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思考
河鼠害怕进入野林,鼹鼠的胆子也不大,但是鼹鼠喜欢冒险,还一直惦记着去拜访獾,于是,一场秘密的野林冒险就这样开始了。
阅读批注
鼹鼠一直想和獾交朋友。虽然獾很少出来活动,但是在动物们的心目中,他一直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物。[1]可是,每次鼹鼠说他想去拜访獾的时候,河鼠总是推三阻四地说:“不急不急,说不定哪一天獾就自己出现了,他总是喜欢给大家一个惊喜。等到那时候,我自然会把你介绍给他。因为我们需要迁就獾的脾气,只好期待他早点儿露面。”
“那我们请他来家里吃饭,也不行吗?”鼹鼠不开心地问。
“别想了,他不会来的。”河鼠说,“交际、请客、吃饭这些社交活动,都是獾最讨厌做的事情。”
“那我们去他家里找他吧?”
“你可千万别那么做,那一定会让他生气的!”河鼠紧张地说,“獾是一个很害羞的家伙。虽然我跟他是老朋友了,但我从来都不敢主动跑到他家里去。再说了,咱们也不方便去他家,因为他就住在那片野林里。”[2]
“野林?你不是告诉过我,野林其实也没什么害怕的吗?难道你忘记了吗?”
“对对对,野林没什么害怕的。”河鼠吞吞吐吐地说,“不过,我觉得,我们现在去他家,的确不那么方便。你看,去野林的路那么远,而且这个季节,他也不会待在家里。你还是安安心心地等着他吧,总有一天,他会突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3]
鼹鼠无话可说,只好一天天地等待着獾出现。可是,让他失望的是,獾一直都没有来。夏天很快就过去了,秋风呼呼地吹着大地,在淅淅沥沥的秋雨中,天气变得越来越冷。鼹鼠和河鼠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家里,看着窗外的河水涨涨落落。忽然,鼹鼠又想起了獾,想象着他孤孤单单地待在野林里,独自守着洞穴的模样。
短暂的秋天很快结束了,寒冷的冬天到了。一天下午,河鼠坐在炉火前的扶手椅上打起了瞌睡。鼹鼠下定了决心,打算趁机溜出去,独自一人到野林里去探险,说不定他还能在野林里遇见獾呢。
鼹鼠悄悄钻出了暖和的洞穴,大口呼吸着新鲜而寒冷的空气,激动地朝野林走去。他刚进入野林的时候,一点儿也不觉得害怕。干枯的树枝在他的脚下噼啪作响;躺在地上的断木不时地绊着脚。树桩上长满了奇形怪状的蘑菇,仿佛一张张鬼脸在吓唬他。[4]这一切都是那样的新鲜和刺激,鼹鼠被野林里的景象迷住了,情不自禁地越走越远。
渐渐地,鼹鼠走进了野林深处。那里的树木越来越密,光线也越来越暗。紧接着,从周围的洞穴里冒出了一些奇怪的面孔。一张三角形的小脸,从洞口里探出来,恶狠狠地盯着鼹鼠。鼹鼠觉得不对劲儿,猛地转过身想看个究竟。可是,那张脸立刻就消失了。
鼹鼠感到有些害怕,连忙加快了脚步。当他经过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洞穴的时候,又有一张尖尖的小脸、一道冷冰冰的目光从洞口里闪过。鼹鼠停下来,犹豫了一会儿,又接着向前走。突然,几乎就在一刹那间,周围的几百个洞口里,都露出了一张尖尖的面孔,每张面孔都恶狠狠地盯着他,一转眼又消失不见了。[5]
“只要走过这一片地方,就看不到那些面孔了。”鼹鼠心想,他急忙拐了一个弯,离开了那些洞穴,来到了一片更加僻静的地方。但是,一阵尖细的哨声在他身后响起,吓得鼹鼠加快了步伐。紧接着,从他的前方又传来了同样的哨声。鼹鼠正想着要不要赶快退回去,忽然,在他的左右两侧也响起了阵阵哨声。那尖细的声音,飞快地蔓延开来,一直传到了野林的尽头。很显然,那些动物都做好了准备,要向闯进野林的鼹鼠发起攻击。天马上就要黑了,可怜的鼹鼠独自待在野林里,他该怎么办呢?
