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辩论中的主动权(1 / 1)

辩论是很多人都无法避免的。俗话说“先下手为强”,有时局势的主动与否全在于论辩开始时能否掌握主动,能不能做到先发制人。

如果辩论刚开始在心理上能比对方站在更优越的位置,自然可以影响到后来彼此的谈话。因此,能够比对方先行一步,就达到了先发制人的地步。

辩论不是简单的舌战,更不是街头泼妇骂架,而是进攻与防守综合艺术的运用。顶头不顾尾的蛮攻和忍气吞声的呆守都会造成灭顶之灾。孙子曰:“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在辩论时,为了辨明是非,最经常也是最奏效的战略就是主动出击,因为只有在进攻、进攻、再进攻中才能始终把握主动权。但不能盲目进攻,要掌握进攻技巧,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1.正面进攻

与对方短兵相接,面对面地直接驳斥对方的论点,尤其是中心论点,指出对方论点的错误和明显违背事实与常理的地方,使其主张不能成立,是辩论制胜的法宝。这就是所谓正面进攻。这是大规模的正规军决战常用的手法,最常用,也最难以掌握。

1988年“亚洲地区大学生论辩赛”预赛的第一场,香港中文大学队对新加坡国立大学队,辩题是“个人功利主义是社会进步的最重要的因素”。辩题即论点,站在反方的香港中文大学队的一名队员发言指出:

“国父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难道是因为个人功利主义吗?爱迪生发明了电灯,造福于全人类,难道是因为个人功利主义吗?”

这里采用的就是正面进攻,直接反驳辩题。只用两个反问句,举出两个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中国及全世界都知道;爱迪生的科学发明,给全世界带来了光明,更是世人皆知。论者用这两个促进社会进步的重大历史事实,直接证明“个人功利主义是社会进步的最重要因素”这一论点的错误。这一方法的效果是全面而且有力的。

2.侧面进攻

侧面进攻指不与对方正面交锋,或是因对方论点看来十分坚强,难以找到漏洞,而从侧面驳斥对方的论据,或提出对方论据逻辑上的毛病,加以迎头痛击,彻底打垮对方。

3.包围进攻

包围进攻是指当对方分论点很杂时,可以分割包围对方核心论点周围的分论点及论据逐一进行驳诘,最后推翻对方的核心立论。既然对方分论点不能成立,其核心立论自然不成立。

4.迂回进攻

迂回进攻是指不与对方近距离接触,而先远距离地进攻。如从挑剔对方的论辩态度不妥或论辩风度有失开始诘难,进而抓住对方的论辩企图再深入进行驳诘。用这种方法,往往使对手措手不及,难以应答。

在辩论中,掌握主动权,只有以正确的进攻方式攻击对手,在攻击过程中发现对方的破绽抢先下手,进而穷追猛打,方可一举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