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那么现在,就是你唯一的意义(1 / 1)

不必争执,现在一切都是好的。没了是非善恶,你就像一粒沙子静静地躺在恒河里。

有一位非常富裕的名叫庵婆婆梨的女人,到佛所在地方拜谒供养佛陀。

回去时,半路上与隶车人相遇。当时庵婆婆梨的车子行驶迅速,与隶车人的宝车相撞。

隶车人一见,火冒三丈,大声责骂庵婆婆梨。

庵婆婆梨连忙道歉:“我因为明天要请佛陀吃饭,所以急急忙忙赶回家准备,走得太快,来不及避开你们。”

隶车人一听,就跟庵婆婆梨说:“你明天就不用请了,还是由我请佛陀吧。只要你愿意,我们可以给你成百上千两黄金作为交换。”

庵婆婆梨说:“你即使将整个国家的财产都给我,我也不愿意交换。”

隶车人见庵婆婆梨如此坚决,自叹自己福气太浅。

撞车的事也就不再计较。

你看,争执是可以平静下来的,只要你说清你的真实想法,只要你向对方**你的思想,就会被理解。

这位叫庵婆婆梨的女人一心供奉佛陀,虔诚的心让人感动,隶车人于是不再争吵。

小事在大事面前就不叫事了。小是非在大是非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圣经》上说:

“一个人如果没有爱人的心,就算他赢得了全世界,又有什么意思呢?”

是这样,假使人靠他的武力暂时成了所谓世界的霸主,但他每天都忙于应付各种反抗,这样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

有人对柏拉图开玩笑说:“今天有人告诉我,阁下举世无双。”

柏拉图听完感到悲哀。

那个人问他:“你生气了吗?”

柏拉图说:“不是的,我没有生气。我之所以感到悲哀,是因为我竟然受到了愚人的赞赏。”

柏拉图的意思是他不要举世无双,他要和别人一样。

“我和你一样。”这多好。

当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正在雅典学院漫步时,佛陀也和他的弟子漫步在印度的旷野。

佛陀问须菩提:“须菩提,你想想,佛有肉眼吗?”

须菩提回答:“是的,佛有肉眼。”

佛陀又问:“佛有天眼吗?”

须菩提回答:“是的,佛有天眼。”

佛陀问:“佛有慧眼吗?”

须菩提回答:“佛有慧眼。”

佛陀又问:“佛有法眼吗?”

须菩提回答:“佛有法眼。”

佛陀又问:“有像恒河中所有沙粒那样多的佛世界,你认识这佛世界是多还是不多?芽”

须菩提回答:“很多。”

佛陀告诉须菩提:“这么多佛土中所有众生的各种心念,我都知道。”

须菩提问:“这是什么原因?”

佛陀回答:“我所说的各种心念,都是非心念,只不过叫心念。”

须菩提又问:“那您又是如何知道的呢?”

佛陀回答:“过去的心念已过去了,现在的又过去了,未来的还未来,也不可得。”

佛陀最后一句最为经典。在过去与现在之间,身心俱死。在现在与未来之间,身心还未生。

那么现在,就是你唯一的意义。

现在一切都是好的。

你意识到这一点,就会爱这个世界。

没了是非善恶,你就像一粒沙子静静地躺在恒河里,可以让那天边法力的爱的洪波把你带到那繁花如海的地方去。

佛陀说“离一切诸相”,讲我们要远离一切表面文章,不作蝇头之争。

不与人争

佛陀说“离一切诸相”,指出我们要看清世相,这一切都在变。争执只会败坏本来就不易平静的心灵。

柏拉图

柏拉图不愿“举世无双”,只愿和别人一样。和别人一样是一种幸福。

佛陀是说“离一切诸相”,不是说离一切人。这其中的差别在于“人我相”之外有真我,因此我们应该离相不离人,即看轻世事而看重世人。世上之事多半无益,世上之人却多半是好的。

佛陀告诉须菩提未来不可得

正如我在一首诗中写道:“未来不来,今天还有天。”明白今天,明白现在,你才会明白佛陀思想的真义:人生只是当下的一瞬间,因此一切要为现在服务。

你像一粒沙静静地躺在恒河里

恒河一粒沙,胜似河岸繁华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