很快,鼹鼠听见了一阵啪嗒啪嗒的声音。声音又轻又细,刚开始,鼹鼠还以为那是落叶掉在地面上的声音。但是很快,那些声音变得有节奏了。鼹鼠这才反应过来,那是远方的一些小爪子在地上跑动的声音。渐渐地,那些声音离他越来越近,仿佛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鼹鼠紧张地站在那里,伸着耳朵听着周围的动静,一动也不敢动。[6]
突然,从树丛里窜出一只兔子,差点儿撞倒鼹鼠。“你这个笨蛋,赶快跑啊!”兔子嘀咕道,然后绕过一个大树墩,钻进一个地洞里不见了。
周围的脚步声越来越响,仿佛是从天而降的冰雹,重重地砸在地面的枯叶堆上。整个野林里的动物,好像都在奔跑、追逐着什么东西。鼹鼠吓坏了,他顾不得辨别方向,撒腿就跑。他在野林里窜来窜去,最后,钻进了一棵老山毛榉树的大树洞里,把自己藏了起来。鼹鼠再也跑不动了,他把身体蜷缩在树洞的枯叶堆里,瑟瑟发抖。外面的哨声和脚步声接二连三地传来,鼹鼠听着这些可怕的声音,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河鼠千方百计地阻止他进入野林,原来这些就是野林里恐怖的东西,这些就是河鼠不愿意让他遇到的东西![7]
而这个时候,河鼠正坐在火炉边,舒舒服服地打着盹儿。忽然,有一块煤从火炉里滚下来,蹿出一朵小小的火苗。河鼠猛地惊醒了。他叫了一声:“鼹鼠!”房间里却没有人答应。河鼠四处张望,没看见鼹鼠,急忙站起身向门口走去。果然,门口的挂钩上空****的,鼹鼠的帽子不见了,他那双为过冬新买的橡胶套鞋也不见了。[8]
河鼠有些紧张了,他急忙走出房子,低下头,仔细查看鼹鼠的脚印。在泥泞的地面上,一排套鞋的脚印笔直地伸向野林的方向。[9]河鼠一脸严肃地站在那里,思考了几分钟。他快步走进房子,在腰上系了一根皮带,拿出一对手枪插在皮带上。然后,他又选了一根结实的木棒拿在手上,全副武装地向野林前进。[10]
河鼠气喘吁吁地赶到了野林边上时,已经快到傍晚了。他勇敢地走进野林,一边走,一边在四周寻找鼹鼠的身影。那些不怀好意的小脸,又一个接一个地从洞口里探出来。但是,他们一看到威风凛凛的河鼠,看到他插在腰间的手枪和手里那根粗壮的木棒时,一转眼就缩回了洞里。就连林子里那些尖细的哨声和杂乱的脚步声,也变得越来越轻,最后几乎听不见了。[11]
河鼠在野林里四处穿梭,大声地呼喊着:“鼹鼠,鼹鼠!你在哪儿?我是河鼠,我来了!”
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河鼠终于听见了一声细微的回答。他沿着声音传来的方向,在黑暗中摸索地走着,最后来到一棵老山毛榉树前。这时,从树洞里传出一个微弱的声音:“鼠兄!是你吗?是你来找我了吗?”
河鼠钻进树洞,在枯叶堆里看见了可怜的鼹鼠。鼹鼠大哭着说:“鼠兄啊,你不知道我有多害怕!吓坏我了!”
“我当然知道了。”河鼠耐心地安慰鼹鼠说,“鼹鼠啊,你为什么不听我的话?你真不应该自己偷跑到这里来。我想方设法地阻止你,是为了保护你。你不知道,我们河边的动物从不单独来这里。即使有事必须要过来,也会找个伴一起进来。这片野林里有许多的暗号、标记和口诀,我们都明白这些,知道应该怎么应付,可是你不会啊。小动物都需要学会这些躲避的技巧和窍门,要不然就会有大麻烦了。当然了,如果换作獾或者水獭,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12]
“那蟾蜍呢?他也害怕独自进入野林吗?”鼹鼠问。
“蟾蜍?那当然了!”河鼠哈哈大笑说,“就算你给他一帽子金币,他也不会独自到这里来。”
有了河鼠的陪伴,鼹鼠总算是慢慢恢复过来了。
“好了,趁着还有点儿光亮,我们得动身回去了。你要知道,今天晚上,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在野林里过夜。而且,这里也太冷了。”
鼹鼠哀求道:“亲爱的鼠兄,我实在是累坏了,你让我再休息一会儿吧,我现在没有力气赶路了。”
“那好吧。”河鼠说,“现在天快要黑了,那我们就等月亮升起来再回家吧。”
可怜的鼹鼠钻进枯叶堆里,呼呼地睡着了。河鼠也躺进枯叶,尽量让自己暖和一些。他并没有睡觉,而是一只手紧紧地握着手枪,耐心地等待着鼹鼠醒过来。[13]
鼹鼠睡醒以后,精神好多了。河鼠说:“我们准备出发吧。你等着,我先出去看看情况。”
河鼠爬到洞口,探出头看了一眼,低声说:“哎呀,这下可糟了!”
