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1 / 1)

回想刚接到出版社老师写书邀请的时候,已经是两个月以前的事情,当全神贯注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时间总是过得很快。首先,感谢出版社各位同人,特别是郝珊珊女士,正是有了她的支持和信任才有这本书的面世,才有了我与广大读者思想碰撞的机会。

我认为我是一个感性的人,一个感性的人要怎么写好一本理性的书?我翻阅了几乎市场上所有与记忆力相关的图书以后决定,换一个角度换一种体验来写。若干年前在我刚接触记忆术的时候曾经看过不少图书,我发现几乎所有的书都按记忆的各种方法来分类,当我把整本书看完的时候我就有了两点疑问:一是,在我实际遇到问题的时候我该用哪种方法来记呢?二是,会不会是列举的记忆材料刚好可以用这种方法记,我遇到问题的时候用同样的方法行得通吗?这两个疑问一直伴随了我很久。

我联想到外语教学仿佛也有类似的地方,语言本是一种特定区域人群的某种说话规律,老一辈的教育家通过实践和深入研究将这些规律总结成文字,再通过教学传道授业解惑。回想我初中的时候,比如这样的表述:“否定形式:am/is/are+not;此时态的谓语动词若为行为动词,则在其前加don't,如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则用doesn't,同时还原行为动词”,这句话虽然意思很简单,但确实存在一部分搞不懂的学生,他们觉得太枯燥,于是便开始开小差,脑海里自己已经飞到了九霄云外,我就是这类人。我曾经是一个放弃外语学习的人,但最后却考入了外语院校,在大学的学习中,我拿到了奖学金,加入了中国翻译协会,取得了外语专业八级的证书,参加了全国的演讲比赛,最终,我重拾了对外语的兴趣。我想,这都归功于我记单词的方式吧,我将想象力用到记忆的时候发现,比起死记硬背,联想不但不容易忘记,还能让整个学习过程快乐起来,在整个大学四年,这样的快乐就一直贯穿着我的学习。我丝毫不否认老一辈教育家的外语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根基扎实,掌握了基础理论后要提高也是非常快的一件事情,但是从现象上来看,确实有部分语法考高分的人只重视形式,忘记了目的,无法说一口流利的外语,或者说一口中国式表达的外语。

现在比较提倡语感式教育,自然拼读英文,记忆术的学习也有类似之处,能说是我们学习外语的目的,同样,记而不忘就是我们学习记忆术的目的。我想,如果先打通思路,再结合大量实例训练,把所有方法揉到一起讲,会不会有不一样的体验呢?于是,针对我这样类型的人,我就按我的方式,写了这本记忆力的书。

持之以恒是我在记忆术的学习当中更大的收获,我感激父亲曾对我说过的一句话:“事业就像挖井的过程,如果浅尝辄止,挖了再多都只是干枯的窟窿,如果朝着一个地方努力付出,一旦挖到泉水将涌泉相报”。

在这趟与记忆术相知相识的美妙旅程中,我结识了很多朋友、前辈、老师,我和每一期的学员在课堂上的欢笑都是我这趟旅程中最美好的回忆,在提高记忆力的过程中,不但可以收获满满的智慧,应该还有自信、坚持、快乐以及超越自我的精神。

感谢您的阅读!

α波引导冥想1

α波引导冥想2

α波引导冥想3

数字编码[01~20]

数字编码[21~40]

数字编码[41~60]

数字编码[61~80]

数字编码[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