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个死绝户知道个屁!”贾张氏一脸不屑。
贾张氏不想说这事,更不想让秦淮茹知道,参合这事。
老贾的赔偿,就是她拿了的。医院的止疼片,她是没给过钱的。
但是她就是说没有,就是要钱买止疼片。从不让秦淮茹知道。
大概……这是一种习惯?
活人的习惯很多,有些是正常的,有些是不正常的。
贾张氏是正常的。她只是想自己过得好。老贾也好,她儿子也罢,都是为了她自己过得好罢了。
易中海这些恩客就更是了。
转念又一想,当年老贾死了是赔了钱的,儿子没死,但未必没有赔偿。“我去找你一大爷商量一下。”
秦淮茹的目光让贾张氏很不喜欢,说了一声便扭动肥硕的身体走了出去。
真的很肥很肥,白白胖胖的就像是当年乡下蔬菜地里的大青虫一样。
她是什么时候变得那么肥的?
过去有这么肥吗?
过去当然没这么肥。
过去的贾张氏是一个人带孩子。虽然不用她赚钱,但她自己总是要吃饭的,自己做饭自己吃,也是一种劳动。
可是秦淮茹嫁进来了。
家务、做饭、带孩子,全成了儿媳妇的工作。
贾张氏从此以后就像个老佛爷一样,什么都不用做,只等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就行了。
秦淮茹嫁进来七年,老佛爷贾张氏就享受了七年。只吃不动,就像是养猪,可不就是胖了。
看着婆婆肥硕的身体挪出家门,秦淮茹无奈地走出房门。
衣服她还是要洗。
贾东旭的,孩子的,婆婆的。
人在医院总是要换洗衣服的。
棒梗那小子就更不用说了。小学一年级的混账小子,玩起来那个疯。不管什么衣服,一天就脏。
脏了就得洗。不洗老虔婆子就骂她,打她。
当然,秦淮茹也没觉得不对。
家人的衣服脏了,当儿媳妇的洗不是应该的吗?
秦淮茹不是不想有人帮自己,而是这时代就这样。儿媳妇娶进门就要做这做那。
遇上个婆婆好的,帮衬一二。
如果婆婆要立规矩,要磋磨儿媳妇,也没人会说这婆婆做得不对。许多婆婆都会给儿媳妇立规矩。抢夺家中的地位。
秦淮茹在洗衣服,贾张氏去见了易中海。
一大妈不是那么高兴。
易中海一直号召大家给贾家捐款捐物,一大妈一直是不高兴不乐意的。
这年月,谁家过的宽裕?
都不容易。
凭什么老给她家捐啊。
院中的埋怨,一大妈也没少听,但她有什么办法。
一大妈从嫁易中海开始,身子便弱,没有孩子。可易中海从没嫌弃过她,一直与她一生一世一双人。
这男人赚钱养家,对自己好,名声也好听。埋怨的话,一大妈是真的说不出口。
这样的男人还埋怨,自己岂不是没良心。
作为四合院不多的良心,她自然不可能为了外人埋怨自己的丈夫。
一路上,贾张氏找易中海的目的又起了变化,不再是为贾东旭的赔偿,至少不全是。
有易中海在,厂子里的赔偿不会少。
她,贾张氏说的:你们就得赔!
就这么有底气。
过去的岁月已经让她习惯了“人人为她”。
所以,她找易中海除了领厂子里的赔偿外,也是为了柳轻生。
老柳家一直是院里的富裕人家。现在柳轻生又巴上了一个有钱的婆子。
贾张氏,作为老吸血专业户了。
厂子是必定赔的不用说。可眼看着柳轻生有钱,却不接济自己家,贾张氏能愿意。
巧的是易中海也不愿意。
看着柳轻生日子好了,易中海也想拿捏。真可谓是人以群聚了。
“贾嫂子,你说想要柳轻生和傻柱一样,接济你们家……
就你这态度,又是吃人绝户,又是骂人的,人家能接济你们家才怪。
我大白天过去,也就是想要向他赔一个不是,缓和一下关系。”
不过易中海这人有头脑,不管是做什么,都会把自己放在道德至高点。绝不会把任何污水溅到自己身上。
比如逼柳轻生请客,他都硬说成道歉,缓和关系。
他到底干了什么?他自己不知道吗?
道歉?缓和关系?
为什么却让人家请席?不应该是道歉的一方请客吃饭吗?
但易中海不说,只说一半,就是为了缓和关系。谁听都听不出易中海的错处来。
传到外面去,也是这一大爷敞亮,还跟自己院的小年轻道歉。是个好大爷。
看易中海,真就明白什么叫“伪君子是怎么炼成的”。
这年月,没录音笔没监控,还不是任他说。
当易中海的好名声起来后,柳轻生就是对别人说事实不是这样的,真实情况是他们逼我请客。也是没人信的。
“不道歉?我才不道歉!”
贾张氏就没这个脑子了。
她只知道自己穷,自己过得不好,别人就应该接济自己。
至于说她真的过得不好,真的比院中人家穷?
呵呵!
这重要吗?
这从来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院中的人就应该接济自己家。
穷只是借口。是不是事实一点儿也不重要的借口。
看着贾张氏理所当然的样子,易中海也累。
咱能不能也是要点儿脸的好吧,真当自己可以一手遮天。全院的住户都是傻子?
就算他们傻,可大家真不富裕,捐了这么多回了,人家不吃不喝不成?
就算自己有本事忽悠得全院不吃喝,传出去,也没脸面。
自己当初怎么就看上了贾东旭了。
后悔……多少有点儿。
贾东旭伤了,瘫了,易中海后悔。
如果贾东旭没事,易中海还是会选贾东旭。
因为贾东旭孝顺啊。
贾张氏什么都不干,却可以掌家中财政大权,这是易中海非常看重的。
可现在贾东旭伤了,瘫了。
自然没什么是要后悔的。因为这人已经用不上了。
“贾大妈,你想多了,不道歉,柳轻生就是不接济你们家又怎么样?
你以为院中的人会向着你们?
这么些年了,他们早就烦了。就等有人挑头。”
易中海说得很直白,甚至有甩掉贾张氏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