鼹鼠急忙问道:“鼠兄,发生什么事了?”
“下雪了!而且是大雪。”河鼠说。[14]
鼹鼠惊讶地爬到河鼠身边,探头向洞外张望了一下。只见原来黑黝黝的野林,已经变得晶莹雪白,那些令人害怕的洞穴、水塘都消失了,处处都铺上了一层白色的毯子,简直就像仙境一样美丽,让人舍不得在上面踩上脚印。[15]
“唉,怎么会这样。”河鼠想了想说,“我们还是出发吧。不过糟糕的是,我现在分辨不出咱们的方向了。这场大雪,完全改变了野林的模样,希望路上能有个好运气。”
两个伙伴勇敢地动身了。他们选择了一条看起来最安全的道路,你扶着我,我扶着你,在白色的雪地里前进。[16]也不知道走了多久,大约过了一个小时,或者是两个小时以后,河鼠和鼹鼠沮丧地停下了脚步。他们就像是在大海上漂浮的一艘小船,完全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大雪越下越厚,他们的小短腿走起来更加吃力了。最可怕的是,树木全都被雪覆盖了,每棵树看起来都一模一样。他们找不到一条可以出去的路,被困在这片仿佛没有尽头的林子里。
“我们不能停留在这里,必须要尽快想个办法。雪越来越厚了,我们已经走不出去了。”河鼠看了看四周,说,“这样吧,前面那片低洼地附近,应该有一条山谷。我们就往那里走走,看能不能找到一个山洞、地洞什么的,好在里面避避风雪。说不定休息一会儿,大雪就停了呢。”
两个伙伴相互搀扶着,费力地走到那片山谷里,寻找干燥的山洞。突然,鼹鼠不小心摔了一跤,小腿被什么东西划伤了。
“我可怜的小腿啊!”鼹鼠哭哭啼啼地坐在雪地里,用两只前爪,小心翼翼地抱着受伤的腿。
“你今天的运气真不好啊,鼹鼠。”河鼠同情地说。他蹲下来,仔细查看了一下伤口,说:“别急,我帮你包扎一下。”[17]
鼹鼠哭丧着脸说:“肯定是地上藏着什么树枝,疼死我了。”
“可是,伤口很整齐,应该不是树枝弄的。看起来好像是被很锋利的金属划破的,真是奇怪啊!”河鼠看了看伤口,扭头观察周围的地形。[18]
鼹鼠嚷嚷起来:“别管它是什么东西划伤的了,反正都会是一样的疼!”
河鼠从口袋里取出手绢,给鼹鼠包扎好伤口。然后,他跑到旁边的雪地上,用力地刨起雪来。
鼹鼠不耐烦地看着它:“河鼠,别挖了,不用管它了!”
河鼠继续挖个不停。过了一会儿,河鼠突然欢呼起来,连声高喊:“万岁!万岁!”竟然还在雪地上跳起了舞。
“鼠兄,你挖到什么好东西了?”鼹鼠好奇地问。
“你快过来看啊!”河鼠兴奋地喊道。
“啊?这有什么稀罕的?”鼹鼠一瘸一拐地走过去,仔细看了看河鼠挖出来的东西说,“不就是放在门口的鞋底刮泥器吗?这东西我见的多了。”
“你这家伙,竟然还没明白它什么意思吗?真是个木头脑袋!”河鼠无奈地说。[19]
“我当然知道它表示什么。它表示有个粗心的家伙把它丢在了野林里,绊倒了我,还划伤了我的小腿,真是自私自利!等我回家以后,一定要投诉他!我保证!”
“天哪!你这个呆瓜!”河鼠无可奈何地说,“别站在那里嚷嚷了,快来帮我一起挖!”说完,他又飞快地挖起了雪。
几分钟之后,河鼠又从雪地里挖到了一样东西。他提着一条破旧的擦脚垫,得意地对鼹鼠说:“瞧瞧,我说什么来着,又有新发现了吧?”
