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老人与海》最后一章批注,笔者眼眶含泪,心仿佛还停留在孤寂的远海。以批注的形式让更多孩子读懂《老人与海》,笔者觉得意义重大。希望通过这个总结带领孩子们一窥海明威写作技巧的“冰山一角”。
“冰山理论”,有时也被称为“忽略理论”,即删掉小说中一切可有可无的东西,以少胜多,与中国古代水墨画的留白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海明威使用简洁的语言、真实的对话,讲述桑提亚哥老人在打鱼生活中所表现出的勇气、力量和尊严。《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冰山理论”的最好实践。
如何学习海明威“冰山”式的写作技巧?
首先,我们写不尽一个人的一生,哪怕是长篇小说亦对材料和故事有所取舍,所以,你的作文或练笔也一样,截取故事的一个时间段或时间点,集中反映重大的主题或事件就好。《老人与海》当然可以写成长篇小说,老人所在村子的许多人都会出场,他们如何谋生,老人的婚姻、朋友,他一生中几次重要的捕鱼活动……但《老人与海》中文版仅有四万余字。
其次,将华丽的、繁复的长句子缩短或删掉。许多小说家不仅创造虚拟的人物和故事,还会在情景中设定角色的情感和反应。比如说,现实生活中,有个人笑了,有些作家会加很多情感注释:“他笑得很勉强”“他的笑容里充满了同情色彩”“她的脸好像绽开的花朵,笑容写在她脸上”……我们并不是说这种写法是错误的,但它不是海明威的写法。海明威专注于构建事实,他只描述,不解释,把所有判断留给读者去做。但是,海明威简单朴素的语言背后,却隐藏着丰富的信息。比如,老人与孩子聊棒球的信息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大致时间,甚至隐藏着男孩的年龄。
第三,像拍电影一样,能用镜头语言叙事或表达情感时,场景就尽量简化,并将无意义的对话删掉。本书里,老人带着大鱼骨架回家后,他再没有自言自语,只剩下泪流不止的男孩为他奔走。游客和餐馆侍者等第三方视角的评价对老人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海明威也不会为老人只带着大鱼骨架返航的故事结局有任何一句评论和煽情,他只是让狮子再次走进老人的梦中。
第四,不必要的角色则无须出场,让人物活在对话中即可。餐馆老板马丁时常照顾老人,在老人第八十四天捕不到鱼的夜晚,他让男孩送来了饭菜和啤酒。他自始至终只存在老人与孩子的对话里,但我们会记住这个善良的人。
最后,《老人与海》除了海明威文学大师级的叙事艺术外,桑提亚哥老人身上的硬汉精神是让这部作品享誉世界并经久不衰的关键原因。“一位老渔夫已经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仅这一句话我们就太想了解这位老人的故事,我们也太想知道第八十五天,他的捕鱼故事如何展开又如何结局。如果没有坚韧不放弃的硬汉精神和老人与男孩之间的脉脉温情,桑提亚哥的名字就不会被世人记住,海明威就不会被文学爱好者永远怀念。
叙事技巧可以学习,作品所要传达的精神则需要你通过阅读、观察、总结,甚至亲身经历去体会。每位作家笔下的故事都有作者本人经历的影子,亦是他的思想表达。如果你读懂了《老人与海》,也不妨去阅读海明威的其他作品。最后,祝你写作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