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B612号小行星(1 / 1)

探索思考

B612号小行星,这就是小王子的家,你认为这颗星球是否真实存在呢?

阅读批注

就这样,我有了第二项重大发现:小王子住的那颗星球不会比一栋房子大多少![1]

这倒并没有使我感到太奇怪。我早知道,除了那些已经被命名的大行星,像地球、木星、火星、金星之外,还有很多的行星存在,有些星球甚至小到用望远镜都很难看到。天文学家发现这种小行星的时候,就给它编个号码当作它的名字,例如“325号小行星”。

我有很充分的理由相信,小王子来自的那颗星球是B612号小行星。这颗小行星只在1909年被一位土耳其的天文学家透过望远镜看到过一次。

那位土耳其天文学家曾将自己的发现向国际天文协会做了报告,并以充分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测结果。但没有人愿意相信一个穿着土耳其服装的天文学家的话。

大人们都是这个样子,以衣冠取人。

值得庆幸的是,为了维护小行星B612号的声誉,土耳其的独裁者下令他的国民都要改穿欧式服装,违抗命令的人要被处以死刑。因此,1920年,当这位天文学家穿着光鲜亮丽的西服,为他的发现再一次在国际会议上发表演说时,这一回,大家都相信了他所说的话。[2]

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叙述着有关这颗小行星的事,还一再提到B612这个编号,无非是想迎合大人们喜欢数字的习惯。当你告诉大人们你新交了一位朋友时,他们从不会向你提出一些实质性的问题,绝对不会问:“他的声音好不好听?他最喜欢的游戏是什么?有没有收集蝴蝶标本?”他们只会问:“他几岁?有几个兄弟姐妹?体重多少?他父亲赚多少钱?”他们以为只有知道了这些数字,才算是了解别人。

如果你对大人们说:“有一次,我看到一栋用粉红色的砖砌成的漂亮房子,窗户上缀满了天竺葵,鸽子在屋顶上栖息。”他们绝对无法想象那栋房子到底是什么样子。你必须对他们说:“我看到一栋价值十万法郎的房子!”那么,他们就会惊叹:“哇!多美的房子呀!”[3]

要是你告诉他们:“确实有个小王子存在着。他面带笑容,非常可爱,想要一只羊。一个人要一只羊,就是他存在的证明。”他们会不以为意,然后耸耸肩,把你当成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但是,如果你跟他们说:“他来自B612号小行星。”他们就会相信,而且不会再拿一些杂七杂八的问题来烦你。

大人们就是这个样子。小孩子除了忍耐,对此毫无办法。[4]

当然,对懂得生活的人来说,他们才不会在乎那些编号呢!所以,我想用童话故事的方式开始叙述这个故事。我会这样说:“很久以前,有个小王子。他住在一个比他自己大不了多少的小行星上。他希望有一个朋友。”对于那些真正懂得生活的人来说,这样说本身就很真实。

我不喜欢别人漫不经心地读我的书。提起这些往事,我还挺伤心的。自从我的朋友带着他的小羊离开,到现在已经六年了。我尝试着在这里写下关于他的故事,是因为我永远不会忘记他。忘记朋友是一件悲哀的事,不是每个人都会有朋友的。如果我把他忘了,那我可能就会变得跟那些除了数字之外,对什么事都漠不关心的大人一样。[5]

为了这个缘故,我买了几支铅笔和一盒颜料。以我现在的年纪来说,开始学习画画是很困难的,尤其是在六岁那年画过大蟒蛇以后,再没有拿起过画笔的情况下。当然,我会尽自己所能画得更逼真些,但我也没有把握。也许有一张画得还过得去,另一张就不一定行了。对于我这个朋友的身材大小,我也记得不太真切了,有的画得太高,有的又画得太矮。对他衣服的颜色我也拿不准,仅能凭记忆尽可能地东拼西凑。

说不定我会在某些重要细节上出错,对于这一点,请你们一定要谅解。我的这个朋友从来不对我解释任何事,也许他以为我像他一样。但是,很不幸,我根本不能透过盒子看到里面的羊。也许,我有点儿像大人了,我大概是变老了。[6]

阅读赏析

在本章中,“我”终于知道了小王子来自遥远的B612号小行星——一个被土耳其天文学家发现的小星球。作者批判成人世界的世俗、刻板、功利和偏见。大人们总是太在乎数字和外在条件,而抓不住事物的本质。哪怕“我”这样一个拥有童心的大人,也无法真正了解小王子的所思所想。曾经,六岁的“我”对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也有着单纯的绘画梦想,但是被大人们扼杀了。长大后,在撒哈拉沙漠里,“我”遇到了至纯至善的小王子。“我”很珍惜和小王子之间的友情,害怕自己忘记这个有点儿忧伤的孩子,所以在小王子离开的六年后,通过写作和绘画的方式来表达对他的思念。

故事进行到此,我们捋清了时间线索,原来“我”和小王子已经分别六年了。六年前还发生了什么?他们是如何分别的?小王子回家了吗?作者将采用倒叙手法徐徐展开故事。

阅读延伸

1.土耳其科学家的故事给你什么启发?

2.作者在本章总结了大人们的几个缺点?

3.你如何看待“我”和小王子的关系?

注释

[1] 对比 “我”不喜欢那些用数字和金钱来衡量事物的大人,所以,他使用对比手法简单直白地描绘出小王子星球的大小,让读者有非常直观的印象。

[2] 讽刺 是一个土耳其天文学家发现了小王子居住的星球,但土耳其天文学家第一次在国际天文会议上做报告时,根本没人相信他,仅仅因为他穿着土耳其服装。后来他穿着西装又做了一番相同的论证。这次,大家相信了他。作者直白地讽刺了那些无知大人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

[3] 对比、批判 作者借用对比手法来批判成人世界以金钱和数字为标尺的评判标准。

[4] 批判 作者在以孩子的视角批判大人们太过实际、刻板,缺少童真。

[5] 叙述 飞行员是一个尚未忘记自己曾经是孩子的大人,他身上保有童真,所以他能和小王子成为朋友;随着时间的推移,六年过去了,飞行员依然不能忘记他的朋友,他用写作来怀念小王子,也在提醒自己,不要成为对什么事都不关心的大人。

[6] 心理描写 尽管“我”一直站在孩子的视角看世界,渴望有人能看懂“我”的画。但“我”还是无法透过盒子看到里面的绵羊,这体现“我”虽怀念童年时代,却已长大成人的冰冷现实。小王子内心充满纯真,他清澈的眼睛反映出他对世界的疑惑,所以他的发问总是能令“我”感到惊讶和无言以对。“我”虽与那些功利的大人不同,但此刻还没有走进小王子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