“你刚才什么也没说!”鼹鼠回答道,“恭喜你,你又发现了一件生活垃圾,随时可以把它扔掉,现在你满意了吧?如果你还要跳舞庆祝的话,请你务必抓紧时间,咱们还要继续寻找山洞呢!你简直是莫名其妙!我真不明白,这条擦脚垫能当饭吃吗?能当被子盖吗?还是能变成雪橇,把咱们拉回家?”[20]
河鼠激动地问:“听你的意思,难道这张擦脚垫就没有告诉你什么信息吗?”
“天哪!河鼠,你玩够了吧?这场游戏现在应该结束了!这么破旧的一张擦脚垫,它能告诉我什么呢?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嘛!你想得也太多了。”鼹鼠气呼呼地回答。
“够了,你这个笨蛋!赶快闭嘴!”河鼠真的生气了,“你快把这周围认真地挖一挖,什么地方都不能漏掉!如果你今天晚上想待在一个暖和干燥的地方睡觉的话,这就是咱们唯一的希望了。快动手吧!”
河鼠拿起那根木棒,在周围的雪堆里捅来捅去,挖来挖去。鼹鼠只好也跟着卖力地挖了起来。他根本不相信能找到什么睡觉的好地方,在他看来,河鼠的头脑已经有点儿出问题了。[21]
他们大约挖了十分钟以后,河鼠的木棒碰到了什么东西,他连忙挖出一个小洞,又叫鼹鼠过去帮忙。两个伙伴又忙碌了一会儿后,他们终于看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鼹鼠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在一道厚实的雪坡旁边,立着一扇墨绿色的小门。门的一边悬挂着一个门铃拉环,拉环下面挂着一块小小的黄铜门牌。在月光的照耀下,他们看见门牌上写着三个大字:獾先生。[22]
“天哪!”鼹鼠又惊又喜,他躺在雪地上,大声喊道,“鼠兄啊!你真是太了不起了!你简直就是一个天才!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从我划伤小腿开始,你看到我腿上的伤口,那聪明的脑袋就知道它是被鞋底刮泥器弄伤的。然后,你的智慧指引着你,从刮泥器到擦脚垫,逐渐地证实了自己的想法。你简直太聪明了!你知道这扇门就在附近,只要在雪地里找到它就行了。这种神奇的事情,我原来只是在书本上读过,根本没有在生活中见到过。鼠兄啊,要是我有你这样聪明的脑袋,那我……”
“很显然你没有。”河鼠毫不客气地打断了鼹鼠,“看来,你是打算在雪地上过夜了吗?赶快起来,用你全身的力气去拉那个拉环,我来给咱们敲门!”[23]
河鼠举起木棒,咚咚咚地敲响了门。鼹鼠跳到拉环上,两条腿悬在空中,使劲儿一拉。他们立刻听见,在很远的地方,响起了一阵低沉的门铃声……
阅读赏析
渴望交朋友的鼹鼠在夏天时就想拜访獾,结果一等就等到了冬天。这天,他趁河鼠不注意,溜出门直奔野林。莽莽撞撞跑进野林后,才发现野林几百个洞里都藏着可怕的小动物,不过好在可怜的鼹鼠先是得到兔子的提示躲进洞里,又等来了善良又勇敢的河鼠。
作者将这篇“野林”冒险写得一波三折,充满惊险与温情,最后,又给了鼹鼠和河鼠以及读者一个完美的结局——河鼠通过一点点蛛丝马迹找到了獾先生的家,并由此顺利引出万众期待的獾先生。
童话故事为什么总能吸引孩子甚至拥有童心的大人呢?不仅仅因为动物们可爱,他们的冒险故事惊险又浪漫,更因为里面包含着童心与爱,以及不输于其他文学作品的完整结构。故事结构说起来复杂,这里我们可以简单总结为:鼹鼠想要结识獾的需求或愿望;遇到困难;得到帮助;愿望实现。
阅读延伸
1.请你分析一下河鼠这个角色的成长性。
2.你认为鼹鼠独自进野林冒险的行为是否恰当?如果是你,在听了河鼠讲述野林非常可怕之后,还会偷偷一个人跑进野林吗?
