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1 / 1)

10.1.1 经济全球化进程迅速发展

21世纪以来,各国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相互依存度越来越大,市场自由化的程度越来越高。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尽管它在其进程中会有波折,但是这一进程不会中止,其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两个轮子一直勇往直前,这就是市场化的力量和网络化的力量,又称作市场革命和技术革命。

1991年苏联帝国灭亡,其殖民主义体系土崩瓦解,阻碍社会前进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消失了。世界市场经济因此获得迅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整个世界的开放度、市场自由度前所未有:俄国与东欧国家初步走上市场化道路;中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市场的控制也在明显减弱。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统一的国际经济贸易规则的形成,对民族国家的约束力逐步加强,大大推动了全球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从而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10.1.2 科学技术是经济增长加速器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电子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材料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当今世界,以发展现代化科技来提升综合国力,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

如果说各种先进工具的诞生,是人类双手的延伸,那么电脑的出现则是人类大脑的延伸。当前正在进行的信息技术革命,其巨大效应被美国人比作1760年的英国第一次产业革命。信息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几乎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互联网使世界各国之间的距离“缩小”,人员、商品、资金、技术、信息的流动空前加快,成本迅速降低。

21世纪的世界经济将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都是建立在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之上。科学技术是发展经济的加速器,是增强国力的关键手段,是富民强国的根本,是当代世界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武器。一个国家的兴衰、经济的增长,都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的高科技发展水平。

10.1.3 国际贸易是经济增长发动机

1.国际贸易增长快于世界经济增长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世界贸易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世界经济的结构性调整,将使世界各国(地区)的比较利益更加明显,进出口结构进一步趋向于合理。如果国际经济新秩序得以更好地发展,将使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获得改善;国际间的贸易活动将更加频繁,贸易仍将是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贸易增长与生产发展的相关程度不断提高。

2.国际贸易自由化成为主流

在贸易自由化潮流下,发达国家是主要获利者。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贸易自由化一方面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本国市场与本国工业将受到发达国家强有力的冲击。从总体趋势上看,贸易自由化是不可逆转的,各国之间的贸易因此将得到迅速发展。有时一些国家为了本国的利益,会出台一些新的贸易壁垒,从而对贸易自由化造成障碍。当发展中国家和一些努力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国家还未来得及处理如何将其国内经济政策适应世界贸易组织的多边贸易体制规则的时候,发达国家已把更多的新议题列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议事日程中,无疑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麻烦,从而也给未来的多边贸易体制带来几多变数。

3.贸易商品结构发生变化

能源和原材料等初级产品贸易数量大幅增加,一些重要原料性产品的价格将趋于提高,能源价格将趋于坚挺。同它相对应的是,制成品贸易将大幅增长,特别是其中的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将占世界贸易总额的很大比重。人口增加的压力将推动初级产品贸易的发展,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那些经济最落后的国家只能依靠初级产品出口缓慢推动经济的增长,这一状况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将难以发生根本性改变。

世界出口商品结构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以微电子、电脑软件、光导纤维、航天工程、生物工程、海洋工程、新材料、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兴工业日新月异,极大地推动了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从而推动出口商品结构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深加工、高附加价值的技术产品贸易将成为制成品贸易的主要内容,在整个贸易中的比重将显著加强,可望由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约20%上升到21世纪初期的30%以上。美国信息技术产品的出口额已占出口总额的40%,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和出口的增加,不仅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而且高新技术产品生产的扩大会在规模效应的作用下,急剧地降低生产成本,并且有利于关联产品的出口。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将与商品贸易成三足鼎立之势,成为国际贸易的三个组成部分。

传统工业是以尽可能多地利用自然资源而获取最大利润,因而很少考虑环境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现代文明国家提出发展知识经济,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21世纪的生产、贸易和消费,高技术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将遵循一种新的指导思想,即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同时开发尚未利用的丰富自然资源,以取代几近枯竭的稀缺自然资源。因此,知识经济下的生产更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绿色贸易将顺应环境保护的客观要求而得到发展,绿色消费将成为潮流。

