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 / 1)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社会经济的深层影响

当前,国内对我国“入世”的影响存在着争论,我认为,从各方面情况看,我国“入世”五周年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影响都是正面的。在我国“入世”五周年时,有必要回顾一下当时中央对我国“入世”所作的基本思考:当时中央认为,参加世界贸易组织是我国参与未来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战略部署。既然是战略部署,其作用就不只体现在一年、两年或者五年,而是体现在很长的时间。也就是说,我国“入世”对世界和我国经济的影响是长期的。“入世”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可以用八个字概括:“外塑形象,内促改革”。

一、外塑形象

通过“入世”,对外要树立中国的新形象,特别是一个崛起的中国的新形象。国家的形象就像企业的信誉一样,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国际环境的优劣。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是政府间的协议,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营造一种环境,因此,“入世”的一个重要作用是为企业在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过程中营造一个好环境。我国“入世”最大的收获就是解决了美国对中国的最惠国待遇问题。

影响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因素虽然有很多,但最核心的因素是中美之间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美之间的关系对我国对外经贸的影响是一好百好,一坏百坏。因此,处理好中美之间的关系,是我国对外经济环境的核心问题。这不仅仅因为美国是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而且还主导着世界经济贸易组织,所以,中美关系对我国至关重要。“入世”前,我国开展对外经济关系最大的困扰是美国国会每年一次的对中国最惠国待遇的审查。他们不仅讨论我国的经济问题、贸易政策问题,还要讨论我国的人权问题、西藏问题,乃至他们认为应该提出来的关于我国的所有问题。因此,每年一次的这种审查就成为了当时中美关系的定时炸弹,为中美关系带来了很大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中央对此问题极为关注,时刻关注着“入世”能否解决中国最惠国待遇的问题。美国代表团当时一直不承诺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修改美国的国内法,而美国代表团在修改美国国内法的问题上是没有发言权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与美国国会直接谈判,这是由美国的体制决定的。因此中央提出,如果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克林顿政府必须表态做其国会的工作,促使国会修改国内法,一劳永逸地解决中国的最惠国待遇问题。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时机解决中国最惠国待遇问题,错过这个时机,问题就可能长期拖下去。因为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所有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相互之间都无条件给予最惠国待遇。既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执行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那么美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也必须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行事,也必须给予中国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这就是当时谈判的逻辑。一直到最后时刻,美国政府才承诺,如果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美国政府将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美国政府也履行了承诺,促其国会修改了美国国内法,解决了长期困扰中美关系的一个重大问题,为我国营造了一个比较好的国际经济环境。现在回想起来,“入世”前中美经贸关系是相当紧张的,经过了多次的波折,有时火药味还相当浓。“入世”以后,虽然中美贸易关系也有摩擦和矛盾,但总体上是好的。

不久前,中美之间建立了战略性的对话磋商机制,把中美经贸关系纳入了稳定的、机制化的轨道。由于有了长期对话机制,中美经贸关系中的任何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所以,我们在讨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成果时,必须要看到“入世”后我国的对外经济环境已经产生了重大变化。没有这种变化,我国的经济贸易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也不可能获得今后更大的发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时作了两个基本的承诺:一是遵守国际的规则;二是逐步开放我国的市场。这两个承诺对我国在国际上树立良好的形象起着重大的作用。因为对于外国而言,一个承诺遵守国际规则的国家,是不可能成为世界的威胁因素的。无论其多么强大,只要它承诺按国际规则办事,这个国家就是负责任的国家:如果一个国家承诺了开放市场,它越发达,对全球经济的贡献就越大。所以中央提出,我们要树立一个开放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这一点,对我国对外开放和参与经济全球化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二、内促改革

国外在谈到中国“入世”时关心更多的不是我国开放市场的承诺。他们感到更深刻的意义在于,中国是世贸组织在六十多年的谈判历史中以国际谈判促进国内改革最经典的案例,它可能成为整个世贸组织和许多大学研究国际经贸关系的案例。我们应该深刻研究以国际谈判促进国内改革的难点,这对于提高世贸组织在整个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有很重要的影响。

