中线内沿所限定的比赛场地部分组成。
(三)线
所有的线应用白色画出,宽5厘米并清晰可见。
1.界线
比赛场地是由两条端线和两条边线组成的界线所限定。这些线不是比赛场地的部分。任何障碍物包括在球队席就座的人员距比赛场地应至少两米。
2.中线、中圈和罚球半圆
(1)中线应从两边线的中点画出并平行于两端线。它向每条边线外延伸0.15米。
(2)中圈应画在比赛场地的中央,半径是1.8米(从圆周的外沿丈量)。如果中圈里面着色,则它必须与限制区内的颜色相同。
(3)两个罚球半圆应画在比赛场地上,半径是1.8米(从圆周的外沿丈量),它的圆心在两条罚球线的中点上。
3.罚球线、限制区和抢篮板球分位区
(1)罚球线应画成与每条端线平行。从端线内沿到它的最外沿应是5.80米,其长度是3.60米。它的中点应落在连接两条端线中点的假象线上。
(2)限制区应是画在比赛场地上的一个长方形区域,它由端线、延长的罚球线和两条起自端线(外沿距离端线的中点2.45米),终于延长的罚球线外沿的线所限定。除了端线外,这些线都是限制区的一部分。限制区内必须着色。
(3)抢篮板球分位区是罚球时留给队员们的沿限制区两侧的抢篮板球分别站位区。
4.3分投篮区
某队3分投篮区是除对方球篮附近被下述条件限定的区域之外的整个比赛场地的地面区域。这些条件包括:
(1)从两条至端线引出的两条垂直于端线的平行线,其外沿距离边线的内沿0.90米。
(2)以对方球篮中心正下方场地上的点为原点,画一个半径(圆弧外沿)是6.75米的圆弧。此原点距离端线中点的内沿是1.575米,且该圆弧与两平行线相交。
二、比赛通则
(一)比赛时间、比分相等和决胜期
比赛应由4节组成,每节10分钟。在第一节和第二节之间、第三节和第四节之间以及每个决胜期之前应有2分钟的休息期间。第二节和第三节之间的休息期间应是15分钟。
如果第四节比赛时间结束时比分相等,则比赛再继续一个或几个5分钟的决胜期来打破平局。决胜期是下半场的延续。
(二)违例
违例是指违反规则。罚则是将球权判给对方队并在靠近发生违例的地点掷球入界。
1.带球走
当持活球的队员用同一脚向任何方向踏出一次或多次,其另一脚(称为中枢脚)不得离开与地面的接触点,如果中枢脚离开了这个接触点,就构成带球走违例。
2.非法运球
队员在运球后,用双手同时触及球或允许球在一手或双手中停留时运球结束。运球结束后,除非失去控球权后又重新控制球,否则不得再次运球,如果再次运球,则为非法运球违例。
3.拳击球或脚踢球
比赛中队员不得故意用拳击球或用腿的任何部位去阻挡球,否则将判违例。如果球偶然的接触到腿的任何部位,或腿的任何部位无意碰到球,不算违例。
4.球回后场
在比赛中,前场控制球的队,不得使球再回到后场,否则为球回后场违例。具体判定球回后场有三个条件,且这三个条件必须依次连续发生:
(1)该队必须控制球;
(2)球进入前场后,在球又回到后场前该队队员(或裁判员)最后触及球;
(3)球回后场后,该队队员在后场最先触及球。
5.干涉得分和干扰
投篮(罚球)的球在飞行下落并完全在篮圈水平面之上时,双方队员不可触及球。当投篮的球触及篮圈时,双方队员都不得触及球篮或篮板,不得从下方伸手穿过球篮并触及球,不得使篮板和篮圈摇动。如果进攻队员违犯这一规定,中篮无效,将球判给对方在罚球线延长部分的界外掷球入界;如果防守队员违犯这一规定,不论是否投中,均判投篮(罚球)队员得分,得分的标准同球已进入球篮的得分标准。
6.3秒违例
当某队在前场控制活球并且比赛计时钟正在运行时,该队队员在对方的限制区内持续停留的时间不得超过3秒,否则违例。
7.5秒违例
进攻球员必须在5秒之内掷出界外球;或在被严密防守时,必须在5秒之内传、投或运球;当裁判员将球递给罚球队员时,该队员必须在5秒内出手,否则违例。
8.8秒违例
进攻球队从后场控制活球开始,必须在8秒之内进入前场(对方的半场),否则违例。
9.24秒违例
从一名队员在场上获得控制活球开始,该队必须在24秒之内尝试投篮,否则违例。
(三)犯规
犯规是对规则的违犯,含有与对方队员的非法身体接触和违反体育道德的举止。对违反者应登记犯规并随后按规则给予处罚。
1.侵人犯规
侵人犯规是队员与对方队员的接触法规。无论球是活球还是死球,队员均不应通过伸展其手、臂、肘、肩、髋、腿、膝或脚来拉、阻挡、推、撞、绊等阻止对方队员行进,以及不应将身体弯曲成超出其圆柱体反常的姿势,也不应放纵任何粗野或猛烈的动作。在所有情况下都要给犯规队员登记1次侵人犯规。如果对未做投篮动作的队员发生犯规,则由非犯规队在靠近犯规地点的界外掷球入界重新开始比赛。如果犯规队员处于全队犯规处罚状态,则应判给未做投篮动作的队员2次罚球,代替掷球入界。如果对正在做投篮动作的队员犯规,如投篮成功,应计得分并判给1次追加罚球;如投篮未中,则要根据投篮的地点,判给2次或3次罚球。
2.技术犯规
技术犯规是包含(但不限于)行为性质的队员的非接触犯规。如不顾裁判员警告;没有礼貌地触犯裁判员、技术代表、记录台人员;有冒犯或煽动观众的语言和举止;戏弄对方队员或在对方队员的眼睛附近摇手妨碍其视觉;在球穿过球篮后,故意触及球以延误比赛;阻碍对方队员迅速地执行掷球入界以延误比赛;假摔以伪造一次犯规等。
队员技术犯规,应给其登记1次技术犯规,作为全队犯规之一计数。教练员、替补队员和随队人员的技术犯规,对每一起犯规行为都要登记教练员1次技术犯规,但不作为全队犯规之一计数。
对技术犯规的处罚是判给对方2次罚球,以及随后在记录台对面的中线延长部分掷球入界或在中圈跳球开始第一节(如犯规发生在第一节比赛前)。
3.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
根据裁判员的判断,一名队员不是在规则规定的范围内合法地试图去直接抢球,发生的接触犯规是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应给犯规队员登记1次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判给对方罚球,以及随后在记录台对面的中线延长部分掷球入界或在中圈跳球开始第一节(如犯规发生在第一节比赛前)。
4.罚球的次数的规定
对没有做投篮动作的队员发生的犯规应判给2次罚球;对正在投篮的队员发生的犯规,如中篮,应计得分并加判给1次罚球;如未中篮,应判给2次或3次罚球。
练习与思考:
1.阐述篮球运动的起源及发展概况。
2.简述篮球运动的重要赛事。
3.什么是篮球技术的移动?移动的动作方法有哪些?
4.简述防守持球队员的方法。
5.什么是策应配合?
6.进攻半场人盯人防守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7.简述区域联防运用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