4.跨国公司是国际贸易的主力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哪里市场环境适宜,哪里成本低廉,哪里利润丰厚,它们就推进到哪里。在国际贸易中,跨国公司是国际贸易的龙头,它具备资金、技术、资讯及管理经验等方面的绝对优势。当代世界,绝大部分国家的国际贸易都是通过跨国公司进行的。全世界7万家跨国公司,它们凭借资金、技术、品牌和销售网络的优势驰骋世界市场,控制着全球1/3的商品生产、2/3的国际贸易,70%的技术专利和90%的国际直接投资,跨国公司在国际贸易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5.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

在国际贸易的区域分布中,发达国家将继续占据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中的不同层次国家地位也各不相同。随着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拉开,一部分发展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正在成为重要的贸易国,在经济水平上更接近于进入发达国家行列。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基本上仍处于原料提供国和制成品销售市场的地位。

10.1.4 国际投资规模迅速扩大

国际资本移动的主体仍然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不管是资本的输出国还是资本的输入国皆然。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一部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将成为国际资本的重要吸收国,原因是这部分国家在21世纪初表现出较高的经济增长率,自由化和私营化将进一步发展。伴随国际直接投资在21世纪的大扩张,投资的部门结构也将发生变化,即从初级产业和资源加工型产业转为投向服务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将进一步趋向于采用兼并与收购方式。另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估计,目前在全球各市场中频繁出入的国际游资约有十几万亿美元,因此,21世纪初的金融风险的防范依然是各国尤其是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发展中国家要认真面对的严峻课题。

10.1.5 三大经济体主导世界经济

1.东亚地区的经济将保持稳定增长

20世纪80年代迄今,东亚地区、尤其是中国大陆地区的经济增长率远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地区)。东亚地区成为世界上最具经济活力的区域,同时也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大的贸易与投资市场之一。1993年9月的一份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将东亚的巨大变化,称为是“东亚奇迹”。

1997年泰国金融危机打断了东亚经济的高速增长,并不同程度地波及了其他地区。后来,受亚洲金融危机沉重打击的东亚国家中,一些国家的经济已经止跌回升,有些国家的经济又迅速发展起来,东亚经济已经走入一个稳定增长的阶段,将进一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重新成为全球经济的增长点。

2.以欧洲联盟为代表的欧洲经济将缓慢增长

欧洲经济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巨大,但不同区域有着很大的差异。其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块:第一块是俄国;第二块是东欧国家,这一块的政治与经济都在急速向欧洲联盟靠拢,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较小;第三块是以欧洲联盟为代表的欧洲国家,这一块是欧洲经济的主体部分,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影响极大。

欧洲一体化的核心是欧洲联盟,欧洲联盟的发展代表着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欧洲联盟东扩的成功,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也进一步加强,欧洲联盟在一体化发展方面会有重大进展,但其在经济调整方面尚有难题需要解决:一是欧洲联盟现在的失业率仍处于较高水平,降低低失业率成为一个重要问题;二是欧元区成员同其他欧洲联盟成员之间的经济协调,以确保整个欧洲联盟一体化不受到影响。欧洲联盟在经济调整方面将加快步伐,但其经济仍维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3.美国在21世纪仍将保持世界经济的领导地位

美国依据其在信息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继续发挥对整个世界经济的领导作用。美国在21世纪将进一步明确其以全球为目标的政治、安全和经济战略,以加强其在全球的主导地位。在信息产业发展的强有力带动下,美国经济正在稳定增长。从美国经济情况看,只要没有重大变动因素,未来相当长时期里美国经济将保持稳定发展,并仍将保持世界经济领导地位。

由于受到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和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及2012年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整个世界经济仍将呈现缓慢稳定增长态势。发达国家以及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的国家的发展速度相对更快,其效益也更容易体现。发达国家将迅速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知识与智力资源,借助所拥有的强大的经济基础,在世界范围内获取更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