我国的“入世”确实加快了国内的改革,引进的一些重要原则已经对国内改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我们在加入世贸组织时承诺履行国民待遇的原则,本来该原则只涉及给国外的企业与中国企业一样的待遇。在这个问题上,国内曾进行了一场深刻的讨论。如果我们给予外国企业国民待遇,那么首先就必须给予国内所有的企业(无论是何种所有制企业)同样的待遇。长期以来,我国的民营企业在银行贷款、土地使用、进入垄断行业等方面都遭受了或多或少的歧视性待遇。如何解决民营企业平等待遇的问题就成为我国经济改革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中十分活跃和重要的组成部分。解决民营企业平等待遇问题,对促进民营经济和我国总体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政府并没有将平等待遇问题只停留在解决外国企业和中国企业的平等待遇的层次上,而是在更深层次上落实所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平等待遇。这个问题刚开始解决,还远未彻底解决,所以解决国民待遇问题对我国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之所以现在还举行许多民营企业研讨会,就是因为民营企业还没有真正享受到国民待遇,我们的政治、经济、法律等环境还不健全。在讨论“入世”的问题时,我们不能仅仅讨论对外的经济关系问题,还应该讨论我们承诺的国际规则对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前几天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一篇文章,强调必须对农民工实行国民待遇,我非常激动,因为国民待遇已经延伸到如何对待农民工的问题了。如何对待农民工不是一个小问题,因为我国社会的一个深刻变化就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每年成千上万的农民进城,如何解决对待农民工的问题对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具有核心意义。如果不解决对农民工在住房、子女教育、社会保险等各方面的歧视性待遇问题,就不可能完成具有历史意义的城市化进程。这是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重大的体制问题。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已经不再称农民工或外来工,江苏省的昆山市和江阴市现在已经称之为“新市民”了。所以,国民待遇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当时我们“入世”时所承诺的范围。

另外,我国“入世”时承诺的透明度原则,也逐步地延伸到经济和贸易领域之外。在2003年“非典”期间,我们谈到最多的就是透明度问题,即政府必须无保留地、及时地向全国通报疫情。透明度问题还逐步延伸到政府的行政管理中,出现了所谓“阳光工程”、“阳光管理”的提法,也就是说在建立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人民对知情权和行政透明度的要求变得越来越强烈。这些都是国际上通行的规则。

所以在回顾“入世”五周年时,不仅要看到协议中我们承诺的,更应看到我国政府在“入世”时之所以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因为我国政府长远的眼光,不是仅局限于字面上的承诺,而是把其中重要的原则延伸到政府内部的治理和管理中。这样,我国政府才能确定以“入世”这种重大的外交和对外开放契机加快国内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经济发展。所以,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不仅仅是世界贸易组织的重要议题,也是我国今后继续发展的重要议题。在我们这样一个曾经长期闭关自守的国家,要真正接受开放的观念是非常困难的,可以说,国内在过去两年中对开放问题存在很多的杂音。我认为,在我国纪念“入世”五周年时必须继续坚持开放,反对形形色色的打着所谓“左”的或民族主义的幌子而从事的使开放倒退的行为。因为历史已经证明,如果一个国家不开放,它是没有任何前途的。不要以为我国的开放程度已经足够了,我们现在最担心的是在“入世”五周年我国已经兑现了所有“入世”时的承诺,特别是过渡期时的承诺的情况下,有人会认为已经万事大吉,不必要再开放了。有许多人仍然认为我们履行承诺是吃了亏,是作出了让步。这样的观念不消除,我国开放的进程就会受到阻碍。希望“入世”五周年的纪念变成一个坚持继续开放、为开放鼓劲的契机,必须坚定不移地执行对外开放的政策。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研究世界贸易组织的问题,就是研究如何继续开放的问题。前不久,在与欧盟一个谈判代表探讨时,我们共同认为在国际贸易谈判中必须永远把“让步”这个词语驱逐出去,在国际贸易谈判中达成的协议并不是各方的让步,而是各方的进步,是为了各自的利益而作出的重要选择。他说,如果欧盟在农产品问题上作出让步,这些让步并不是为了巴西的农民,而是为了欧洲的消费者,因为农产品补贴使欧洲的消费者在农产品方面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如果欧盟在农产品方面作出的是让步的话,首先得益的是欧洲人自己。这种思想是完全正确的。我们在开放汽车市场、保险市场等方面,并不是为了满足美国人的要求,首先是为了我国自身的发展。这不是让步,而是进步!这才是双赢的理念。

三、双赢理念深入人心

我国“入世”的重要意义还表现在引进了一个重要的理念:双赢。现在我们每天都在谈双赢,报纸上每天都能看到双赢的字眼。但是,当时提出双赢时,很多人不能接受。后来的事实证明,正是因为接受了双赢的理念,才最后与美国、欧洲达成了协议。1999年11月15日,我国与美国达成了一个双赢的协议,这是中央经过深思熟虑的结论!是观念上的重大变化!中国“入世”不仅仅是中国的胜利,而是中国和世界的双赢!我们应该深刻理解中央对我国“入世”的战略性思考。现在,新的中央领导提出对内建立和谐社会、对外建立和谐世界的思想,这是战略上、思路上、观念上的重大变化,是在接受双赢理念后在更高层次上、更广范围内所提出的战略性思考。

所以,我国“入世”的意义就在于引进了一些重要的国际规则和理念,使我们能够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与全世界所有的国家、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并且共同期待经济的更大发展。

资料来源:龙永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社会经济的深层影响》,载《中国流通经济》,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