[1] 叙述 读到这里,你会发现鼹鼠和河鼠是目前的主线人物。鼹鼠对河岸、野林以及外面的世界都很感兴趣,对许多小动物都保有好奇心,所以本章“野林”冒险的故事由他来串联起来。
[2] 对话、伏笔 为什么河鼠一再拒绝鼹鼠去拜访獾呢?原因有二,一是獾很害羞,不喜社交;二是獾住在野林里,河鼠有些害怕。既然作者反复铺垫了野林的危险性,而且本章标题就是“野林”,那么,鼹鼠和河鼠是一定要去野林探险了。这其实就是伏笔的写法。
[3] 对话 河鼠吞吞吐吐的,不愿承认自己胆小的样子很生动。
[4] 比喻句、铺垫 对蘑菇的描写属于环境描写中对景物的描写;将蘑菇比作鬼脸,是为鼹鼠充满惊险的冒险活动做铺垫。铺垫,就是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创造条件而着重描述。
[5] 叙述、铺垫 这些小脸是谁的?气氛渐渐有点儿吓人,鼹鼠有些害怕了。
[6] 动作描写 作者很善于营造气氛。鼹鼠被吓到了,紧张得一动也不敢动。危机如何解除?应该会有其他人物出来解围。
[7] 心理描写、悬念 这些哨声和脚步声究竟是哪些动物的?悬念还没有揭晓。
[8] 场景转换 场景就是一些人物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所发生的某件事中的一个生动画面。鼹鼠躲在洞里暂时安全,河鼠在做什么?场景转换后,我们切换到河鼠的视角,看看河鼠发现鼹鼠失踪之后会做些什么。
[9] 动作描写 河鼠通过鼹鼠的足迹来辨别行踪,他十分聪明。
[10] 叙述 河鼠发现鼹鼠去了野林后,思考了几分钟,这并不是犹豫要不要去寻找他的朋友,而是思考该带什么工具去野林,这段叙述体现了河鼠性格沉稳、思虑周全,又讲义气。
[11] 叙述 此前的河鼠还很胆小,不敢来野林,现在,为了朋友,他在傍晚后勇敢地走进野林。人物在危机时刻的选择最能体现其真实的性格特征,所以,河鼠其实并不胆小。
[12] 伏笔 獾或者水獭会如何应对野林里的麻烦?又是一处伏笔。
[13] 动作描写 前面说过,在事件中最能体现人物的性格。从发现鼹鼠离开洞穴,到带着工具深入野林并找到鼹鼠,河鼠再也不是之前那个吞吞吐吐、有些胆小的河鼠了,他勇敢、严谨又体贴。这就是人物的成长性。如果故事的主角从开始出场到故事结束都一成不变,那一定不是一个好故事。
[14] 对话 该处对话推进了故事的发展,增加了野林探险的难度,情节可谓一波三折。
[15] 环境描写、比喻句 此时的比喻句(将白雪比作温暖的毯子)与本章开头的比喻句(将蘑菇比作鬼脸)对比十分鲜明。虽然雪不利于分辨方向,但令人害怕的洞穴和水塘也都消失了。
[16] 叙述、动作描写 “你扶着我,我扶着你”,好朋友之间遇到困难就是要互相帮助。优秀的作家都善于创作事件让主角们处理特定困境,并借此来表达作品的主旨,比如,本书的主旨是友谊。
[17] 叙述、对话 作者为野林冒险增加了许多阻碍。别忘了,鼹鼠来野林是为了拜访獾,可他们现在连野林都走不出去。
[18] 对话、动作描写 鼹鼠这一天是真的不容易,所以此时的他什么都不管了。但河鼠不一样,他要带鼹鼠回家,不放过一点儿有用的线索。
[19] 对话 河鼠说得没错,鼹鼠真是个木头脑袋。你猜到鞋底刮泥器有什么用吗?
[20] 对话、悬念 鼹鼠和河鼠的对话,既反映了两人此时的状态和性格特征,更是吊足了读者的胃口。这到底是谁的擦脚垫?
[21] 心理描写、动作描写 虽然鼹鼠不相信河鼠的话,但还是卖力地帮忙,这就是朋友之间的相处之道:我可以不认同你的话,但我愿意帮忙。
[22] 叙述 从鼹鼠开始探险到遇险受伤得河鼠所救,两只小动物最终还是幸运地找到了獾的家。这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让人惊喜不已。
[23] 对话 河鼠毫不客气地打断了鼹鼠的赞美,还有正经事儿要办呢,既没有好大喜功,言语中又充满了幽默。